本發明屬于導光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
隨著液晶行業的發展,導光板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已成為液晶模組內不可缺少的部分。導光板的主要作用是:通過LED光源從側邊導入后,經過后期的印刷網點反射,使光源均勻化。導光板的加工過程中,導光板需要被切割,切割后的導光板的側邊面都是毛面,需要拋光,以達到表面高光潔度,來減少透光的損失。所以,在加工過程中,導光板的側邊拋光處理非常重要,影響著導光板的質量,影響著整個液晶模組的質量。
常見拋光一般為導光板的正、反面拋光,但導光板經過切割裁剪,其導光板的側邊同樣需要進行拋光處理,導光板的側邊一般手動拋光,目前一些小加工廠采用手持式的拋光設備對導光板的側邊進行拋光處理,其安全性較差,且導光板的側邊在拋光時因為未受到約束,從而容易造成導光板的側邊翹起或者塌陷,影響導光板的加工質量,且現有的手持式的拋光設備一次只能對一塊導光板進行拋光處理,對多塊導光板加工時,導光板位置不固定,進一步影響導光板的加工質量,拋光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對導光板側壁進行拋光加工時,容易造成導光板的側邊翹起或者塌陷,影響導光板的加工質量,不能對多塊導光板一起進行加工,拋光效率低,從而提出一種用于導光板側壁拋光的工裝夾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為長方形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固定螺栓。
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為中間設置有第一凹槽的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為中間設置有第二凹槽的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夾板,所述第一夾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架和所述第二支撐架之間,所述第一夾板的兩個側邊均成型有豎直的齒條,所述第一夾板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第一螺栓孔。
第二夾板,所述第二夾板和所述第一夾板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夾板左右兩側對應設置有若干第二螺栓孔。
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穿過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后將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固定連接。
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夾板,所述壓縮彈簧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夾板。
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架內,所述第二齒輪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內,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板兩個側邊的齒條嚙合。
第一鉸接軸和第二鉸接軸,所述第一鉸接軸的兩端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架上,所述第一齒輪插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鉸接軸上,所述第二鉸接軸的兩端鉸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所述第二齒輪插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鉸接軸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支撐架和所述第二支撐架結構相同,所述第一支撐架中的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支撐架中的第二凹槽相對設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支撐架包括第一豎板、第二豎板、第三豎板、頂板,所述第一豎板和所述第二豎板相對設置,所述第三豎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豎板和所述第二豎板,所述第一豎板、所述第二豎板、所述第三豎板的上端分別與所述頂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所述第二豎板、所述第三豎板的下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豎板和所述第二豎板之間的間距等于所述第一齒輪的厚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鉸接軸和所述第二鉸接軸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鉸接軸的第一端穿過所述第一豎板后連接有搖手,所述第一鉸接軸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豎板后連接有擋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內均設置有橡膠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過設置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放入多張導光板后通過緊固螺栓進行夾緊固定,避免拋光時導光板側邊翹起或者塌陷,提高了導光板的加工質量,同時可以對多張導光板一起進行拋光處理,有效的提高了拋光效率,安全性高;其通過設置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一夾板上的齒條,通過搖手可以對第一夾板的高度進行調節,同時帶動第二夾板高度調節,方便手工拋光處理。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發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剖視圖;
圖3位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第一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
1-底座,2-第一支撐架,3-第二支撐架,4-第一夾板,5-第二夾板,6-緊固螺栓,7-壓縮彈簧,8-第一齒輪,9-第二齒輪,10-第一鉸接軸,11-第二鉸接軸,101-固定螺栓,201-第一凹槽,202-第一豎板,203-第二豎板,204-第三豎板,205-頂板,301-第二凹槽,401-齒條,402-第一螺栓孔,501-第二螺栓孔,1001-搖手,1002-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為長方形底座,所述底座1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固定螺栓101,所述固定螺栓101用于將底座1固定在機床或者地面上。
第一支撐架2,所述第一支撐架2為中間設置有第一凹槽201的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2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支撐架2包括第一豎板202、第二豎板203、第三豎板204、頂板205,所述第一豎板202和所述第二豎板203相對設置,所述第三豎板204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豎板202和所述第二豎板203,所述第一豎板202、所述第二豎板203、所述第三豎板204的上端分別與所述頂板20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202、所述第二豎板203、所述第三豎板204的下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豎板202和所述第二豎板203之間的間距等于所述第一齒輪8的厚度。
第二支撐架3,所述第二支撐架3為中間設置有第二凹槽301的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3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撐架2和所述第二支撐架3結構相同,所述第一支撐架2中的第一凹槽201和所述第二支撐架3中的第二凹槽301相對設置。
第一夾板4,所述第一夾板4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架2和所述第二支撐架3之間,所述第一夾板4的兩個側邊均成型有豎直的齒條401,所述第一夾板4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第一螺栓孔402。
第二夾板5,所述第二夾板5和所述第一夾板4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夾板5左右兩側對應設置有若干第二螺栓孔501。
緊固螺栓6,所述緊固螺栓6穿過所述第一螺栓孔402和所述第二螺栓孔501后將所述第一夾板4和所述第二夾板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螺栓孔402和所述第二螺栓孔501內均設置有橡膠套。
壓縮彈簧7,所述壓縮彈簧7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夾板4,所述壓縮彈簧7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夾板5。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縮彈簧7為多個。分別分布在所述第一夾板4和所述第二夾板兩側。
第一齒輪8和第二齒輪9,所述第一齒輪8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架2內,所述第二齒輪9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架3內,所述第一齒輪8和所述第二齒輪9分別與所述第一夾板4兩個側邊的齒條401嚙合。
第一鉸接軸10和第二鉸接軸11,所述第一鉸接軸10的兩端鉸接在所述第一支撐架2上,所述第一齒輪8插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鉸接軸10上,所述第二鉸接軸11的兩端鉸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架3上,所述第二齒輪9插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鉸接軸11上。所述第一鉸接軸10和所述第二鉸接軸11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鉸接軸10的第一端穿過所述第一豎板202后連接有搖手1001,所述第一鉸接軸10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豎板203后連接有擋板1002。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導光板側邊拋光的工裝夾具,包括:底座、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第一夾板、第二夾板、緊固螺栓、壓縮彈簧、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一鉸接軸、第二鉸接軸。其通過設置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放入多張導光板后通過緊固螺栓進行夾緊固定,避免拋光時導光板側邊翹起或者塌陷,提高了導光板的加工質量,同時可以對多張導光板一起進行拋光處理,有效的提高了拋光效率,安全性高;其通過設置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一夾板上的齒條,通過搖手可以對第一夾板的高度進行調節,同時帶動第二夾板高度調節,方便手工拋光處理。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安全性高。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