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打磨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件磨邊機。
背景技術:
異形件磨邊機是異形件深加工設備中產生最早且用量最大的機械設備之一。主要作用是異形件的磨平,以及制作一些特殊形狀。正確合理地使用磨邊機,能夠保證生產正常的進行。目前在生產領域中,大部分異形件是通過手動來磨邊,這樣做既耗時又不能保證質量,其余一部分異形件通過一些機器來進行磨邊,可是用途一般比較單一,只能磨各類直線邊,基于現有技術水平,保證異形件磨邊的質量、擴展所磨異形件邊的類型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為此,申請號為CN201410134743.8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用于異形件的磨邊機,包括異形模具、旋轉支撐組件、滑桿和支撐件;異形模具為異形件磨成后的形狀,異形件可拆卸地連接于異形模具;旋轉支撐組件包括:依次垂直連接的第一段底座、第二段底座和第三段底座,且第二段底座在第一段底座和第三段底座之間可旋轉;異形模具可拆卸地連接于第一段底座的上端;滑桿的一端可滑動地連接于第二段底座,且與第二段底座垂直,另一端連接有支撐件,且支撐件與第二段底座平行;支撐件上設置有同軸的可旋轉的輪盤和磨刀盤;輪盤與異形模具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對異形件進行導向;以及磨刀盤與異形件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對異形件進行磨邊;使用時,輪盤沿著異形模具方向運動,由于磨刀盤和輪盤同軸可以使得異形件磨成異形模具的形狀,從而能夠保證異形件磨邊的質量,同時由于異形模具可拆卸的更換,擴展了所磨異形件邊的類型,提高了異形件磨邊機的適用范圍。
上述方案雖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異性工件高質量的打磨,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此方案采用一個磨刀盤對工件進行打磨,打磨時一般需要圍繞工件旋轉幾圈才能打磨完畢,因此,打磨的效率比較低,并且一個打磨輪只能對工件進行粗加工,不能進行精細的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對工件打磨效率高,且能精細打磨的工件磨邊機。
本方案中的工件磨邊機,包括機架、底座和第一電機,所述機架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二轉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嚙合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的中心設置有第三轉軸,所述底座轉動連接在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上端,所述第一轉軸上滑動連接有第一滑桿,所述第一滑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砂輪軸,所述第一砂輪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一砂輪,所述第一砂輪軸與第一轉軸之間連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三轉軸上滑動連接與第二滑桿,所述第二滑桿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轉動連接有第二砂輪軸,所述第二砂輪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砂輪和第三砂輪,所述第三砂輪為精細砂輪,所述第三砂輪在第二砂輪的上方,所述第一電機帶動第三砂輪旋轉,所述連接桿與第三轉軸之間連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三轉軸為花鍵軸且下端連接有花鍵套,所述花鍵套的下端連接有步進電機,所述第三轉軸的上部固定套設有錐形罩,所述錐形罩外壁螺紋連接有U型塊,所述U型塊的兩上端固定連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轉軸上設置有滑動軸承,所述滑動軸承上連接有楔塊,所述楔塊與錐形罩配合設置,所述楔塊上設有條形孔,所述第三轉軸從條形孔穿過并滑動連接。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機架用于連接和支撐各個機構,底座用于放置工件,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共同對底座形成支撐,步進電機用于帶動第三轉軸的旋轉,第三轉軸的旋轉進而第三齒輪旋轉,從而帶動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的旋轉,并且實現第一齒輪和第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同,第一轉軸用于轉動時帶動第一滑桿、第一砂輪軸和第一砂輪的旋轉,第一砂輪用于對工件的邊緣進行打磨;第二轉軸用于支撐底座和支撐第二齒輪,第三轉軸的旋轉一方面用于帶動第二滑桿、連接桿、第二砂輪軸、第二砂輪的旋轉,第二砂輪用于對工件的邊緣進行打磨,在打磨過程中,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同時對工件的邊緣進行同時打磨,打磨速度更快,在旋轉打磨的過程中,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用于始終將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與工件相抵,不斷的對工件進行打磨;在第三轉軸轉動的過程中,會帶動錐形罩一起轉動,因錐形罩螺紋連接在U型塊上,因此,在第三轉軸轉動的過程中,錐形罩就會向下運動,因為錐形罩配合設置有楔塊,此處配合設置指的是當錐形罩向下運動時,錐形罩能與楔塊相抵,并將楔塊向遠離第三轉軸的方向推動,條形孔用于第二轉軸的穿出,當楔塊向遠離第三轉軸的方向移動時,可以將第一轉軸也向遠離第二轉軸的方向移動,進而第一砂輪與工件分離,當第三轉軸向下運動時,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脫離嚙合,同時也會帶動第二砂輪軸也向下運動,此時,第三砂輪與工件相抵,第三砂輪為精細砂輪,打開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帶動第三砂輪旋轉,對工件的邊緣就行精細的打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通過設置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兩個砂輪同時對工件的邊緣進行打磨,打磨相同的工件,其打磨的效率更高;2、本方案采用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粗加工之后,使第一砂輪與工件分離、第二砂輪下降,第三砂輪又對工件的邊緣進行精細的打磨加工,如此可以一次做到工件的粗加工和精細加工,直接一次將工件打磨成成品,節省打磨步驟,節省打磨成本。
進一步,所述底座上方設置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固定連接在機架上。在打磨的時候,使用噴淋管可對工件進行噴淋水,噴淋水既可以對打磨時揚起的打磨磨削進行降塵處理,又可以對工件打磨時因摩擦差生的高溫進行降溫處理。
進一步,所述底座上方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于壓緊工件的氣缸。使用氣缸將工件夾緊在底座與打磨模具之間,氣缸使用方便,夾緊力大,夾緊穩固。
進一步,所述氣缸的下端部設置有壓板。壓板的設置可以使得氣缸對打磨模具的壓緊力更加分散,對打磨模具的夾緊面更大,夾緊更加穩固,打磨時工件更不易移動。
進一步,所述各個機構的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滾動軸承的設置可以將轉軸與固定體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摩擦損耗少,且動力損耗也小,工作噪音也較小。
進一步,所述機架的底部設置有滾輪。滾輪的設置可以使得本裝置能夠在滾輪的滾動下進行比較方便的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工件磨邊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底座2、第一電機3、滾輪4、第一轉軸5、第二轉軸6、第一齒輪7、第二齒輪8、第三齒輪9、第三轉軸10、工件11、打磨模具12、噴淋管13、氣缸14、壓板15、第一滑桿16、第一砂輪軸17、第一砂輪18、第一拉簧19、第二滑桿20、連接桿21、第二砂輪軸22、第二砂輪23、第三砂輪24、第二拉簧25、花鍵套26、步進電機27、錐形罩28、滑動軸承29、楔塊30、U型塊31。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所示:工件磨邊機,包括機架1,底座2和第一電機3,機架1的底部設置有滾輪4,機架1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5和第二轉軸6,第一轉軸5上安裝有第一齒輪7,第二轉軸6上安裝有第二齒輪8,第一齒輪7嚙合第二齒輪8,第二齒輪8嚙合有第三齒輪9,從第三齒輪9的中穿過通過平鍵連接有第三轉軸10,底座2轉動連接在第一轉軸5、第二轉軸6和第三轉軸10的上端,底座2上方的為工件11,工件11上方的為打磨模具12,底座2上方設置有噴淋管13,噴淋管13焊接在機架1上,底座2上方的機架1上還通過螺栓連接有用于壓緊工件11的氣缸14,氣缸14的下端部螺紋連接有壓板15,第一轉軸5上開有通孔,通孔內滑動連接有第一滑桿16,第一滑桿16上焊接有第一砂輪軸17,第一砂輪軸17上卡接有第一砂輪18,第一砂輪軸17與第一轉軸5之間連接有第一拉簧19;第三轉軸10上也設置有通孔,通孔內滑動連接與第二滑桿20,第二滑桿20上焊接有連接桿21,連接桿21上端轉動連接有第二砂輪軸22,第二砂輪軸22上卡接有第二砂輪23和第三砂輪24,第三砂輪24在第二砂輪23的上方,第三砂輪24為精細砂輪,第一電機3帶動第三砂輪24旋轉,連接桿21與第三轉軸10之間連接有第二拉簧25,第三轉軸10為花鍵軸且下端花鍵連接有花鍵套26,花鍵套26的下端連接有步進電機27,第二轉軸6的上部固定套設有錐形罩28,錐形罩28外壁螺紋連接有U型塊31,U型塊31焊接在底座2上,第一轉軸5上設置有滑動軸承29,滑動軸承29上焊接有楔塊30,楔塊30上開設有條形孔,第三轉軸10從條形孔穿過并滑動連接,上述各個機構的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
使用時,將工件11放置在底座2上,然后將打磨模具12放置在工件11上,啟動氣缸14,氣缸14下壓,利用壓板15將工件11穩固的夾緊在底座2與打磨模具12之間;此時再啟動步進電機27,步進電機27開始旋轉,帶動第三轉軸10開始旋轉,第三轉軸10的旋轉使得第三齒輪9旋轉,第三齒輪9旋轉后帶動第二齒輪8和第一齒輪7的旋轉,第三齒輪9和第一齒輪7的旋轉方向相同,第一齒輪7旋轉時,第一轉軸5開始旋轉,第一轉軸5轉動時帶動第一滑桿16、第一砂輪軸17和第一砂輪18的旋轉,第一砂輪18旋轉就對工件11的邊緣進行打磨,第三轉軸10的旋轉一方面帶動第二滑桿20、連接桿21、第二砂輪軸22、第二砂輪23的旋轉,第二砂輪23的旋轉就對工件11的邊緣進行打磨,在打磨過程中,第一砂輪18和第二砂輪23同時對工件11的邊緣進行同時打磨,打磨速度更快,在旋轉打磨的過程中,因第一拉簧19和第二拉簧25的拉力,使得第一砂輪18和第二砂輪23始終與工件11相抵,直到將工件11的邊緣打磨完畢;在整個打磨的過程中,使用底座2上方的噴淋管13對下方的第一砂輪18、第二砂輪23和工件11進行降溫和降塵處理。
在第三轉軸10轉動的過程中,第三轉軸10會帶動錐形罩28一起轉動,因錐形罩28螺紋連接在U型塊31上,因此,在第三轉軸10轉動的過程中,錐形罩28就會向下運動,錐形罩28的向下運動就將楔塊30向左推動,進而將第一轉軸5也向左推動,第一砂輪18就與工件11分離,當第三轉軸10向下運動時,第二齒輪8和第三齒輪9脫離嚙合,同時也會帶動第二砂輪23軸22也向下運動,此時,第三砂輪24與工件11相抵,第三砂輪24為精細砂輪,打開第一電機3,第一電機3帶動第三砂輪24旋轉,對工件11的邊緣進行精細的打磨。
在打磨的過程中,因為各個機構的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因此在打磨過程中,各個機構的摩擦損耗少,且動力損耗也小,工作噪音也較小;因為機架1的底部設置有滾輪4,可以推動本裝置,利用滾輪4將本裝置進行移動,移動方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