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缸蓋鑄造模具的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缸蓋燃燒室高度決定缸蓋燃燒室面加工余量,從而影響發動機燃燒室容積,因此對發動機性能影響非常重要,燃燒室高度跟生產過程中燃燒室溫度有密切關系,因此如何控制生產過程中模具燃燒室溫度成為控制燃燒室高度的關鍵。
實際在鑄造鋁合金缸蓋澆注過程中,受水質影響,模具冷卻水路使用一段時間后經常結垢,從而影響模具冷卻效果,造成模具燃燒室溫度難以控制,從而造成燃燒室高度超差廢品多,并且縮短模具保養周期,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缸蓋鑄造模具的冷卻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缸蓋鑄造模具的冷卻系統,包括燃燒室冷卻水路,所述燃燒室冷卻水路至少由進水管和出水管構成,所述進水管上并聯有一進氣管,所述進氣管始端設有用于向管內吹氣的吹氣裝置,所述進水管上連接有第一截止閥,所述進氣管上連接有第二截止閥,所述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均與控制器連接,模具生產過程中,第一截止閥開啟、第二截止閥關閉;模具冷卻期間,第一截止閥關閉、第二截止閥開啟。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均為電磁閥。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實現,降低燃燒室高度控制的不確定性,對燃燒室高度控制的準確性提供保障;降低模具燃燒室部位的保養清理頻次,延長時間范圍。提高產品燃燒室高度控制的合格率,降低了由于水垢形成造成燃燒室溫度無法調節,燃燒室高度超差導致的廢品率。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缸蓋鑄造模具的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進水管
11 第一截止閥
2 進氣管
21 第二截止閥
3 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基于鑄造鋁合金缸蓋澆注過程中,降低因冷卻水路結垢使燃燒室溫度難以控制,從而導致缸蓋燃燒室高度超差鑄件報廢的目的。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缸蓋鑄造模具的冷卻系統,包括燃燒室冷卻水路,所述燃燒室冷卻水路至少由進水管1和出水管3構成,所述進水管1上并聯有一進氣管2,所述進氣管2始端設有用于向管內吹氣的吹氣裝置。所述進水管1上連接有第一截止閥11,所述進氣管2上連接有第二截止閥21,所述第一截止閥11和第二截止閥21均與控制器連接,模具生產過程中,第一截止閥11開啟、第二截止閥21關閉;模具冷卻期間,第一截止閥11關閉、第二截止閥21開啟,進氣管2開始吹氣,從而使模具冷卻間隙期內冷卻水路內無殘存冷卻水,大大降低燃燒室水垢的形成。同時,降低燃燒室水垢清理的頻次,延長時間跨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第一截止閥11和第二截止閥21均優選為電磁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實現,降低燃燒室高度控制的不確定性,對燃燒室高度控制的準確性提供保障;降低模具燃燒室部位的保養清理頻次,延長時間范圍。提高產品燃燒室高度控制的合格率,降低了由于水垢形成造成燃燒室溫度無法調節,燃燒室高度超差導致的廢品率。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