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拋光多種工件的拋光機。
背景技術:
拋光機也稱為研磨機,常常用作機械式研磨、拋光及打蠟。
現有的軸拋光機的拋光效率較低,且大多數只能標準的工件進行拋光,如軸承拋光機,軸拋光機等等,拋光機應用范圍窄,只限特定的零件進行拋光。
針對上述不足,需要設計和開發一種用于拋光多種工件的拋光機,能夠補足上述各個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拋光多種工件的拋光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拋光多種工件的拋光機,包括圓柱形外殼和硅膠層,所述圓柱形外殼內壁上固定有一層硅膠層,所述圓柱形外殼的兩側中央各固定有一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固定在支架上且與其旋轉連接,所述旋轉軸與電機A驅動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A固定在支架的分架上,所述支架底部固定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設在滑軌內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滑軌側面四角處分別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套在豎桿外端,所述套筒下端設有套在豎桿外端的彈簧,所述豎桿固定在底座頂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電機B,所述電機B驅動端固定的轉動盤通過曲柄搖桿與滑軌底部連接。
優選的,所述圓柱形外殼上設有與其鉸接的蓋子。
優選的,所述滑軌由固定滑動板兩側的兩軌道和連接兩軌道的連接板組成。
優選的,所述支架為“Y”形支架。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制作簡單,拋光效率高,且拋光工件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工件,不局限零件范圍,拋光機應用范圍廣,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的側視圖。
圖中:1、蓋子;2、圓柱形外殼;3、硅膠層;4、旋轉軸;5、支架;6、電機A;7、滑軌;8、滑動板;9、豎桿;10、套筒;11、彈簧;12、底座;13、曲柄搖桿;14、電機B;15、轉動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拋光多種工件的拋光機,包括圓柱形外殼2和硅膠層3,所述圓柱形外殼2內壁上固定有一層硅膠層3,所述圓柱形外殼2的兩側中央各固定有一旋轉軸4,所述旋轉軸4固定在支架5上且與其旋轉連接,所述旋轉軸4與電機A6驅動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A6固定在支架5的分架上,所述支架5底部固定有滑動板8,所述滑動板8設在滑軌7內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滑軌7側面四角處分別固定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套在豎桿9外端,所述套筒10下端設有套在豎桿9外端的彈簧11,所述豎桿9固定在底座12頂部,所述底座12上固定有電機B14,所述電機B14驅動端固定的轉動盤15通過曲柄搖桿13與滑軌7底部連接,所述圓柱形外殼2上設有與其鉸接的蓋子1,所述滑軌7由固定滑動板8兩側的兩軌道和連接兩軌道的連接板組成,所述支架5為“Y”形支架,“Y”形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滑動板8頂部。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制作簡單,首先把需要拋光的零件放入圓柱形外殼2內,再向圓柱形外殼2內倒入拋光粉粒,倒一半以上即可,然后關閉蓋子1扣上卡扣,啟動電機A6和電機B14轉動,啟動電機A6會使得圓柱形外殼2轉動使得圓柱形外殼2內的工件不斷與拋光粉粒進行摩擦拋光,硅膠層3避免工件磨損,電機B14通過曲柄搖桿13使得滑軌7上下反復運動,彈簧11有制成滑軌7和減震的作用,隨著滑軌7的上下運動,滑動板8可以在滑軌7內左右反復滑動,可以更好的讓工件與拋光粉粒摩擦,從而達到了拋光效率高,且拋光工件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工件,不局限零件范圍的效果,拋光機應用范圍廣,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