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鑄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便于開啟的轉運包。
背景技術:
目前,在鑄件生產中,所用的金屬液大都是金屬液轉運包從熔化爐或保溫爐中取出再送至鑄造工序。從熔化爐轉出鋁液轉運包前,需要將包蓋打開。現在,金屬液轉運包包蓋打開過程,常采用人工提起包蓋提手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人直接接觸包蓋包蓋高溫時容易出現燙傷,而且包蓋自身重量很重,人工提起過程費時,費力,操作環境惡劣;鋁液轉運完畢后,需要人工將包蓋蓋緊,由于包蓋較重,包蓋下落過程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造成對轉運包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便于開啟的轉運包,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轉運包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便于開啟的轉運包,包括:
包體和包蓋,所述包體與所述包蓋一端通過鉸軸鉸接,另一端設置有包蓋鎖緊裝置,所述鉸軸上套有扭簧,所述扭簧兩端均與所述包體連接,中間設置有扭邊,所述扭邊被所述包蓋的扭簧壓緊板壓住,所述扭簧壓緊板設置在所述包蓋靠近所述鉸軸一端,
所述包蓋靠近所述鉸軸一端設置有杠桿臂。
進一步,還包括套在所述杠桿臂上的施力杠桿。
進一步,所述包蓋鎖緊裝置一端與所述包體鉸接,包括設置有蝴蝶螺母的螺栓,所述包蓋靠近所述螺栓一端設置有放入所述螺栓的凹槽。
進一步,所述杠桿臂的截面為橢圓形,所述施力杠桿為與所述杠桿臂相應的管狀。
進一步,所述扭簧為耐高溫扭力扭簧。
進一步,所述杠桿臂與所述包蓋呈30°夾角。
進一步,所述施力杠桿為向遠離所述包蓋方向彎曲的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為:
將包蓋打開時,先旋轉蝴蝶螺母,使包蓋與包蓋鎖緊裝置分離,再將施力杠桿一端套在杠桿臂上,再將施力杠桿另一端壓下,使包蓋隨著鉸軸旋轉,從而使包蓋打開;當包蓋關閉時,扭簧壓緊板將扭簧的扭邊壓緊,扭簧產生扭力,避免包蓋下落力量過大對設備產生沖擊,當開啟包蓋時,由于扭簧扭力的存在,可以為包蓋開啟提供適宜的力量,從而降低操作人員在施力杠桿上所施加的力量,降低人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使轉運包在開啟包蓋的過程中,人不再與包蓋接觸,而是通過杠桿臂來開啟包蓋,增加了金屬液轉運包操作的安全性;另外,使用了耐高溫的扭力扭簧,能夠在800度以下的高溫時為包蓋提供扭力,不僅人工省力,而且在包蓋下放的過程中,促使包蓋輕輕的閉合,起到了保護包蓋的作用,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2、通過套在杠桿臂上的施力杠桿來打開包蓋,采用了省力結構設計,人工操作省力,效率高。
3、包蓋鎖緊裝置可以將包蓋鎖緊在包體上,增加轉運包的密封性和實用性;耐高溫的扭簧可以增加本實用的壽命;杠桿臂與包蓋呈30°夾角,可以方便通過杠桿臂打開包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包體,2-包蓋,3-杠桿臂,4-施力杠桿,5-鉸軸,6-扭簧,7-扭邊,81-蝴蝶螺母,82-螺栓,9-扭簧壓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便于開啟的轉運包,包括:
包體1和包蓋2,包體1與包蓋2一端通過鉸軸5鉸接,另一端設置有包蓋鎖緊裝置,鉸軸5上套有扭簧6,扭簧6兩端均與包體1連接,中間設置有扭邊7,扭邊7被包蓋2的扭簧壓緊板9壓住,扭簧壓緊板9設置在包蓋2靠近鉸軸5一端,
包蓋2靠近鉸軸5一端設置有杠桿臂3。
本實用使轉運包在開啟包蓋2的過程中,人不再與包蓋2接觸,而是通過杠桿臂3來開啟包蓋2,增加了金屬液轉運包操作的安全性;另外,使用了耐高溫的扭簧6,能夠在800度以下的高溫時為包蓋2提供扭力,不僅人工省力,而且在包蓋2下放的過程中,促使包蓋2輕輕的閉合,起到了保護包蓋2的作用,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還包括套在杠桿臂3上的施力杠桿4。
通過套在杠桿臂3上的施力杠桿4來打開包蓋2,采用了省力結構設計,人工操作省力,效率高。
進一步,包蓋鎖緊裝置一端與包體1鉸接,包括設置有蝴蝶螺母81的螺栓82,包蓋2靠近螺栓82一端設置有放入螺栓82的凹槽。
進一步,杠桿臂3的截面為橢圓形,施力杠桿4為與杠桿臂3相應的管狀。
進一步,扭簧6為耐高溫扭力扭簧。
進一步,杠桿臂3與包蓋2呈30°夾角。
進一步,施力杠桿4為向遠離包蓋2方向彎曲的弧形。
包蓋鎖緊裝置可以將包蓋2鎖緊在包體1上,增加轉運包的密封性和實用性;耐高溫的扭簧6可以增加本實用的壽命;杠桿臂3與包蓋2呈30°夾角,施力杠桿4為弧形,可以方便通過杠桿臂3和施力杠桿4打開包蓋2。
使用時,將施力杠桿4一端套在杠桿臂3上。將包蓋2打開時,先旋轉蝴蝶螺母81,使包蓋2與包蓋鎖緊裝置分離,再將施力杠桿4另一端壓下,使包蓋2隨著鉸軸5旋轉,從而使包蓋2打開;當包蓋2關閉時,扭簧壓緊板9將扭簧6的扭邊7壓緊,扭簧6產生扭力,避免包蓋2下落力量過大對設備產生沖擊,當開啟包蓋2時,由于扭簧6扭力的存在,可以為包蓋2開啟提供適宜的力量,從而降低操作人員在施力杠桿4上所施加的力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