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包開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石油、機械制造等工業對鋼鐵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冶煉出超純凈鋼是一個不斷地創新的過程。目前連鑄生產時主要采用的是大包加引流砂引流開澆工藝,大包在連鑄開澆時,引流砂會進入中間包,對鋼水質量有一定的污染。
當鋼包不自開時需要進行燒氧操作,燒氧嚴重影響鋼液的質量,而且加大連鑄操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引流砂的好壞是影響連鑄大包自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保證連鑄鋼水質量,盡量避免二次污染和提高連鑄鋼包自開率是擺在冶金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包括上水口機構和下水口機構,所述上水口機構固定設置在鋼包底部,并具有與鋼包連接的上水口,所述下水口機構對應設置在上水口機構的下方,下水口機構具有下水口和吹氬口,所述下水口機構能夠相對上水口機構橫向移動而實現所述下水口和吹氬口交替地與所述上水口貫通。
具體地,所述上水口機構包括座磚,所述座磚通過座磚套固定設置在鋼包底部;上水接頭,所述下水接頭通過上水口套固定嵌設在座磚底部;上滑板,所述上滑板設置在上水接頭的下方;所述座磚、上水接頭和上滑板上分別開設有上下相互貫通的通道以構成所述的上水口。
優選地,所述下水口機構設置在移動支架上,所述移動支架在外部伸縮油缸的驅動下能夠使下水口機構相對上水口機構橫向移動來實現下水口和吹氬口交替的與上水口貫通對接。
具體地,所述下水口機構包括下水接頭,所述下水接頭固定設置在所述移動支架上;吹氬滑板,所述吹氬滑板通過下水口套設置在下水接頭的上方,所述下水接頭和吹氬滑板上分別開設有上下相互貫通的通道以構成所述的下水口,該吹氬滑板上還開設有吹氬口,所述吹氬口與所述下水口間隔布置,所述吹氬口連接吹氬管。
優選地,吹氬滑板的吹氬口內設置有密封圈、透氣磚,吹氬滑板的底面設置有石棉板。
優選地,所述移動支架配置有拉桿,所述拉桿的近端與所述下水口套連接,遠端向移動支架以外延伸而與外部的伸縮油缸對接。
進一步地,所述下水接頭露于移動支架以下部分的外周設置有防護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提供了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提高連鑄大包自開率,為冶煉高品質鋼提供良好條件,其中新型連鑄鋼包用的吹氬滑板能夠實現無引流砂開澆工藝,減少對鋼水的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無引流開澆裝置的吹氬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無引流開澆裝置的開澆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吹氬滑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包括上水口機構和下水口機構,所述上水口機構固定設置在鋼包14底部,并具有與鋼包14連接的上水口a,所述下水口機構對應設置在上水口機構的下方,下水口機構具有下水口b和吹氬口c,所述下水口機構設置在移動支架14上,所述移動支架14在外部伸縮油缸(圖中未示出)的驅動下能夠使下水口機構相對上水口機構橫向移動來實現下水口b和吹氬口c交替的與上水口a貫通對接。
具體地,所述上水口機構包括座磚5,所述座磚5通過座磚套7固定設置在鋼包14底部;上水接頭6,所述下水接頭6通過上水口套8固定嵌設在座磚5底部;上滑板9,所述上滑板9設置在上水接頭6的下方;所述座磚5、上水接頭6和上滑板9上分別開設有上下相互貫通的通道以構成所述的上水口a。
具體地,所述下水口機構包括下水接頭13,所述下水接頭13固定設置在所述移動支架14上;吹氬滑板1,所述吹氬滑板1通過下水口套15設置在下水接頭13的上方,所述下水接頭13和吹氬滑板1上分別開設有上下相互貫通的通道以構成所述的下水口b,上述吹氬口c開設在該吹氬滑板1上,所述吹氬口c與所述下水口b間隔布置,所述吹氬口c連接吹氬管11。所述移動支架14配置有拉桿10,所述拉桿10的近端與下水口套15連接,遠端向移動支架14以外延伸而與外部的伸縮油缸對接。吹氬滑板1的下底面鋪設有石棉板2。
進一步地,下水接頭13露于移動支架14以下部分的外周設置有防護板12。
吹氬滑板1的吹氬口c內設置有密封圈3、透氣磚4,吹氬滑板1的底面設置有石棉板2。
提供了連鑄鋼包無引流開澆裝置,提高連鑄大包自開率,其中新型連鑄鋼包用的吹氬滑板能夠實現無引流砂開澆工藝,減少對鋼水的二次污染。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方式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