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屬于金屬熱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離子氮化設備都分為陰極與陽極,爐壁、爐底為陽極接地線,產品則通過外接導線連接電源。這樣靠近爐壁的區域電流密度大,遠離陽極的區域電流密度小,爐體中心部分的電流密度最小,有時甚至無離子氮化效果,所以我們尋求一種新的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通過添加陽極裝置、進氣口以及夾層水膽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包括爐蓋、夾層水膽、爐壁、爐底、進氣孔、陽極裝置、輔助陽極上端結構、輔助陽極下端結構以及出氣口,所述爐底位于下端位置且所述爐底下端面的中軸線垂直于水平面進行布置,所述爐底的上端安裝有爐壁,所述爐壁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爐壁垂直于爐底的上端面進行布置,所述爐壁的上端安裝有爐蓋,所述爐底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進氣孔,所述出氣口位于爐蓋的右端位置,所述夾層水膽位于爐壁的環形側面上,所述陽極裝置位于爐壁內部的中間位置,所述陽極裝置安裝在爐底的上端面上且具體垂直于爐底進行布置,所述陽極裝置由輔助陽極上端結構以及輔助陽極下端結構組成,所述輔助陽極上端結構與輔助陽極下端結構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所述陽極裝置采用直徑為160mm的圓柱鋼管制作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陽極下端結構的剖面結構為凸字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通過添加陽極裝置來增加爐壁中心部分的電流強度,增強中心位置的離子氮化效果,增大設備利用空間,該設計相比較于傳統設備可利用空間提高12%,另外產品離子氮化質量提高,而陽極裝置采用可拆卸的設計則實現方便裝卡以及卸料的目的,通過增加陽極裝置,有效的改善裝卡在爐壁靠近中心位置的輝光電流密度,使得裝卡在中間位置及靠近爐壁的邊緣位置氮化溫度及電流密度一致,增加了靠近中心位置產品的氮化硬度,滲層深度以及白亮層厚度,增加了熱處理過程中的均勻性,提高了裝卡空間及利用率,保障了產品的質量穩定均一,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中輔助陽極上端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中輔助陽極下端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爐蓋、2-夾層水膽、3-爐壁、4-爐底、5-進氣孔、6-陽極裝置、7-輔助陽極上端結構、8-輔助陽極下端結構、9-出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與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離子氮化新型陽極裝置,包括爐蓋1、夾層水膽2、爐壁3、爐底4、進氣孔5、陽極裝置6、輔助陽極上端結構7、輔助陽極下端結構8以及出氣口9,所述爐底4位于下端位置且所述爐底4下端面的中軸線垂直于水平面進行布置,所述爐底4的上端安裝有爐壁3,所述爐壁3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爐壁3垂直于爐底4的上端面進行布置,所述爐壁3的上端安裝有爐蓋1,所述爐底4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進氣孔5,所述出氣口9位于爐蓋1的右端位置,所述夾層水膽2位于爐壁3的環形側面上,所述陽極裝置6位于爐壁3內部的中間位置,所述陽極裝置6安裝在爐底4的上端面上且具體垂直于爐底4進行布置,所述陽極裝置6由輔助陽極上端結構7以及輔助陽極下端結構8組成,所述輔助陽極上端結構7與輔助陽極下端結構8連接在一起。
陽極裝置6采用直徑為160mm的圓柱鋼管制作而成,所述輔助陽極下端結構8的剖面結構為凸字形,通過添加陽極裝置6來增加爐壁3中心部分的電流強度,增強中心位置的離子氮化效果,增大設備利用空間,該設計相比較于傳統設備可利用空間提高12%,另外產品離子氮化質量提高,而陽極裝置6采用可拆卸的設計則實現方便裝卡以及卸料的目的,通過增加陽極裝置6,有效的改善裝卡在爐壁3靠近中心位置的輝光電流密度,使得裝卡在中間位置及靠近爐壁3的邊緣位置氮化溫度及電流密度一致,增加了靠近中心位置產品的氮化硬度,滲層深度以及白亮層厚度,增加了熱處理過程中的均勻性,提高了裝卡空間及利用率,保障了產品的質量穩定均一。
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工作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了,首先將工件裝填到爐壁3的內部,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與電源連接在一起,然后通電后爐壁3內部介質中的氮氫原子在高壓直流電場下被電離,在陰陽極之間形成等離子區,在等離子區強電場作用下,氮和氫的正離子以高速向工件表面轟擊,離子的高動能轉變為熱能,加熱工件表面至所需溫度,由于離子的轟擊,工件表面產生原子濺射,因而得到凈化,同時由于吸附和擴散作用,氮遂滲入工件表面,進而完成滲氮的過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