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工件雙端面磨削的立式雙面磨床,具體是指高精度薄片工件立式雙面磨床。
背景技術:
:超薄形金屬材料制作的薄片工件主要是指厚度尺寸在1mm以下的工件產品,這種薄片工件、特別是采用釹鐵硼材料制造的兩端平行度和粗糙度要求較高的薄片工件,如果采用常用的研磨方式,則存在磨削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不夠安全、質量無法保證等缺陷,而通過傳統的平面磨床只能磨削一定厚度的工件,對于薄片工件就難以進行磨削;因此,目前工廠針對薄片工件的磨削加工一直存在較大的技術需求。同時,隨著釹鐵硼薄片應用到高端科技設備上的數量增多,以及對釹鐵硼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因此也就迫切需要更為可靠的高精度薄片工件磨削設備,以保證其質量和生產效率。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實現薄片工件連續無間隙自動磨削的高精度薄片工件立式雙面磨床,它具有運行可靠、工作效率高、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操作安全、質量可靠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高精度薄片工件立式雙面磨床,包括機身、機身上的送料臺、送料臺上的送料導軌和送料裝置、及送料導軌輸出端的一副砂輪,所述的送料裝置配合送料導軌將所述薄片工件依次輸送至一副砂輪內,所述的一副砂輪是由立式安裝的上砂輪和下砂輪構成,該上、下砂輪相互轉動形成水平磨削,在下砂輪中部設有上、下貫通的落料孔。所述的上砂輪具有向上延伸并豎直轉動安裝的上轉軸,在上轉軸的一側設有上電機,該上電機與上轉軸之間設有帶傳動連接。所述的上轉軸豎直轉動安裝在拖板上,在拖板一側設有驅動所述拖板作升降移動的滾珠絲杠,該滾珠絲杠的頂端設有驅動滾珠絲杠轉動的伺服電機或操作手輪。所述的上轉軸為空心轉軸,所述的機身一側設有水箱,該水箱上安裝水泵和驅動水泵工作的水泵電機,所述的空心轉軸下端連通至上砂輪的磨削面,空心轉軸的上端與所述水泵之間設有互相連通的輸液管。所述的機身上設有立式方箱,所述的伺服電機和操作手輪安裝在立式方箱頂部,所述的上電機安裝在立式方箱上,所述的拖板升降移動安裝在立式方箱上。所述的拖板兩側分別設有平衡塊。所述的下砂輪具有向下延伸并豎直轉動安裝的下轉軸,在下轉軸的一側設有下電機,該下電機與下轉軸之間設有帶傳動連接。所述的下轉軸為空心轉軸,在空心轉軸內安裝下料管,該下料管上端設有承接在下砂輪的落料孔下方的靜止立式料斗,下料管的正下方設有接料盤。所述的機身上設有排液孔,所述的水箱上設有磁泥分離機,所述的排液孔與磁泥分離機之間設有互相連通的回液管;所述的機身上還設有帶顯示屏的智能化操作箱和電控箱。所述的上砂輪與下砂輪之間設有左、右導向板,所述的薄片工件通過左、右導向板依次進入上、下砂輪之間磨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參與薄片工件磨削的一副砂輪采用立式安裝的上砂輪和下砂輪構成,該上、下砂輪相互轉動而形成薄片工件的雙端面水平磨削,故工作時可由送料裝置配合送料導軌將薄片工件依次輸送至上、下砂輪之間,從而完成薄片工件連續無間隙的自動磨削,而薄片工件加工完成后,又可從下砂輪中部預設的落料孔自動落料,整個磨削過程都是由智能化操作箱給予自動控制的,因此能夠完美實現高精度薄片工件的磨削加工,并具有運行可靠、工作效率高、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操作安全、質量可靠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狀態)。圖2為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主視狀態)。圖3為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如圖1~圖3所示,1.支撐腳、2.機身、3.軸承座、4.下砂輪、5.上砂輪、6.立式方箱、7.拖板、8.輸液管、9.伺服電機、10.高速密封接頭、11.操作手輪、12.送料裝置、13.顯示屏、14.智能化操作箱、15.振動盤、16.送料導軌、17.送料臺、18.電控箱、19.接料盤、20.下料管、21.下轉軸、22.角接觸球軸承、23.靜止立式料斗、24.落料孔、25.上轉軸、26.調速旋轉接頭、27.帶傳動連接結構、28.滾珠絲杠、29.上電機、30.排液孔、31.回液管、32.水泵電機、33.磁泥分離機、34.水泵、35.水箱、36.下電機、37.薄片工件、38.平衡塊。高精度薄片工件立式雙面磨床,它是用于將薄片工件37的雙端面給予一次性快速磨削成型的磨削設備,整個磨床全部采用智能化自動控制操作,并可根據實際磨削需要而調節磨床的加工參數,例如磨削轉速、送料速度和自動補償磨削量等;其中,薄片工件37主要是指厚度尺寸在1mm以下,并主要采用釹鐵硼材料制造的圓形薄片工件或方形薄片工件。所述的立式雙面磨床包括柜體狀機身2,該機身底面通過支撐腳1可調節其安裝平行度,機身2上按照圖1、圖2所示從右到左的順序,也就是薄片工件37在磨床上的加工運行順序而進行各個部件的安裝,主要包括安裝在機身2最右側的智能化操作箱14、電控箱18和振動盤15,安裝在機身2中部的送料臺17、送料臺上的送料導軌16和送料裝置12,及安裝在機身2最左側的磨削部件。其中,智能化操作箱14帶有顯示屏13可方便觀察和直接操作,它結合電控箱18而實現整個磨床的智能化自動控制操作;所述的顯示屏13顯示區域為154.1×85.9mm,采用LED背光調節,選用3V/225mAh鋰電池供電;所述的振動盤15安裝在送料導軌16的輸入端,它是薄片工件37進行加工的起始存放點,將一批數量較多的薄片工件37同時倒入振動盤15內,在振動盤的振動作用下就能將每個薄片工件給予自動排列,再依次進入送料導軌16內,故送料方便又順暢,且振動頻率能夠任意可調。所述的送料導軌16安裝在送料臺17上,在送料導軌16下部安裝兩個斜面等高調整塊,可調節送料導軌16的安裝高度和水平度,既穩定可靠,又調節方便;該送料導軌16采用高硬度G60材料制作,經調質處理,淬火后硬度達到HRC60-60°,并經壽命試驗10萬次摩擦,測量導軌磨損面均未見磨損;所述的送料導軌上設有兩條與送料導軌同方向設置的調整側面導軌,可根據薄片工件37的大小進行調整;而送料導軌16上靠近輸出端設有壓料板件,主要用于防止輸送過程中的薄片工件跳出,并有效解決了薄片工件在輸送運行中的卡死現象。所述的送料裝置12安裝在送料導軌16上方,它具有一條由兩個同步帶輪帶動轉動的同步帶,該同步帶貼在送料導軌16上,在其轉動過程中就能將薄片工件37依次沿著送料導軌16帶動而直線輸送至磨削部件;同步帶帶動薄片工件37直線移動不會存在滑移,而薄片工件在同步帶的帶動下又能作勻速直線移動,運行平穩、有序;同時,同步帶的勻速轉動可在減速機構控制下運行,并能根據薄片工件37的大小和形狀要求,通過步進電機驅動器調諧同步帶的轉速來控制薄片工件的直線移動速度,即達到送料速度勻速、可調的目的,同步帶的速度為1~3米/分可調,不存在輸送速度快慢的問題,從而更好完成薄片工件的精度加工,提高薄片工件37的加工精度,保持薄片工件的粗糙度、平行度一致。所述的磨削部件包括設置在送料導軌16輸出端的一副砂輪,它采用了人造金剛石砂輪,其磨料平均粒度240um,更適用于磁性材料加工;所述的一副砂輪是由立式安裝的上砂輪5和下砂輪4構成,上、下砂輪相互轉動形成水平磨削,故當送料裝置12配合送料導軌16將薄片工件37依次輸送至上、下砂輪之間,則薄片工件37的兩端面就能一次完成磨削;同時,上、下砂輪之間設有不銹鋼材料制作的左、右導向板,而薄片工件可通過左、右導向板依次進入上、下砂輪之間磨削,磨削完成的薄片工件37也能依次輸出。所述的上砂輪5具有向上延伸的上轉軸25,該上轉軸通過高精度角接觸球軸承22豎直轉動安裝在拖板7上,裝配后的上轉軸25竄動在0.002mm內,保證上砂輪5的運動精度,并達到了磨床設計要求。所述的上轉軸25為空心轉軸,該空心轉軸下端連通至上砂輪5的磨削面,空心轉軸的上端通過調速旋轉接頭26連接有輸液管8,并在輸液管的連接處采用高速密封接頭10,以避免連接處泄漏;所述的機身2底部一側水箱35,該水箱上安裝水泵34和驅動水泵工作并抽取水箱35內冷卻液的水泵電機32,而輸液管8連接在水泵34上,故當薄片工件37進入上、下砂輪之間磨削時,水箱35內的冷卻液在水泵電機32工作下經水泵34抽取出,然后由輸液管8進入上轉軸25,直至從上砂輪5的磨削面噴出至薄片工件37上,從而實現薄片工件的磨削冷卻工作,而調諧輸液管8上的閥門還能控制出液量大小,一般出液壓力為0.05~0.2Mpa之間。另外,使用后的冷卻液可積蓄在機身2頂面的凹槽內,凹槽內設置排液孔30,水箱35上設有磁泥分離機33,將排液孔30與磁泥分離機33之間通過互相連通的回液管31進行連接,則使用后的冷卻液就能通過排液孔30、回液管31進入磁泥分離機33并回收至水箱35以待重復使用。所述的磁泥分離機33主要用于分離回收冷卻液中混雜的工件磨削粉末,當混雜工件磨削粉末的回收冷卻液一起進入磁泥分離機33,兩條磁泥分離機自帶的滾輪就能在電機減速機帶動下勻速旋轉,滾塑采用橡膠材質和磁性材料,則混合液經過滾輪時,工件磨削粉末就能被磁性滾輪吸附除去,此時的回收冷卻液干凈清潔,就能重復使用。所述的拖板7升降移動設置在立式方箱6上,該立式方箱固定安裝在機身2上,在上轉軸25一側的立式方箱6上設有固定安裝的上電機29,該上電機與上轉軸25之間設有帶傳動連接27,故上電機29可驅動上轉軸25轉動,進而帶動上砂輪5轉動進入磨削工作。所述的拖板7重量大,為了防止單邊傾斜,需在拖板兩側匹配平衡塊38進行平衡。所述的拖板7一側設有安裝在立式方箱6上,并驅動拖板7作升降移動的滾珠絲杠28,滾珠絲杠是將旋轉運動轉換成帶動拖板7的升降移動,故在滾珠絲杠28頂端設有驅動滾珠絲杠轉動的伺服電機9或操作手輪11;其中,伺服電機9固定安裝在立式方箱6頂部,是作為電動驅動,保證微量磨削薄片工件平面,以達到薄片工件的技術要求;操作手輪11也固定安裝在立式方箱6頂部,是作為側面手動驅動,可通過兩對45°斜齒輪傳動而驅動拖板7升降移動。所述的滾珠絲杠28與其配合的絲杠螺母間隙保證在0.002mm內,以保證上砂輪5的升降直線移動精度;所述的滾珠絲杠28還能在伺服電機9的驅動下帶動上砂輪5自動慢進磨削薄片工件,當上砂輪5磨損時,伺服電機9通過顯示屏13控制來補償上砂輪5的磨損量,從而始終保持均衡磨削量。所述的下砂輪4具有向下延伸的下轉軸21,該下轉軸通過高精度角接觸球軸承22豎直轉動安裝在軸承座3內,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機身2內,裝配后的下轉軸21竄動在0.002mm內,保證下砂輪4的運動精度,并達到了磨床設計要求。所述的下轉軸21一側設有固定安裝在機身2內的下電機36,該下電機與下轉軸之間設有帶傳動連接27,故下電機36可驅動下轉軸21轉動,進而帶動下砂輪4轉動進入磨削工作;下轉軸21的旋轉方向和旋轉速度可通過變頻器控制,主要方便磨削方形薄片工件。所述的下轉軸21為空心轉軸,在空心轉軸內安裝下料管20,該下料管上端設有承接在下砂輪4的落料孔24下方的靜止立式料斗23,下料管20的正下方設有接料盤19;因此,當薄片工件37進入上、下砂輪磨削完成后,就能通過下砂輪4中心的落料孔24落入靜止立式料斗23,再經下料管20落入接料盤19收集,下料自動、快捷。高精度薄片工件立式雙面磨床的相關技術參數如下表所示:機械技術參數裝配磨頭精度、磨頭、金剛砂輪、導軌精度參數磨頭主軸徑向跳動0.005mm磨頭主軸軸向竄動0.0025mm金剛砂輪平行度0.005mm/φ220mm導軌直線度0.01mm/1000mm加工條件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薄片工件并不限于稀土類燒結合金,一般的金屬材料都能成為高精度磨削的普遍對象,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均由權利要求來限定。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