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制造技術領域,在冶金設備中用于對長軸類零件內孔的磨削,涉及一種用于車床磨削內孔的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設備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長軸類帶有高精度內孔的零件,例如卷取機中的棱錐套內孔、卡倫賽爾卷取機卷筒錐套內錐孔的加工等,這些內孔尺寸精度及粗糙度要求高,由于工件長度尺寸較大,在普通內圓磨床上無法磨削,車床車削粗糙度也達不到要求。通常內孔深度尺寸較小的工件內孔加工方法是由車床加工到尺寸精度后車工手工將砂紙纏于長木棍上進行手工拋光,拋光后的粗糙度不均勻且效率又太低,對于內孔深度尺寸較大的工件只能降低粗糙度使用,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因此,研制一種簡單、高效磨削高精度長內孔的裝置,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車床磨削內孔的加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保證粗糙度,降低了產品使用壽命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車床磨削內孔的加工裝置,包括一個支架,支架的前后端均向上設置有一個V型卡槽,V型卡槽的兩邊法蘭中各開有一個把合孔二,支架前后的V型卡槽中共同支撐有一個氣砂輪機,支架前后的V型卡槽通過把合孔二與卡箍的把合孔一把合連接,每對把合孔中均通過一組螺栓和螺母把合連接;
氣砂輪機的前端同軸安裝有砂輪,氣砂輪機的后端沿軸線設置有接氣口;
支架后端伸進車刀桿前端的刀槽中,該刀槽一側水平開有兩個螺孔,每個螺孔中安裝有一個螺釘一,螺釘一的內端頭與支架頂緊。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床磨削內孔的加工裝置,其特征還在于:
氣砂輪機的軸肩前后分別為細頸,該兩個細頸分別卡裝在支架的V型卡槽中。
支架前后端上部的V型卡槽與卡箍的結構對稱。
砂輪通過前端的螺母、螺套和后端的鎖緊螺母緊固在氣砂輪機上。
卡箍為倒V型結構,兩邊外沿分別開有一個把合孔一,與支架上的兩個把合孔二一一對應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車床上加裝輔助磨削裝置,實現在車床上磨削內孔,達到圖紙設計要求的尺寸精度及粗糙度,解決了現有技術加工長軸類零件內孔時粗糙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避免了由于粗糙度低而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產品的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氣砂輪機2與砂輪1的裝配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置中卡箍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卡箍3的左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支架4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支架4的左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裝置中車刀桿5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車刀桿5的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裝置在工作狀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1.砂輪,2.氣砂輪機,3.卡箍,4.支架,5.車刀桿,6.車床刀架,7.螺栓,8.螺母,9.螺釘一,10.接氣口,11.把合孔一,12.螺孔,13.螺釘二,14.把合孔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9,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的結構是,包括一個支架4(見圖5、圖6),支架4的前后端均向上設置有一個V型卡槽,V型卡槽的兩邊法蘭中各開有一個把合孔二14(前后兩邊總共四個把合孔二14),支架4前后的V型卡槽中共同支撐有一個氣砂輪機2,支架4前后的V型卡槽通過把合孔二14與卡箍3的把合孔一11把合連接(總共兩個卡箍3,見圖3、圖4),每對把合孔(包括一個把合孔二14和對應的一個把合孔一11)中均通過一組螺栓7和螺母8把合連接;
見圖2,氣砂輪機2的前端同軸安裝有砂輪1,氣砂輪機2的后端沿軸線設置有接氣口10,氣砂輪機2的軸肩前后分別為細頸,該兩個細頸分別卡裝在支架4的V型卡槽中;砂輪1安裝在氣砂輪機2的前端,砂輪1通過前端的螺母、螺套和后端的鎖緊螺母緊固在氣砂輪機2上,實現磨削時的可靠定位。
卡箍3為倒V型結構,兩邊外沿分別開有一個把合孔一11,與支架4上的兩個把合孔二14一一對應設置;
支架4前后端上部的V型卡槽與卡箍3的結構對稱,支架4的長度根據氣砂輪機2的長度決定,支架4選用兩個V型卡槽是為了提高整體剛性,如果只在氣砂輪機2的尾部把合一處,結構雖然簡單了但氣砂輪機2的撓度會增大,整體剛性將下降,導致磨削不平穩光潔度很難提高。
見圖7、圖8,支架4后端伸進車刀桿5前端的刀槽中,該刀槽一側水平開有兩個螺孔12,每個螺孔12中安裝有一個螺釘一9,螺釘一9的內端頭與支架4頂緊;車刀桿5后端通過多個螺釘二13與車床刀架6固定連接,使得將支架4、車刀桿5和車床刀架6固定連接為一體。
車刀桿5起到加長連接的作用,加工深孔時選用較長尺寸的車刀桿5,加工孔的深度不大時選用較短尺寸的車刀桿5。
參照圖9,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的組裝過程是:
首先,通過砂輪1前端的螺母、螺套和砂輪1后端的鎖緊螺母將砂輪1緊固在氣砂輪機2上,將砂輪1與氣砂輪機2組裝為一體;
然后,將氣砂輪機2放置在支架4前后端的V型卡槽內,將兩個卡箍3與支架4采用螺栓7及螺母8連接,組成抱臂將氣砂輪機2固定可靠,擰緊螺母8前最好在卡箍3與支架4的V型卡槽內墊上膠皮以防卡傷氣砂輪機2;
其次,將車刀桿5利用螺釘二13固定在車床刀架6上,然后將氣砂輪機2通過支架4整體裝卡在車刀桿5前端的刀槽內,并用螺釘一9將其與車刀桿5鎖緊固定牢靠。
利用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對長度較長的軸類零件內孔的磨削加工及拋光,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卡架工件,將工件不需要磨削內孔的一端裝卡在車床上,按工件已加工基準外圓及端面找正,找正精度在工件允許的形位公差內,打表檢測內孔的同軸度;
步驟2、根據需要磨削工件的內孔深度選用合適長度的車刀桿5,將組裝好的本實用新型裝置裝卡在車床刀架6上,通過徑向、軸向移動車床刀架6使砂輪1伸入工件內孔孔口,并與工件內孔壁相切,然后徑向退刀約0.3mm;
步驟3、將氣砂輪機2的接氣口10接通高壓空氣氣源,此時砂輪1開始高速轉動,微調徑向進刀量,使砂輪1與工件內孔壁接觸產生零星火星,再徑向退刀,退刀量為步驟1所測量的同軸度值,然后軸向走刀,每次進刀量0.03~0.05mm,多次循環直到尺寸達圖紙要求,粗糙度達到Ra0.8;
步驟4、如果圖紙要求的粗糙度高于Ra0.8,當用砂輪1磨削尺寸達圖紙要求下差時,將砂輪1用直徑相近的拋光輪替換,然后按照步驟3進行高精度拋光,使得粗糙度達到Ra0.2。
本實用新型的加工裝置,能夠用于各種長度較長的軸類零件內孔的磨削加工及拋光,用砂輪磨削能夠達到Ra0.8左右;如果需要更高的光潔度時將砂輪1換成拋光輪進行高精度拋光,能夠達到Ra0.2,解決了內圓磨床磨削內孔時工件長度的限制,提高了車床的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