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機,具體涉及一種拋光機上盤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機作為一種拋光設備,在2.5D、3D玻璃、藍寶石以及其它硬、脆材料的異形表面拋光中廣泛應用。
就現有拋光機而言,由于其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其上盤裝置升降的平穩性欠佳,影響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現上盤裝置平穩升降的拋光機上盤升降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拋光機上盤升降裝置,包括連接器Ⅰ、升降器Ⅰ、滑座Ⅰ、線性滑軌Ⅰ、上盤裝置、支撐板、線性滑軌Ⅱ、滑座Ⅱ、升降器Ⅱ、連接器Ⅱ、電機和轉向器;所述電機、轉向器、升降器Ⅰ、升降器Ⅱ、線性滑軌Ⅰ、線性滑軌Ⅱ固定在拋光機的箱體部件上,所述轉向器的一側通過連接器Ⅰ與升降器Ⅰ相連,所述轉向器的另一側通過連接器Ⅱ與升降器Ⅱ相連,所述升降器Ⅰ與滑座Ⅰ相連,所述滑座Ⅰ安裝在線性滑軌Ⅰ上,所述升降器Ⅱ與滑座Ⅱ相連,所述滑座Ⅱ安裝在線性滑軌Ⅱ上,所述支撐板與滑座Ⅰ、滑座Ⅱ相連,所述上盤裝置安裝在支撐板上,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轉向器相連。
進一步,所述升降器Ⅰ通過連接體Ⅰ與滑座Ⅰ相連,所述升降器Ⅱ通過連接體Ⅱ與滑座Ⅱ相連。
進一步,所述連接體Ⅰ、連接體Ⅱ均為彈性連接體。
進一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帶輪Ⅰ、皮帶、帶輪Ⅱ,所述帶輪Ⅰ安裝在電機上,所述帶輪Ⅱ安裝在轉向器上,所述帶輪Ⅰ通過皮帶與帶輪Ⅱ相連。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實現拋光機上盤裝置的升降,且同步性能好,升降過程平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器Ⅰ,2、升降器Ⅰ,3、連接體Ⅰ,4、滑座Ⅰ,5、線性滑軌Ⅰ,6、上盤裝置,7、支撐板,8、線性滑軌Ⅱ,9、滑座Ⅱ,10、連接體Ⅱ,11、升降器Ⅱ,12、連接器Ⅱ,13、電機,14、帶輪Ⅰ,15、皮帶,16、帶輪Ⅱ,17、轉向器,18、箱體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實施例包括連接器Ⅰ1、升降器Ⅰ2、連接體Ⅰ3、滑座Ⅰ4、線性滑軌Ⅰ5、上盤裝置6、支撐板7、線性滑軌Ⅱ8、滑座Ⅱ9、連接體Ⅱ10、升降器Ⅱ11、連接器Ⅱ12、電機13和轉向器17;所述電機13、轉向器17、升降器Ⅰ2、升降器Ⅱ11、線性滑軌Ⅰ5、線性滑軌Ⅱ8固定在拋光機的箱體部件18上,所述轉向器17的一側通過連接器Ⅰ1與升降器Ⅰ2相連,所述轉向器17的另一側通過連接器Ⅱ12與升降器Ⅱ11相連,所述升降器Ⅰ2通過連接體Ⅰ3與滑座Ⅰ4相連,所述滑座Ⅰ4安裝在線性滑軌Ⅰ5上,所述升降器Ⅱ11通過連接體Ⅱ10與滑座Ⅱ9相連,所述滑座Ⅱ9安裝在線性滑軌Ⅱ8上,所述支撐板7與滑座Ⅰ4、滑座Ⅱ9相連,所述上盤裝置6安裝在支撐板7上,所述電機13通過傳動機構與轉向器17相連。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體Ⅰ3、連接體Ⅱ10均為彈性連接體。
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帶輪Ⅰ14、皮帶15、帶輪Ⅱ16,所述帶輪Ⅰ14安裝在電機13上,所述帶輪Ⅱ16安裝在轉向器17上,所述帶輪Ⅰ14通過皮帶15與帶輪Ⅱ16相連。
工作時,電機13運轉,通過帶輪Ⅰ14、皮帶15和帶輪Ⅱ16的傳遞,帶動轉向器17兩側輸出軸的轉動,轉向器17兩側輸出軸的轉動通過連接器Ⅰ1和連接器Ⅱ12驅動升降器Ⅰ2和升降器Ⅱ11同步旋轉,升降器Ⅰ2和升降器Ⅱ11的同步旋轉帶動滑座Ⅰ4、滑座Ⅱ9和支撐板7的同步升降,從而實現上盤裝置6的穩定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