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鋁箔退火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退火是將金屬材料或機件放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后以適宜速度進行冷卻的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目的是使經過鑄造、鍛軋、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軟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韌性,使化學成分均勻化,去除殘余應力,或得到預期的物理性能;而在鋁箔的生產過程中,退火是其熱處理工藝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退火爐就是實現退火工藝的重要工具。退火爐包括爐門,而現有的爐門多為合頁門,該爐門的門體不能緊貼于門框,造成其密封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的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密封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包括門體、以及固定安裝在退火爐爐體上的門框,門框的中部開設有被門體封閉或者打開的開口,門體和門框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上的硅膠密封條,硅膠密封條連續設置于開口的邊緣,門體的下表面抵靠于硅膠密封條。
進一步,門框上開設有安裝硅膠密封條的安裝槽。
進一步,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上第一圓鋼密封條,第一圓鋼密封條連續設置于開口的邊緣,門體抵靠于第一圓鋼密封條。
進一步,門體上設置有抵靠于第一圓鋼密封條的方管密封條,方管密封條伸出下表面外。
進一步,密封裝置還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上第二圓鋼密封條,第二圓鋼密封條連續設置于開口的邊緣。
進一步,第二圓鋼密封條至開口邊緣的距離小于第一圓鋼密封條至開口邊緣的距離。
進一步,第二圓鋼密封條至下表面的距離大于第一圓鋼密封條至下表面的距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設置三道密封條進行密封,提高了退火爐的密封效果,保證了退火質量,進一步改善了鋁箔的力學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的豎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部放大圖。
圖中各個附圖標記的對應的部件名稱是:
1-爐門;11-門體;12-門框;13-開口;111-硅膠密封條;112-安裝槽;113-第一圓鋼密封條;114-方管密封條;115-第二圓鋼密封條;116-下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結構如圖1和圖3所示,其局部放大圖如圖2和圖4所示,該新型鋁箔退火爐爐門1包括門體11、以及固定安裝在退火爐爐體上的門框12,門框12的中部開設有被門體11封閉或者打開的開口13,門體11和門框12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12上的硅膠密封條111,硅膠密封條111連續設置于開口13的邊緣,門體11的下表面116抵靠于硅膠密封條111,起到密封作用。
門框12上開設有安裝硅膠密封條111的安裝槽112,便于定位安裝該硅膠密封條。
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12上第一圓鋼密封條113,該第一圓鋼密封條113焊接在該門框12上,第一圓鋼密封條113連續設置于開口13的邊緣,門體11抵靠于第一圓鋼密封條113,對退火爐起到雙重密封的作用,不僅減輕了硅膠密封條的密封壓力,延長了硅膠密封條的使用壽命,且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門體11上設置有抵靠于第一圓鋼密封條113的方管密封條114,方管密封條114伸出下表面116外,便于下表面緊密地貼合于硅膠密封條,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密封裝置還包括固定安裝在門框12上第二圓鋼密封條115,該第二圓鋼密封條115焊接在該門框12上,第二圓鋼密封條115連續設置于開口13的邊緣。該第二圓鋼密封條115至開口13邊緣的距離小于第一圓鋼密封條113至開口13邊緣的距離;該第二圓鋼密封條115至下表面116的距離大于第一圓鋼密封條113至下表面116的距離。
工作時,第二圓鋼密封條阻擋了爐體內的一部分熱量,而剩下的大部分熱量被第一圓鋼密封條阻擋,而從第一圓鋼密封條泄漏的少量熱量被硅膠密封條阻擋,使得爐體內的熱量基本無泄漏,保證了退火質量,進一步改善了鋁箔的力學性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