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涉及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中用于無氧銅帶加工的石墨模具。
背景技術:
水平連鑄法生產無氧銅帶,是將電解銅經工頻感應爐熔化成液體,經保溫爐將銅液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銅液進入石墨模具后,通過水平連鑄牽引機的牽引在結晶器中快速冷卻結晶,從而連續不斷的生產出無氧銅帶坯。
結晶器在水平連鑄法生產銅帶坯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石墨模具作為與銅帶直接接觸的部分,其結構特性直接影響著銅帶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的石墨模具,可以對銅帶進行有效定型同時可以有效減小銅帶坯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力,不僅保證了銅帶坯的性能,還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的石墨模具,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與下模具均為長方體結構,且所述上模具與下模具上均設有復數貫穿上下面的通孔,所述通孔與結晶器的上下水套的螺絲孔一一對應,所述上模具上端面正對爐體入口處為凹弧面,其弧度為0.05°,所述下模具上端面兩端設有邊條,邊條內側為凹弧面,弧度為60°,邊條厚度為所拉銅帶坯的厚度,兩端邊條之間距離為所拉銅帶坯的寬度。
所述邊條厚度為17mm,寬度為30mm。
模具尺寸為510*490*28mm,表面硬度為650-760HV,表面光亮無劃痕,經打磨后可重復使用3次,每次打磨厚度為3mm。
所述上模具上表面以及下模具的下表面上均覆有一層1mm厚的石墨紙,保證上模具與上水套、下模具與下水套之間緊密貼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的石墨模具,通過下模具兩端的邊條控制澆鑄銅帶的厚度,將上模具的上端面正對爐體入口處弧度為0.05°,可以有效減少銅帶坯于石墨模具之間的摩擦,確保銅帶坯的性能,同時減小摩擦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上下模具的外部覆蓋一層石墨紙,有些解決模具安裝后與上下水套之間因為存在間隙而導致模具破裂的問題,同樣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的石墨模具,包括相互蓋合的上模具1以及下模具2,其中上模具1為長方體結構,具有貫穿上下面的復數通孔3,且該通孔3與結晶器的上水套上的螺絲孔一一對應,所述上模具1的上端面正對爐體入口處為凹弧面,其弧度為0.05°,可以有效減少銅帶坯與石墨模具之間的摩擦,所述下模具2呈長方體結構,其同樣具有貫穿上下面的復數通孔3,且該通孔3與結晶器的下水套上的螺絲孔一一對應,所述下模具2上端面的兩端具有檔條4,其檔條4的厚度為17mm,寬度為30mm,且其內側面縱向呈內凹60°的弧面,所述邊條厚度為所拉銅帶坯的厚度,兩端邊條之間距離為所拉銅帶坯的寬度。
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以及下模具的下表面上均覆有一層1mm厚的石墨紙,保證上模具與上水套、下模具與下水套之間緊密貼合。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水平連鑄法結晶器的石墨模具,其裝配方法為:
將結晶器的下水套和上水套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確保其水平度;
通過扭力扳手將石墨模具安裝在冷卻水套上,控制扭力大小為2N/m,且石墨模具與冷卻水套之間墊一層1mm的石墨紙;
將石墨模具與冷卻水套形成的整體安裝到結晶器外殼中,用墊鐵調節水平度,再用扭力扳手將結晶器的外殼擰緊,控制扭力大小為160N/m;
最后用耐火泥將冷卻水套和結晶器外殼縫隙處填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技術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仍可能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應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替換及修飾,并為本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