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發動機焊接加工打磨焊絲制造技術,特別提供了一種針對航空發動機焊接加工用打磨焊絲用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加工焊接用焊絲時,由于焊絲寬度一般為2-3mm,所以選用線切割機對棒料或者板料進行線切割。
按照此種方法加工后焊絲表面會附著一層重熔層,重熔層的特點為晶粒大、熔點高、難熔且硬,其厚度大致為0.04-0.10mm,在進行焊接時未去除重熔層的焊絲其表面組織不均勻易形成塊狀夾雜,從而導致焊接質量超標達不到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可旋轉焊絲打磨用定位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手工打磨導致的焊絲表面質量不穩定。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便攜式可旋轉焊絲打磨用定位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裝置和旋轉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上設置有穿絲孔,焊絲通過所述穿絲孔安裝在旋轉裝置上的旋轉定位塊上。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包括手柄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設置在手柄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座內設置有電源。
優選地,所述穿絲孔進一步設置在第一底座上,且所述穿絲孔分為前穿絲孔和后穿絲孔。
優選地,所述后穿絲孔的尾端進一步設置有USB接口。
優選地,所述旋轉裝置還包括第二底座,所述旋轉定位塊設置在第二底座的頂部。
優選地,所述第二底座內設置有電機,兩端部分別設置有開關和USB插線。
優選地,所述旋轉定位塊上進一步設置有夾緊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便攜式可旋轉焊絲打磨用定位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裝置和旋轉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上設置有穿絲孔,焊絲通過所述穿絲孔安裝在旋轉裝置上的旋轉定位塊上。該裝置減少了加工中由于手工旋轉打磨造成的焊絲表面重熔層去除不徹底的現象,減少或杜絕在加工中的殘留重熔層的現象,提高產品質量滿足設計要求,有效提高加工效率。經過加工現場的的實際驗證,由原有的手工打磨費時且焊絲表面質量難以滿足焊接要求無法正常加工生產,到減少或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致使焊絲一次打磨表面質量合格率從50%提升至90%。
進一步的,在旋轉定位塊上設置有夾緊裝置,可對焊絲進一步緊固夾緊。
附圖說明
圖1為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旋轉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1、手柄 2、第一底座 3、后穿絲孔 4、前穿絲孔 5、USB插線 6、旋轉定位塊 7、夾緊裝置 8、第二底座 9、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可旋轉焊絲打磨用定位裝置,包括固定裝置和旋轉定位裝置,其中固定裝置包括手柄1和第一底座2,第一底座2安裝在手柄1上。第一底座2內設置有電源,其上設置有后穿絲孔3和前穿絲孔4。其中,后穿絲孔3的尾端上設置有USB接口。
旋轉定位裝置包括第二底座8、USB插線5、旋轉定位塊6、夾緊裝置7和開關9。其中,USB接口5和開關9分別設置在第二底座8左右兩側,旋轉定位塊6設置在第二底座8頂部,旋轉定位塊6上設置有夾緊裝置7。同時,第二底座8內設置有電機。
在工作時,將焊絲依次穿過定位第一底座2上的前穿絲孔4和后穿絲孔3,接著將穿過后穿絲孔3的焊絲安裝在旋轉定位塊6上,同時用夾緊裝置7將焊絲固定在旋轉定位塊6上。之后將USB插線5插入后穿絲孔3的USB接口中,接通電源,同時手握手柄,打開開關9。此時,第二底座8內的電機向旋轉定位塊6提供動力,使得旋轉定位塊6帶著焊絲一起旋轉,同時在拋光機上進行打磨,從而起到快速去除焊絲所有表面重熔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