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溢流磚加工夾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6972閱讀:994來源:國知局
一種溢流磚加工夾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溢流磚加工固定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適用于多代次溢流磚加工固定的夾具。



背景技術:

作為溢流熔融法生產制造顯示器基板玻璃的核心部件的溢流磚通常是狹長的槽型結構,采用耐高溫致密鋯英石制作,其材質較硬、較脆;溢流磚的加工主要是由數控機床利用金剛石刀具進行磨削加工。溢流磚的狹長槽型結構對數控機床的加工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設計專用的加工夾具以將待加工的溢流磚固定在機床臺面上。

為了滿足不同型號的溢流磚的固定,現有技術一般是在底板上加工長條形安裝孔,底板兩側的支撐座組件通過貫穿支撐座組件的定位孔和所述長條形安裝孔的螺栓固定在底板上,通過調節螺栓在長條形安裝孔上的位置,可以調節兩側支撐座組件之間的距離,從而滿足不同型號的溢流磚的夾持固定,這種設計形式的加工夾具的調節量有限,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同代次的溢流磚的長度差在500mm以上,使用現有技術中的加工夾具顯然不能滿足不同代次的溢流磚的夾持固定。

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加工夾具一般通過彈性支撐組件對溢流磚進行托舉和定位,彈性支撐組件的結構設計復雜,在溢流磚的實際裝卡過程存在操作困難,且支撐不穩定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溢流磚加工夾具,以滿足不同代次的溢流磚在加工過程中的夾持固定需求,并提高對溢流磚夾持固定的穩定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溢流磚加工夾具,所述溢流磚加工夾具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間的可更換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對所述溢流磚的兩端面進行夾持固定并對所述溢流磚進行承載和定位的臺階支撐柱組件,所述第一底板的臺階支撐柱組件與所述第二底板的臺階支撐柱組件之間設有用于對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上下部進行夾持固定的側面夾持柱組件。

優選地,所述臺階支撐柱組件包括用于承載所述溢流磚的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對所述溢流磚進行定位的定位件、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所述溢流磚的端面進行夾持固定的緊固組件。

優選地,所述底座為工字型,包括水平設置的頂面板和底面板,以及垂直連接在所述頂面板和所述底面板之間的襯板;所述底面板與所述第一底板或所述第二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定位件和所述緊固組件分別設于所述頂面板上。

優選地,所述定位件為定位銷,所述定位銷垂直固定在所述頂面板的上表面邊緣部位;所述緊固組件固定在所述頂面板的上表面中部。

優選地,所述緊固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頂面板上表面中部的定位板以及安裝在所述定位板上并能夠相對所述溢流磚的端面移動以對所述溢流磚的端面進行夾持固定的移動件。

優選地,所述移動件包括垂直于所述定位板的螺桿和旋入在所述螺桿端部的用于同所述溢流磚的端面相貼合以對所述溢流磚的端面進行夾持固定的端頭,所述定位板上開設有螺孔,所述螺桿貫穿所述螺孔而安裝在所述定位板上。

優選地,所述端頭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端頭與所述定位板之間的螺桿部分還安裝有用于對所述端頭的旋入量進行限制以防止所述螺桿伸出至所述端頭外的螺母。

優選地,所述側面夾持柱組件包括水平板和固定在所述水平板上的豎直板,所述豎直板上安裝有能夠相對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移動以對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下部分別進行夾持固定的上側面夾持件和下側面夾持件。

優選地,所述上側面夾持件包括垂直于所述豎直板的第一螺桿和旋入在所述第一螺桿端部的用于同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相貼合以對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進行夾持固定的第一端頭,所述豎直板上開設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桿貫穿所述第一螺孔而安裝在所述豎直板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端頭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第一端頭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第一螺桿部分還安裝有用于對所述第一端頭的旋入量進行限制以防止所述第一螺桿伸出至所述第一端頭外的第一螺母。

優選地,所述水平板和所述豎直板之間還安裝有垂直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豎直板的三角形加強板;所述下側面夾持件包括垂直于所述豎直板的第二螺桿和旋入在所述第二螺桿端部的用于同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相貼合以對所述溢流磚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進行夾持固定的斜面端頭,所述豎直板上開設有第二螺孔,所述三角形加強板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螺孔相連通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螺桿貫穿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三螺孔而安裝在所述豎直板和所述三角形加強板上。

優選地,所述斜面端頭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斜面端頭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第二螺桿部分還安裝有用于對所述斜面端頭的旋入量進行限制以防止所述第二螺桿伸出至所述斜面端頭外的第二螺母。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溢流磚加工夾具的底板采用分段式底板設計,具體地,該分段式底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可拆卸地連接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間的可更換板,該可更換板的尺寸長度與不同代次的溢流磚的長度相匹配,因此,可針對不同代次的溢流磚的長度設計不同尺寸的可更換板,從而在夾持固定不同代次的溢流磚時,可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間連接不同尺寸的可更換板,由此,本發明提供的溢流磚加工夾具可滿足不同代次的溢流磚的加工固定需求。

另外,由于本發明提供的溢流磚加工夾具即對溢流磚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上部進行夾持固定,又對溢流磚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下部進行固定,上下部雙側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溢流磚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蠕變,提高對溢流磚夾持固定的穩定性。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溢流磚加工夾具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臺階支撐柱組件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側面夾持柱組件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件或上側面夾持件的主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下側面夾持件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底板;2-可更換板;3-第二底板;4-臺階支撐柱組件;5-側面夾持柱組件;6-溢流磚;7-螺桿;8-螺母;9-端頭;10-第二螺桿;11-第二螺母;12-斜面端頭;401-底面板;402-襯板;403-頂面板;404-移動件;405-定位板;406-定位銷;501-豎直板;502-下側面夾持件;503-上側面夾持件;504-三角形加強板;505-水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溢流磚加工夾具,所述溢流磚加工夾具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3和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之間的可更換板2,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對所述溢流磚6的兩端面進行夾持固定并對所述溢流磚6進行承載和定位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所述第一底板1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與所述第二底板3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之間設有用于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上下部進行夾持固定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

由于所述可更換板2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之間,因此可以根據不同代次的溢流磚6的長度設計不同尺寸的可更換板2,從而在加工不同代次的溢流磚6時,可在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之間連接與待加工的溢流磚6的尺寸相適應的可更換板2,以滿足不同代次的溢流磚6的加工固定需求。

請參閱圖1,所述可更換板2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與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可拆卸連接:將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的連接端加工成階梯結構,所述可更換板2兩端加工成與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連接端的階梯結構相匹配階梯結構,以使得所述可更換板2與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連接時,所述可更換板2的階梯結構的階梯面與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的階梯結構的階梯面相貼合,所述可更換板2的階梯結構上開設有豎直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的階梯結構上開設有豎直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對應連通,以使得所述可更換板2能夠通過貫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連接件例如螺栓或螺絲而與所述第一底板1和所述第二底板3可拆卸連接。

需要說明是的,溢流磚6在加工之前,需要將其固定在機床臺面上,為了滿足溢流磚6在加工時的位置擺放要求,需要將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與機床臺面上的坐標軸平齊,上述溢流磚6的定位指的是使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與機床臺面上的坐標軸平行的操作。本發明實施例中溢流磚6的定位是通過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和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來完成的,而溢流磚6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上下部的夾持固定是通過側面夾持柱組件5來完成;具體地,在溢流磚6長度方向兩側分別設置有側面夾持柱組件5,利用溢流磚6長度方向兩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之間的間隙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如圖1所示,圖1中示出了溢流磚6長度方向的其中一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每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的數量為3,當然,側面夾持柱組件5的數量可以根據溢流磚6的長度具體設定,還可以為其他數量,通過兩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對溢流磚6長度方向的兩側面分別進行夾持,尤其是對溢流磚6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上下部進行夾持,由于溢流磚6在固定時,其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呈豎直平面,而下部為與豎直方向呈傾斜角度的斜面,本發明實施例在對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上部進行雙側夾持的同時,還對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的下部進行雙側夾持,這與現有技術中利用彈性支撐組件對溢流磚進行定位時,只能對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其中一側面進行單側支撐的方式相比,可以顯著提高溢流磚6夾持固定的穩定性。

所述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具體結構可以有多種,下面給出其中的一種結構,當然,所述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結構并不限于此。

請參閱圖1和圖2,所述臺階支撐柱組件4包括用于對所述溢流磚6的臺階面進行承載的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對所述溢流磚6進行定位的定位件、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所述溢流磚6的端面進行夾持固定的緊固組件。具體地,所述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與所述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結構相同,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緊固組件與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緊固組件之間的間隔形成用于將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的夾持空間。其中,所述溢流磚6的端面指的是溢流磚6的寬度方向的端面;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座固定在第一底板1上,具體地,例如可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底板1上,同樣地,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座也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二底板3上。溢流磚6的兩頭臺階面分別與底座接觸,由底座承載溢流磚6的重量,當溢流磚6置于底座上后,由定位件對溢流磚6進行定位,具體地,定位件被事先調節至與機床臺階面上的坐標軸相平行的位置,在進行溢流磚6定位時,只需要將溢流磚6的同一側面調節至與定位件相貼合的位置即可;然后通過調節緊固組件對溢流磚6的兩端進行夾持,使得溢流磚6不能夠沿著其長度方向左右移動。

請參閱圖1,在將溢流磚6進行裝卡時,一般地,是將溢流磚6從上往下吊裝至臺階支撐柱組件4上,加工完成后,需要將溢流磚6由下至上吊起,吊起過程中會存在溢流磚6兩端固定的吊繩的上移距離不均衡的情況,進而使得溢流磚6發生翻轉現象,其結果是,使得溢流磚6的下部容易與底座發生碰撞損傷;為了解決此類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中,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座采用工字型設計,具體地,該工字型底座包括水平設置的頂面板403和底面板401、以及垂直連接在頂面板403和底面板401之間的襯板402;其中,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面板401的下表面與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貼合固定,具體地,可通過貫穿第一底板1和底面板401的連接件例如螺栓與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貼合固定,而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面板401的下表面與第二底板3的上表面貼合固定,固定方式可以同第一底板1上的底面板401的固定方式相同。由于采用底座采用工字型設計方案,因此,溢流磚6的下部與底座之間的間隔變大,更具體地,溢流磚6的下部與底座襯板402之間的間隔變大,從而當溢流磚6在吊裝過程中發生傾斜翻轉時,不易發生溢流磚6與底座的碰撞問題,進而,可以更好地保護溢流磚6,提高了溢流磚6加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進一步地,為了增強所述底座的結構強度,提高其承載能力,所述襯板兩側的頂面板和底面板之間還連接有垂直于所述襯板的加強板。

定位件和緊固組件分別設于頂面板403上,以在溢流磚6置于底座上后,分別對溢流磚6進行定位和夾持固定,具體地,使溢流磚6與機床臺面上的坐標軸平行,并對溢流磚6的兩端進行夾持固定。

所述定位件的結構可以有多種,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件為定位銷406,該定位銷406垂直固定在頂面板403的上表面邊緣部位,以便于使得溢流磚6能夠可靠接觸定位銷406,從而實現精準定位,具體地,定位銷406可以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在頂面板403上,緊固組件固定在頂面板403的上表面中部,當然,所述緊固組件還可以設置在頂面板403的其他位置,只要兩側緊固組件之間的距離大于溢流磚6的最大長度,并具有合適的調節空間即可。

所述緊固組件的結構可以有多種,下面給出所述的緊固組件的其中一種結構,當然,所述緊固組件的結構并不限于此。

請參閱圖2,所述緊固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頂面板403上表面中部的定位板405以及安裝在所述定位板405上并能夠相對所述溢流磚6的端面移動以對所述溢流磚6的端面進行夾持固定的移動件404。具體地,所述定位板405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頂面板403上,更具體地,在定位板405和頂面板403的對應位置開設相互連通的通孔,通過貫穿通孔的螺栓和擰緊在螺栓上的螺母將定位板405固定在頂面板403上,當然,定位板405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與頂面板403固定,定位板405用于安裝移動件404,該移動件404能夠相對溢流磚6的寬度方向的端面移動,從而在溢流磚6由上往下吊裝時,該移動件404可以被調節至遠離溢流磚6的位置,以為溢流磚6的下行動作提供足夠的下落空間,而在溢流磚6吊裝到位并有效定位后,該移動件404可以被調節至與溢流磚6的寬度方向的端面相貼合的位置,進而通過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移動件404和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的移動件404實現從溢流磚6的左右兩端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

請參閱圖1、圖2和圖4,所述移動件404的結構可以有多種,例如所述移動件404可以為帶端頭的電動伸縮桿,或者可以為帶端頭9的螺桿7,當所述移動件404采用帶端頭9的螺桿7時,所述移動件404通過如下方式安裝在所述定位板405上,具體地,請參閱圖2,所述定位板405上開設有螺孔,該螺孔的軸線與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螺桿7貫穿所述螺孔而安裝在所述定位板405上,請參閱圖1和圖4,所述螺桿7的朝向所述溢流磚6的一端旋裝有端頭9,該端頭9的朝向溢流磚6的一面為與溢流磚6的端面相匹配的平面,從而可以與溢流磚6的端面相貼合以實現對溢流磚6的更好地夾持固定的效果。

為了防止端頭9與溢流磚6表面硬接觸造成溢流磚6外表面損傷,影響溢流磚6的表面質量,所述端頭9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例如,聚酰胺(PA)、聚氨酯(PU)等制作。

進一步,在旋轉螺桿7而使得端頭9與溢流磚6的端面相貼合后,需要適當地繼續旋轉螺桿7,以提供給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的預緊力,此時,由于端頭9也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旋入在螺桿端部,在端頭9與溢流磚6的端面相貼合時繼續旋轉螺桿7容易導致螺桿7伸出至端頭9外部,從而使得螺桿7直接與溢流磚6表面硬接觸或者螺桿7的端部不夠平整進而使得螺桿7與溢流磚6接觸時損傷溢流磚6,為此,本實施例在端頭9與定位板405之間的螺桿部分安裝有用于對端頭9的旋入量進行限制的螺母8,即螺母8安裝的位置使得端頭9始終不能旋入至螺桿7伸出端頭9的位置,進而對溢流磚6進行有效保護,防止溢流磚6磕碰損傷。

請參閱圖3,所述側面夾持柱組件5包括水平板505和固定在所述水平板505上的豎直板501,所述豎直板501上安裝有能夠相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移動以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下部分別進行夾持固定的上側面夾持件503和下側面夾持件502。具體地,由于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的上部和下部的形狀不同,上部為豎直方向上的平面,而下部為與豎直方向呈傾斜角度的斜面,通過上側面夾持件503和下側面夾持件502分別對上部兩側和下部兩側進行夾持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的穩定性,進而防止溢流磚6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蠕變。

所述上側面夾持件503的結構可以有多種,請參閱圖3和圖4,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側面夾持件503的結構與臺階支撐柱組件4中的移動件404的結構相同,包括垂直于所述豎直板501的第一螺桿7和旋入在所述第一螺桿7端部的用于同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相貼合以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進行夾持固定的第一端頭9,所述豎直板501上開設有第一螺孔7,所述第一螺桿7貫穿所述第一螺孔而安裝在所述豎直板501上。具體地,由于所述溢流磚6在加工固定位置時,其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為豎直方向的平面,因此,所述上側面夾持件503中的第一端頭9的朝向所述溢流磚6的端面為與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形狀相匹配的豎直平面,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頭9能夠與所述溢流磚6緊密貼合從而加強對所述溢流磚6進行夾持的可靠性。

為了防止上側面夾持件503中的第一端頭與溢流磚6表面硬接觸造成溢流磚6外表面損傷,影響溢流磚6的表面質量,所述上側面夾持件503中的第一端頭9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例如,聚酰胺(PA)、聚氨酯(PU)等制作。

同樣地,為了防止所述上側面夾持件503中的第一端頭9旋入在所述第一螺桿7內的旋入量過大,而導致所述第一螺桿7伸出至所述第一端頭9外部,使得所述第一螺桿7直接與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硬接觸造成溢流磚表面損傷,或者所述第一螺桿7的端部不夠平整進而使得第一螺桿與溢流磚6接觸時損傷溢流磚6,本實施例在第一端頭9與豎直板501之間的第一螺桿部分還安裝有用于對所述第一端頭9的旋入量進行限制的第一螺母8,以對溢流磚6進行有效保護,防止溢流磚6磕碰損傷。

請參閱圖3,在一優選實施例中,為了加強所述側面夾持柱組件5的自身強度,以提高所述側面夾持柱組件5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的可靠性,所述水平板505和所述豎直板501之間還安裝有垂直于所述水平板505和所述豎直板501的三角形加強板504;具體地,三角形加強版可以為直角三角形加強板,該直角三角形加強板的豎直面與豎直板501貼合固定,而水平面與水平板505貼合固定,通過三角形加強板504的支撐作用,可以有效加強豎直板501的受力穩定性。

一般地,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為與豎直方向呈傾斜角度的傾斜面,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下側面夾持件502用于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進行夾持固定,進而可以有效提高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的穩定性,防止加工過程中,溢流磚6發生蠕變。

請參閱圖5,具體地,所述下側面夾持件502包括垂直于所述豎直板501的第二螺桿10和旋入在所述第二螺桿10端部的用于同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相貼合以對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進行夾持固定的斜面端頭12,所述豎直板501上開設有第二螺孔,所述三角形加強板504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螺孔相連通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螺桿10貫穿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三螺孔而安裝在所述豎直板501和所述三角形加強板504上。其中,所述斜面端頭12指的所述斜面端頭12的朝向所述溢流磚6的一側的端面為與豎直方向呈傾斜角度的斜面,該斜面與豎直方向的傾斜角度與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與豎直方向的傾斜角度相同,從而,所述斜面端頭12在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時,其斜面可以與所述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下部緊密貼合,通過溢流磚6長度方向兩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中的斜面端頭12的共同作用,可以對溢流磚6的兩側進行有效的夾持和托舉,進而防止溢流磚6在加工過程中產生蠕變。下側面夾持件502的托舉作用決定了下側面夾持件502需要承載更大的重量,因此,為了提高下側面夾持件502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下側面夾持件502的螺桿貫穿三角形加強板504和豎直板501而安裝,從而其安裝結構更加穩固。

為了防止斜面端頭12與溢流磚6表面硬接觸造成溢流磚6外表面損傷,影響溢流磚6的表面質量,所述斜面端頭12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例如,聚酰胺(PA)、聚氨酯(PU)等制作。

同樣地,為了防止所述斜面端頭12的旋入量過大造成第二螺桿10伸出至斜面端頭12外部而直接與溢流磚6表面硬接觸,造成溢流磚6表面損傷,所述斜面端頭12與所述豎直板501之間的第二螺桿10部分還安裝有用于對所述斜面端頭12的旋入量進行限制的第二螺母11。通過所述第二螺母11的限位作用,能夠對所述溢流磚6進行有效保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溢流磚加工夾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步驟1:溢流磚加工夾具的組裝;

根據待加工的溢流磚6的尺寸規格選擇對應尺寸的可更換板2,該可更換板2上事先已經安裝有側面夾持柱組件5,將可更換板2通過螺栓緊固在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上從而完成溢流磚加工夾具的組裝,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上事先已經安裝有臺階支撐柱組件4和側面夾持柱組件5。

步驟2:溢流磚加工夾具的定位;

將組裝好的溢流磚加工夾具吊裝到機床臺面上,使用杠桿百分表將第一底板1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定位銷406和第二底板3上的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定位銷406找準在同一直線上,即,使得連接上述兩個定位銷406的直線與機床臺面上的坐標軸平行,具體地,機床為三維坐標系,包括機床臺面的X軸和垂直于X軸的Y軸,以及垂直于X軸、Y軸的Z軸,連接上述兩個定位銷406的直線可以與機床坐標系的Y軸平行。

步驟3:溢流磚6的定位;

用吊裝設備將溢流磚6由上至下吊裝至兩端臺階支撐柱組件4之間,使得溢流磚6的兩頭臺階面分別與兩端臺階支撐柱組件4的底座上表面接觸,從而通過兩端臺階支撐柱組件4承載溢流磚6的重量;此時,溢流磚6位于連接兩端定位銷406的直線的一側,通過旋轉兩端定位銷406相對一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的上側面夾持柱組件5中的第一螺桿7,使得第一螺桿7端部的端頭9推動溢流磚6移動至定位銷406的位置,即,使溢流磚6長度方向的側面與定位銷406貼合,從而完成溢流磚6的定位;

步驟4:溢流磚的夾持固定;

旋動兩端臺階支撐柱組件4中的螺桿7以及上述連接兩端定位銷406的直線另一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中的第一螺桿7,以從溢流磚6的兩側上部和溢流磚6的兩端對溢流磚6進行夾持固定,具體地,臺階支撐柱組件4中的螺桿7的端頭9與溢流磚6的端面貼合,而側面夾持柱組件5中的第一螺桿7的端頭9與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側面上部貼合;

步驟5:溢流磚6的夾持托舉;

旋動溢流磚6長度方向兩側的側面夾持柱組件5中的第二螺桿10,使得第二螺桿10的斜面端頭12與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下部相貼合,從而實現對溢流磚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下部進行托舉和夾持,以防止在加工過程中,溢流磚6發生蠕變。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乌审旗| 资阳市| 陵水| 新宁县| 普兰店市| 栾城县| 林周县| 邓州市| 辽中县| 荔波县| 尼木县| 龙江县| 兴义市| 北辰区| 遂平县| 宽城| 井陉县| 岱山县| 宝鸡市| 海伦市| 威信县| 介休市| 会昌县| 金堂县| 馆陶县| 定远县| 新兴县| 民丰县| 临汾市| 红安县| 筠连县| 喀什市| 乌什县| 台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庆阳市| 湾仔区| 镇赉县| 靖宇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