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型鑄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型低壓鑄造模具側模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在金屬型鑄造中,涂料可起到保護金屬模具避免受到高溫金屬液直接沖刷、提高鑄件表面光潔度、減少金屬液散熱、蓄氣排氣等作用,同時可通過調整涂料種類和厚度等措施創造順序凝固條件實現澆冒口對鑄件的有效補縮。在澆注過程中涂層易磨損甚至脫落,如未及時補涂將造成鑄件局部皺皮、氣窩、澆不足等缺陷及影響模具使用壽命。
我公司緩速器殼體鑄件在澆注過程中,因受產品結構影響,側模局部區域補涂困難,鑄件該區域易產生表面缺陷,原補涂方式有以下兩種:
1)直接補涂,涂層厚薄不均勻,過厚的涂層更易脫落;
2)將側模吊起后補涂,但補涂準備時間較長,補涂后模具溫度下降較多需重新燙模,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型低壓鑄造模具側模翻轉機構,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通過本發明的翻轉機構可以實現操作安全、補涂有效、用時較短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屬型低壓鑄造模具側模翻轉機構,包括設置在模具的底模上的翻轉擋板,以及設置在模具的側模上的與翻轉擋板配合的翻轉擋銷。
進一步地,翻轉擋板固定在底模的側壁上,且翻轉擋板上部突出底模的上表面。
進一步地,翻轉擋板垂直于底模的側壁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翻轉擋板為兩個,且兩個翻轉擋板對稱固定在底模的側壁上。
進一步地,翻轉擋銷為兩個,且兩個翻轉擋銷對稱設置在側模的兩側。
進一步地,當側模打開時,側模能夠通過翻轉擋銷卡在翻轉擋板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在使用時,首先將側模完全打開,當側模完全打開時翻轉擋銷接觸到翻轉擋板,側模下部固定,然后手動將翻轉工具插入側模連接槽中將側模翻轉至適當的角度,接著固定側模,對模具不易補涂的部位進行補涂,補涂完成后將側模復位,通過本發明的翻轉機構可以實現操作安全、補涂有效、用時較短的目的。
進一步地,翻轉擋板上部突出底模的上表面,使側模完全打開時翻轉擋銷能夠更方便的接觸到翻轉擋板。
進一步地,翻轉擋板和翻轉擋銷均設置兩個,二者進行配合時更加穩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整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其中,1、翻轉擋板;2、翻轉擋銷;3、底模;4、側模;5、側模連接板;6、低壓機側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一種金屬型低壓鑄造模具側模翻轉機構,包括對稱設置在模具的底模3側壁上的兩個翻轉擋板1,且翻轉擋板1垂直于底模3的側壁設置,翻轉擋板1上部突出底模3的上表面,還包括對稱設置在模具的側模4上的兩個與翻轉擋板1配合的翻轉擋銷2,當側模4打開時,側模4能夠通過翻轉擋銷2卡在翻轉擋板1處。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過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3,使用時,首先將側模4完全打開(耐磨件已避開壓板),取出側模連接板5,使其與低壓機側模板6分離;當側模4完全打開時翻轉擋銷2接觸到翻轉擋板1,側模4下部固定,然后手動將翻轉工具插入側模連接槽中將側模4翻轉至適當的角度,接著固定側模4,對模具不易補涂的部位進行補涂,補涂完成后將側模4復位并安裝側模連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