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除油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
背景技術: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現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到71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和釔共17種元素的氧化物。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根據稀土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不同的離子半徑可產生不同性質的特征。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稀土是制造被稱為“靈巧炸彈”的精密制導武器、雷達和夜視鏡等各種武器裝備不可缺少的元素。因其天然豐度小,又以氧化物或含氧酸鹽礦物共生形式存在,故叫“稀土”。
現有的用于稀土料液的除油裝置,通常采用傳統的固定結構,導致吸油部件難以更換維護,同一吸油部件長時間工作,致使除油效果差,只有停工后才能對吸油部件進行更換,打斷了除油工作的連續性,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的用于稀土料液的除油裝置,通常采用傳統的固定結構,導致吸油部件難以更換維護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包括有除油筒、移動裝置、吸油裝置、底座、支架ⅰ、出料液管、閥門和支腿;除油筒的頂部為敞口式設置,在除油筒的右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在移動裝置上設置有吸油裝置,吸油裝置設置在除油筒的上方,吸油裝置與除油筒相對應,吸油裝置與除油筒設置為活動連接,底座設置在除油筒的右下方,底座的頂部與支架ⅰ的下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支架ⅰ設置在除油筒的右側,除油筒底部的中部焊接有出料液管,出料液管上安裝有閥門,在出料液管的兩側左右對稱式設置有支腿,支腿的上端與除油筒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優選地,移動裝置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上下氣缸ⅰ、倒凹形連接架ⅰ、主動輥、循環皮帶、從動輥和電機;長行程氣缸ⅰ的底部與支架ⅰ的上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ⅰ伸縮桿的左端與上下氣缸ⅰ的右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ⅰ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ⅰ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主動輥、循環皮帶和從動輥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ⅰ內,主動輥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的上部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主動輥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從動輥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的下端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從動輥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在循環皮帶的外側均勻式設置有若干個吸油裝置,電機與倒凹形連接架ⅰ的右外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的右側架開有左右貫穿的孔,電機的輸出軸穿過倒凹形連接架ⅰ的右側架的孔伸入到倒凹形連接架ⅰ內,電機輸出軸的左端與主動輥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設置在除油筒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ⅰ與除油筒設置為活動連接。
優選地,吸油裝置包括有l形板、釘子、活動板、螺紋桿、螺母和吸油紙;l形板設置在循環皮帶的外側,l形板的側壁與循環皮帶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在l形板內設置有釘子和活動板,釘子設置在活動板與l形板之間,釘子的一端與l形板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釘子的另一端向活動板延伸,活動板開有孔,釘子與活動板的孔相對應,釘子與活動板設置為活動連接,在活動板面向l形板的側壁上焊接有螺紋桿,l形板開有孔,螺紋桿與l形板的孔相對應,螺紋桿向l形板延伸并穿過l形板的孔,螺紋桿上設置有螺母,螺母與螺紋桿設置為螺紋連接,螺母設置在l形板的外部,螺母與l形板設置為活動連接,吸油紙設置在l形板與活動板之間,吸油紙穿在釘子上,l形板、釘子和活動板均與吸油紙設置為活動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支架ⅱ、長行程氣缸ⅱ、上下氣缸ⅱ、倒凹形連接架ⅱ、倒凹形連接架ⅲ、夾子ⅰ、海綿、夾子ⅱ和濾布;支架ⅱ設置在除油筒的左側,支架ⅱ的上端與長行程氣缸ⅱ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ⅱ伸縮桿的右端與上下氣缸ⅱ的左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ⅱ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ⅱ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倒凹形連接架ⅱ的下方設置有倒凹形連接架ⅲ,倒凹形連接架ⅱ內頂部的中部與倒凹形連接架ⅲ外頂部的中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ⅱ的頂部與倒凹形連接架ⅲ的頂部設置為十字形,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均設置在除油筒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均與除油筒相對應,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均與除油筒設置為活動連接,在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內均焊接有若干個夾子ⅰ和夾子ⅱ,夾子ⅱ設置在夾子ⅰ的下方,海綿和濾布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內,海綿設置在濾布的上方,海綿被夾子ⅰ夾住,海綿與夾子ⅰ設置為活動連接,濾布被夾子ⅱ夾住,濾布與夾子ⅱ設置為活動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收料液缸、托板和萬向輪;收料液缸設置在出料液管的下方,收料液缸放置在托板上,托板底部焊接有若干個萬向輪。
優選地,長行程氣缸ⅰ和長行程氣缸ⅱ的缸徑均設置為200-700mm,長行程氣缸ⅰ和長行程氣缸ⅱ的行程均設置為4-24m,上下氣缸ⅰ和上下氣缸ⅱ的缸徑均設置為20-70mm,上下氣缸ⅰ和上下氣缸ⅱ的行程均設置為4-16m。
工作原理:因為本發明包括有除油筒、移動裝置、吸油裝置、底座、支架ⅰ、出料液管、閥門和支腿,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先將稀土料液裝入到除油筒內,然后通過移動裝置將吸油裝置移動到除油筒的正上方,然后再通過移動裝置將吸油裝置帶動到除油筒內,此時吸油裝置開始對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當對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除油完畢后,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移動裝置將吸油裝置從除油筒內帶出,然后工作人員打開閥門,通過出料液管將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排出即可。
因為移動裝置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上下氣缸ⅰ、倒凹形連接架ⅰ、主動輥、循環皮帶、從動輥和電機,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啟動長行程氣缸ⅰ進行動作,長行程氣缸ⅰ帶動上下氣缸ⅰ和倒凹形連接架ⅰ,以及吸油裝置一起進行左右運動,并將吸油裝置向左帶動到除油筒的正上方,然后工作人員啟動上下氣缸ⅰ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ⅰ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ⅰ和吸油裝置一起向下進行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ⅰ和吸油裝置通過除油筒頂部的開口帶入到除油筒內,然后工作人員啟動電機進行運轉,電機帶動主動輥進行轉動,從而帶動循環皮帶和從動輥一起進行轉動,并帶動與循環皮帶連接的吸油裝置一起進行轉動,從而對除油筒內不同高度位置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立體式除油效率高效果好。當對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除油后,工作人員可以啟動上下氣缸ⅰ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ⅰ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ⅰ和吸油裝置向上運動,并回到原來所在的位置。
因為吸油裝置包括有l形板、釘子、活動板、螺紋桿、螺母和吸油紙,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移動裝置將吸油裝置帶入到除油筒內,此時吸油紙開始對除油筒內稀土料液中的油進行吸取,當吸油紙吸油完畢后,工作人員可以旋松螺母,再將釘子從活動板的孔內退出,然后將帶油的吸油紙從釘子上取下,再將新的吸油紙穿在釘子上,這里也可以將多張吸油紙穿在釘子上,從而提高吸油量,然后工作人員旋緊螺母,將釘子插入到活動板的孔內,從而通過活動板和l形板將中間的吸油紙緊緊的夾住即可。
因為還包括有支架ⅱ、長行程氣缸ⅱ、上下氣缸ⅱ、倒凹形連接架ⅱ、倒凹形連接架ⅲ、夾子ⅰ、海綿、夾子ⅱ和濾布,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首先通過多個夾子ⅰ將海綿夾住,再通過多個夾子ⅱ將濾布夾住,由于這里采用了夾子ⅰ和夾子ⅱ,從而方便對海綿和濾布的更換清洗,有利于維修維護操作。然后工作人員啟動長行程氣缸ⅱ進行動作,長行程氣缸ⅱ帶動上下氣缸ⅱ、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一起進行左右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向右運動到除油筒的正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ⅱ與倒凹形連接架ⅲ設置為十字形,有利于海綿和濾布的固定展開,然后工作人員啟動上下氣缸ⅱ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ⅱ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向下進行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ⅱ和倒凹形連接架ⅲ運動到除油筒內,此時海綿和濾布進一步的對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除油更加徹底。
因為還包括有收料液缸、托板和萬向輪,收料液缸設置在出料液管的下方,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出料液管將除油筒內的稀土料液排出到收料液缸內,然后再通過托板和萬向輪將收料液缸及其內的稀土料液移動到需要的地方,省時省力,方便快捷。
因為長行程氣缸ⅰ和長行程氣缸ⅱ的缸徑均設置為200-700mm,長行程氣缸ⅰ和長行程氣缸ⅱ的行程均設置為4-24m,上下氣缸ⅰ和上下氣缸ⅱ的缸徑均設置為20-70mm,上下氣缸ⅰ和上下氣缸ⅱ的行程均設置為4-16m,所以運行更加平穩,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3)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通過移動裝置和吸油裝置的結合,既方便了吸油裝置中吸油部件的更換維護,又保證了除油工作的連續性,除油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有利于工作時間的節約,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易于生產制造,生產制造成本低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維護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l形板的右視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倒凹形連接架ⅱ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倒凹形連接架ⅱ的立體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收料液缸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除油筒,2-移動裝置,3-吸油裝置,4-底座,5-支架ⅰ,6-出料液管,7-閥門,8-支腿,21-長行程氣缸ⅰ,22-上下氣缸ⅰ,23-倒凹形連接架ⅰ,24-主動輥,25-循環皮帶,26-從動輥,27-電機,31-l形板,32-釘子,33-活動板,34-螺紋桿,35-螺母,36-吸油紙,41-支架ⅱ,42-長行程氣缸ⅱ,43-上下氣缸ⅱ,44-倒凹形連接架ⅱ,45-倒凹形連接架ⅲ,46-夾子ⅰ,47-海綿,48-夾子ⅱ,49-濾布,51-收料液缸,52-托板,53-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如圖1-5所示,包括有除油筒1、移動裝置2、吸油裝置3、底座4、支架ⅰ5、出料液管6、閥門7和支腿8;除油筒1的頂部為敞口式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2,在移動裝置2上設置有吸油裝置3,吸油裝置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相對應,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底座4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下方,底座4的頂部與支架ⅰ5的下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支架ⅰ5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側,除油筒1底部的中部焊接有出料液管6,出料液管6上安裝有閥門7,在出料液管6的兩側左右對稱式設置有支腿8,支腿8的上端與除油筒1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實施例2
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如圖1-5所示,包括有除油筒1、移動裝置2、吸油裝置3、底座4、支架ⅰ5、出料液管6、閥門7和支腿8;除油筒1的頂部為敞口式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2,在移動裝置2上設置有吸油裝置3,吸油裝置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相對應,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底座4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下方,底座4的頂部與支架ⅰ5的下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支架ⅰ5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側,除油筒1底部的中部焊接有出料液管6,出料液管6上安裝有閥門7,在出料液管6的兩側左右對稱式設置有支腿8,支腿8的上端與除油筒1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移動裝置2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21、上下氣缸ⅰ22、倒凹形連接架ⅰ23、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和電機27;長行程氣缸ⅰ21的底部與支架ⅰ5的上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ⅰ21伸縮桿的左端與上下氣缸ⅰ22的右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ⅰ22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和從動輥26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主動輥24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上部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主動輥24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下端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從動輥26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在循環皮帶25的外側均勻式設置有若干個吸油裝置3,電機27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外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開有左右貫穿的孔,電機27的輸出軸穿過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的孔伸入到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電機27輸出軸的左端與主動輥24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ⅰ2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
實施例3
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如圖1-5所示,包括有除油筒1、移動裝置2、吸油裝置3、底座4、支架ⅰ5、出料液管6、閥門7和支腿8;除油筒1的頂部為敞口式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2,在移動裝置2上設置有吸油裝置3,吸油裝置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相對應,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底座4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下方,底座4的頂部與支架ⅰ5的下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支架ⅰ5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側,除油筒1底部的中部焊接有出料液管6,出料液管6上安裝有閥門7,在出料液管6的兩側左右對稱式設置有支腿8,支腿8的上端與除油筒1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移動裝置2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21、上下氣缸ⅰ22、倒凹形連接架ⅰ23、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和電機27;長行程氣缸ⅰ21的底部與支架ⅰ5的上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ⅰ21伸縮桿的左端與上下氣缸ⅰ22的右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ⅰ22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和從動輥26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主動輥24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上部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主動輥24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下端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從動輥26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在循環皮帶25的外側均勻式設置有若干個吸油裝置3,電機27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外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開有左右貫穿的孔,電機27的輸出軸穿過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的孔伸入到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電機27輸出軸的左端與主動輥24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ⅰ2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
吸油裝置3包括有l形板31、釘子32、活動板33、螺紋桿34、螺母35和吸油紙36;l形板31設置在循環皮帶25的外側,l形板31的側壁與循環皮帶25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在l形板31內設置有釘子32和活動板33,釘子32設置在活動板33與l形板31之間,釘子32的一端與l形板31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釘子32的另一端向活動板33延伸,活動板33開有孔,釘子32與活動板33的孔相對應,釘子32與活動板33設置為活動連接,在活動板33面向l形板31的側壁上焊接有螺紋桿34,l形板31開有孔,螺紋桿34與l形板31的孔相對應,螺紋桿34向l形板31延伸并穿過l形板31的孔,螺紋桿34上設置有螺母35,螺母35與螺紋桿34設置為螺紋連接,螺母35設置在l形板31的外部,螺母35與l形板31設置為活動連接,吸油紙36設置在l形板31與活動板33之間,吸油紙36穿在釘子32上,l形板31、釘子32和活動板33均與吸油紙36設置為活動連接。
實施例4
一種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型除油裝置,如圖1-5所示,包括有除油筒1、移動裝置2、吸油裝置3、底座4、支架ⅰ5、出料液管6、閥門7和支腿8;除油筒1的頂部為敞口式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2,在移動裝置2上設置有吸油裝置3,吸油裝置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相對應,吸油裝置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底座4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下方,底座4的頂部與支架ⅰ5的下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支架ⅰ5設置在除油筒1的右側,除油筒1底部的中部焊接有出料液管6,出料液管6上安裝有閥門7,在出料液管6的兩側左右對稱式設置有支腿8,支腿8的上端與除油筒1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移動裝置2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21、上下氣缸ⅰ22、倒凹形連接架ⅰ23、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和電機27;長行程氣缸ⅰ21的底部與支架ⅰ5的上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ⅰ21伸縮桿的左端與上下氣缸ⅰ22的右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ⅰ22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和從動輥26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主動輥24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上部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主動輥24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通過軸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下端設置為轉動式連接,在從動輥26上轉動式連接有循環皮帶25,在循環皮帶25的外側均勻式設置有若干個吸油裝置3,電機27與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外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開有左右貫穿的孔,電機27的輸出軸穿過倒凹形連接架ⅰ23的右側架的孔伸入到倒凹形連接架ⅰ23內,電機27輸出軸的左端與主動輥24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ⅰ23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ⅰ23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
吸油裝置3包括有l形板31、釘子32、活動板33、螺紋桿34、螺母35和吸油紙36;l形板31設置在循環皮帶25的外側,l形板31的側壁與循環皮帶25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在l形板31內設置有釘子32和活動板33,釘子32設置在活動板33與l形板31之間,釘子32的一端與l形板31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釘子32的另一端向活動板33延伸,活動板33開有孔,釘子32與活動板33的孔相對應,釘子32與活動板33設置為活動連接,在活動板33面向l形板31的側壁上焊接有螺紋桿34,l形板31開有孔,螺紋桿34與l形板31的孔相對應,螺紋桿34向l形板31延伸并穿過l形板31的孔,螺紋桿34上設置有螺母35,螺母35與螺紋桿34設置為螺紋連接,螺母35設置在l形板31的外部,螺母35與l形板31設置為活動連接,吸油紙36設置在l形板31與活動板33之間,吸油紙36穿在釘子32上,l形板31、釘子32和活動板33均與吸油紙36設置為活動連接。
還包括有支架ⅱ41、長行程氣缸ⅱ42、上下氣缸ⅱ43、倒凹形連接架ⅱ44、倒凹形連接架ⅲ45、夾子ⅰ46、海綿47、夾子ⅱ48和濾布49;支架ⅱ41設置在除油筒1的左側,支架ⅱ41的上端與長行程氣缸ⅱ42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長行程氣缸ⅱ42伸縮桿的右端與上下氣缸ⅱ43的左側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上下氣缸ⅱ43伸縮桿的下端與倒凹形連接架ⅱ44的頂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倒凹形連接架ⅱ44的下方設置有倒凹形連接架ⅲ45,倒凹形連接架ⅱ44內頂部的中部與倒凹形連接架ⅲ45外頂部的中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倒凹形連接架ⅱ44的頂部與倒凹形連接架ⅲ45的頂部設置為十字形,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均設置在除油筒1的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均與除油筒1相對應,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均與除油筒1設置為活動連接,在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內均焊接有若干個夾子ⅰ46和夾子ⅱ48,夾子ⅱ48設置在夾子ⅰ46的下方,海綿47和濾布49均設置在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內,海綿47設置在濾布49的上方,海綿47被夾子ⅰ46夾住,海綿47與夾子ⅰ46設置為活動連接,濾布49被夾子ⅱ48夾住,濾布49與夾子ⅱ48設置為活動連接。
還包括有收料液缸51、托板52和萬向輪53;收料液缸51設置在出料液管6的下方,收料液缸51放置在托板52上,托板52底部焊接有若干個萬向輪53。
長行程氣缸ⅰ21和長行程氣缸ⅱ42的缸徑均設置為200-700mm,長行程氣缸ⅰ21和長行程氣缸ⅱ42的行程均設置為4-24m,上下氣缸ⅰ22和上下氣缸ⅱ43的缸徑均設置為20-70mm,上下氣缸ⅰ22和上下氣缸ⅱ43的行程均設置為4-16m。
工作原理:因為本發明包括有除油筒1、移動裝置2、吸油裝置3、底座4、支架ⅰ5、出料液管6、閥門7和支腿8,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先將稀土料液裝入到除油筒1內,然后通過移動裝置2將吸油裝置3移動到除油筒1的正上方,然后再通過移動裝置2將吸油裝置3帶動到除油筒1內,此時吸油裝置3開始對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當對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除油完畢后,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移動裝置2將吸油裝置3從除油筒1內帶出,然后工作人員打開閥門7,通過出料液管6將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排出即可。
因為移動裝置2包括有長行程氣缸ⅰ21、上下氣缸ⅰ22、倒凹形連接架ⅰ23、主動輥24、循環皮帶25、從動輥26和電機27,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啟動長行程氣缸ⅰ21進行動作,長行程氣缸ⅰ21帶動上下氣缸ⅰ22和倒凹形連接架ⅰ23,以及吸油裝置3一起進行左右運動,并將吸油裝置3向左帶動到除油筒1的正上方,然后工作人員啟動上下氣缸ⅰ22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ⅰ22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ⅰ23和吸油裝置3一起向下進行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ⅰ23和吸油裝置3通過除油筒1頂部的開口帶入到除油筒1內,然后工作人員啟動電機27進行運轉,電機27帶動主動輥24進行轉動,從而帶動循環皮帶25和從動輥26一起進行轉動,并帶動與循環皮帶25連接的吸油裝置3一起進行轉動,從而對除油筒1內不同高度位置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立體式除油效率高效果好。當對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除油后,工作人員可以啟動上下氣缸ⅰ22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ⅰ22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ⅰ23和吸油裝置3向上運動,并回到原來所在的位置。
因為吸油裝置3包括有l形板31、釘子32、活動板33、螺紋桿34、螺母35和吸油紙36,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移動裝置2將吸油裝置3帶入到除油筒1內,此時吸油紙36開始對除油筒1內稀土料液中的油進行吸取,當吸油紙36吸油完畢后,工作人員可以旋松螺母35,再將釘子32從活動板33的孔內退出,然后將帶油的吸油紙36從釘子32上取下,再將新的吸油紙36穿在釘子32上,這里也可以將多張吸油紙36穿在釘子32上,從而提高吸油量,然后工作人員旋緊螺母35,將釘子32插入到活動板33的孔內,從而通過活動板33和l形板31將中間的吸油紙36緊緊的夾住即可。
因為還包括有支架ⅱ41、長行程氣缸ⅱ42、上下氣缸ⅱ43、倒凹形連接架ⅱ44、倒凹形連接架ⅲ45、夾子ⅰ46、海綿47、夾子ⅱ48和濾布49,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首先通過多個夾子ⅰ46將海綿47夾住,再通過多個夾子ⅱ48將濾布49夾住,由于這里采用了夾子ⅰ46和夾子ⅱ48,從而方便對海綿47和濾布49的更換清洗,有利于維修維護操作。然后工作人員啟動長行程氣缸ⅱ42進行動作,長行程氣缸ⅱ42帶動上下氣缸ⅱ43、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一起進行左右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向右運動到除油筒1的正上方,倒凹形連接架ⅱ44與倒凹形連接架ⅲ45設置為十字形,有利于海綿47和濾布49的固定展開,然后工作人員啟動上下氣缸ⅱ43進行動作,上下氣缸ⅱ43帶動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向下進行運動,并將倒凹形連接架ⅱ44和倒凹形連接架ⅲ45運動到除油筒1內,此時海綿47和濾布49進一步的對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進行除油,除油更加徹底。
因為還包括有收料液缸51、托板52和萬向輪53,收料液缸51設置在出料液管6的下方,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出料液管6將除油筒1內的稀土料液排出到收料液缸51內,然后再通過托板52和萬向輪53將收料液缸51及其內的稀土料液移動到需要的地方,省時省力,方便快捷。
因為長行程氣缸ⅰ21和長行程氣缸ⅱ42的缸徑均設置為200-700mm,長行程氣缸ⅰ21和長行程氣缸ⅱ42的行程均設置為4-24m,上下氣缸ⅰ22和上下氣缸ⅱ43的缸徑均設置為20-70mm,上下氣缸ⅰ22和上下氣缸ⅱ43的行程均設置為4-16m,所以運行更加平穩,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