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地說是一種下加壓法輪轂擠壓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擠壓鑄造也叫液態模鍛,是介于低壓鑄造工藝和鍛造工藝之間的一種輕合金輪轂成型工藝技術,它是通過將熔煉后融熔的液態金屬擠壓入熱態模具中,液體金屬在模具的外界的壓力作用下將從液態流變沖型到結晶凝固變成固態毛坯的一種金屬成形方法。它有鍛造工藝的產品性能好、組織致密度高優點,兼有鑄造工藝的工藝簡單、容易成型特點。該工藝對模具的要求較高,目前尚沒有模具可用于工業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改進的輪轂擠壓鑄造成形模具,包括彈簧,螺栓,上大板,頂桿固定板,導柱,上連接板,斜導柱,上模固定板,連接螺桿,大頂料桿,上模芯,邊模,固定板,液壓缸組件,邊模導軌,壓板,底板,澆口套,下液態壓頭,沖壓導套,下模,鎖模塊,小頂桿,小導柱,導套,卸料板。
彈簧置于導柱中,頂桿固定板將大頂料桿和小頂桿固定于卸料板上,上模芯通過連接螺桿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中,鎖模塊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斜導柱固定在上連接板和上模固定板-的空腔中,斜導柱、液壓缸組件實現邊模合模和分模,固定板固定液壓缸組件,輔助邊模合模和分模,邊模導軌與壓板連接,壓板與下模、底板連接,沖壓導套-與底板連接,起對液態壓頭導向作用。
本發明利用斜導柱和鎖模塊、液壓缸系統多項合力作用下將邊模合模和鎖緊,彈簧、卸料板、大頂料桿、小頂桿組成的卸料頂出機構,解決了毛坯無法脫模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改進的輪轂擠壓鑄造成形模具示意圖。
圖中:1-彈簧,2-螺栓,3-上大板,4-頂桿固定板,5-導柱,6-上連接板,7-斜導柱,7-1-上模固定板,8-連接螺桿,9-大頂料桿,10-上模芯,11-毛坯,12-邊模,13-固定板,14-液壓缸系統,15-邊模導軌,16-壓板,17-底板,18-澆口套,18-1-液態鎂合金,19-下液態壓頭,19-1-沖壓導套,20-下模,20-1-鎖模塊,21-小頂桿,22-小導柱,22-1-導套,23-卸料板,24-毛坯托盤。
具體實施方式
改進的輪轂擠壓鑄造成形模具,包括彈簧1,螺栓2,上大板3,頂桿固定板4,導柱5,上連接板6,斜導柱7,上模固定板7-1,連接螺桿8,大頂料桿9,上模芯10,毛坯11,邊模12,固定板13,液壓缸組件14,邊模導軌15,壓板16,底板17,澆口套18,下液態壓頭19,沖壓導套19-1,下模20,鎖模塊20-1,小頂桿21,小導柱22,導套22-1,卸料板23。
彈簧1置于導柱5中,頂桿固定板4將大頂料桿9和小頂桿21固定于卸料板23上,上模芯10通過連接螺桿8固定在上模固定板7-1中,鎖模塊20-1固定在上模固定板7-1上,斜導柱7固定在上連接板6和上模固定板7-1的空腔中,斜導柱7、液壓缸組件14實現邊模12合模和分模,固定板13固定液壓缸組件14,輔助邊模12合模和分模,邊模導軌15與壓板16連接,壓板16與下模20、底板17連接,沖壓導套19-1與底板17連接,起對液態壓頭19導向作用。
工作時,模具工作前預熱溫度300℃。將機臺上的熱態模具毛坯成型表面噴涂水基潤滑劑。在壓力機滑塊帶動下,導板和頂桿固定板4帶動上模芯10下行壓實,同時利用斜導柱7和鎖模塊20-1、液壓缸系統14多項合力作用下將邊模12合模和鎖緊。熔煉后熔融的液態鎂合金在沖壓導套19-1中通過下液態壓頭19注入鎂合金輪轂擠壓鑄造模具型腔,并擠壓熔融的鎂合金液態流變沖型到結晶凝固變成固態毛坯。在壓力機滑塊帶動下導板和頂桿固定板4帶動上模芯10上行,在斜導柱7和液壓缸系統14作用下邊模12分模,并在下液態壓頭19作用下將毛坯11脫離下模20當達到毛坯脫模高度后,壓力機上頂桿作用于連接板23,其帶動大頂料桿9和小頂桿21將毛坯11頂出上模芯10落到毛坯托盤上,當壓力機上頂桿回上位時在彈簧1作用下卸料板23回位置于上大板3回上位等待下一次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