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殼間距可調型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通過拋光機構對手機殼進行打磨拋光的時候,都需要對手機殼進行限位,那么手機殼夾具必然應運而生,但是現有的手機殼夾具太過簡單,不能根據手機的尺寸進行調節夾持寬度,而且一般的手機殼夾具都是通過螺絲螺母對手機殼進行限位的,固定拆卸過程比較復雜,作業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為:提供一種可調節間距、限位夾持方便的手機殼夾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手機殼間距可調型夾具,包括底座、滑槽板、兩個支撐板、限位機構、調距機構;所述的滑槽板的上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滑槽;所述的兩個支撐板分別垂直安裝在滑槽板的滑槽內;所述的兩個支撐板平行設置,兩個支撐板之間設有調節間距;所述的每個支撐板的上端安裝限位機構;所述的兩個支撐板之間的調節間距內設有調距機構;所述的調距機構包括調距螺桿、調距螺筒;所述的調距螺筒內設有和調距螺桿匹配的內螺紋;所述的調距螺桿一端轉動連接在一個支撐板的內側上,所述的調距螺筒一端轉動連接在另一個支撐板的內側上,所述的調距螺桿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插入在調距螺筒的另一端內部。
進一步,所述的限位機構包括限位螺桿和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固定在限位螺桿的上端;所述的支撐板從其上端面向下延伸有一個限位螺紋槽;所述的限位螺桿螺紋連接在限位螺紋槽內。
進一步,所述的限位塊的下端面上設有接觸彈性層。
進一步,所述的接觸彈性層由橡膠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距螺桿和調距螺筒的相互轉動,從而帶動兩個支撐板在滑槽板的滑槽內進行移動,從而調節兩個支撐板之間的調節間距的大小,從而可以適配不同的手機殼的大小,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適用性廣泛。
2.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螺桿的轉動,從而帶動限位塊上下移動,從而可以通過限位塊對手機殼兩側進行限位,使用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
技術實現要素: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手機殼間距可調型夾具,包括底座1、滑槽板2、兩個支撐板3、限位機構5、調距機構4。滑槽板2的上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滑槽21。兩個支撐板3分別垂直安裝在滑槽板2的滑槽內。兩個支撐板3平行設置,兩個支撐板3之間設有調節間距。每個支撐板3的上端安裝限位機構5。兩個支撐板3之間的調節間距內設有調距機構4。調距機構4包括調距螺桿42、調距螺筒41。調距螺筒41內設有和調距螺桿42匹配的內螺紋411。調距螺桿42一端轉動連接在一個支撐板3的內側上,調距螺筒41一端轉動連接在另一個支撐板3的內側上,調距螺桿42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插入在調距螺筒41的另一端內部。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調距螺桿42和調距螺筒41的相互轉動,從而帶動兩個支撐板3在滑槽板2的滑槽21內進行移動,從而調節兩個支撐板3之間的調節間距的大小,從而可以適配不同的手機殼的大小,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適用性廣泛
進一步優選,為了便于對手機殼進行限位,限位機構5包括限位螺桿51和限位塊52。限位塊52固定在限位螺桿51的上端。支撐板3從其上端面向下延伸有一個限位螺紋槽31。限位螺桿51螺紋連接在限位螺紋槽31內。進一步優選,為了防止對手機殼造成摩擦和損壞,所述的限位塊52的下端面上設有接觸彈性層53。進一步優選,所述的接觸彈性層53由橡膠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螺桿51的轉動,從而帶動限位塊52上下移動,從而可以通過限位塊52對手機殼兩側進行限位,使用方便靈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