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低壓鑄造,尤其涉及一種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
背景技術:
1、目前絕大部分低壓機對上模冷卻的廢水處理,是通過置對應冷卻路數軟管和硬管將冷卻中產生的廢水排出。排廢水的硬管需要低壓機在滿足其他硬管排布的基礎上騰出足夠的空間,相應的低壓機上放置其他軟管的鋼制拖鏈也需要有足夠空間放置廢水軟管。
2、但是廢氣排放的管路會擠占其他管路安放空間,對于冷卻路數多的低壓機,會面臨低壓機沒有足夠空間布置管路的問題。對于放置軟管的鋼制拖鏈及其相應的固定支架,則會需要更加大的設備尺寸,導致難以控制整體機型的大小。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將上模冷卻中產生的廢水進行集中處理,用一根管排走。避免了布置多根細的廢水管路,從而節省布局空間。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包括:低壓機本體1、回水箱2、第一排氣集水桶3、第二排氣集水桶4、回水轉接塊5、上下回水移動管6、第一上?;厮?、第二上?;厮?、回水管支架。
3、回水箱2安裝在低壓機本體1的上模具上方,回水箱2上端設有排氣口,第一排氣集水桶3和第二排氣集水桶4通過排氣管路連接在排氣口上,防止在排水過程中,流動的氣體帶動廢水溢出?;厮?側面設有排水口,排水口與引流過渡的回水轉接塊5連通,回水轉接塊與回水管連通;回水管包括第一上?;厮?、第二上?;厮?、上下回水移動管6,第一上模回水管7、第二上模回水管8、上下回水移動管6嵌套式安裝,當低壓鑄造機處于開模狀態下,第二上?;厮?、上下回水移動管6均處于露出狀態;當低壓鑄造機處于合模狀態下,第一上模回水管7、第二上模回水管8、上下回水移動管6嵌套在一起;回水管支架包括第一回水管支架9、第二回水管支架10,第一回水管支架9用于調節回水轉接塊5的位置,第二回水管支架10用于調節第二上?;厮?的位置。
4、進一步的,回水箱2上端的排氣口豎直向上開口,并通過豎直向上的排氣管連通第一排氣集水桶3、第二排氣集水桶4。
5、進一步的,第一排氣集水桶3包括處于排氣管路底部和上部的兩個集水桶,第二排氣集水桶4連桶于排氣管路頂端。
6、進一步的,回水箱2上端的排氣口靠近回水箱2上設置排水口的一端布置。
7、進一步的,多個回水箱2可通過管路相連接,管路連通至回水轉接塊5。
8、進一步的,回水轉接塊5側面的進水口與回水箱2連通;回水轉接塊5底面的出水口與回水管的上下回水移動管6連通。
9、進一步的,為防止廢水從連接處溢出,第一上模回水管7、第二上?;厮?、上下回水移動管6的連接處設置回水壓蓋11和回水緩沖墊片12。
10、進一步的,為方便回水組件的整體安裝,第一回水管支架9能夠對回水轉接塊5進行上下調節,第二回水管支架10能夠對第二上?;厮?進行左右調節。
11、進一步的,為方便回水組件的整體安裝,第一回水管支架9能夠對回水轉接塊5進行左右調節,第二回水管支架10能夠對第二上?;厮?進行上下調節。
1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回水箱上方的第一排氣集水桶、第二排氣集水桶,防止在排水過程中,流動的氣體帶動廢水溢出。2、回水管采用第一上?;厮?、第二上?;厮芘c上下回水移動管嵌套式安裝,使回水管可隨上模板上下移動,在連接處使用回水壓蓋和回水緩沖墊片使其緊密配合,防止廢水從連接處溢出。3、回水管支架可對第二上模回水管、回水轉接塊進行調節,以此方便回水組件的整體安裝。
1.一種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壓機本體(1)、回水箱(2)、第一排氣集水桶(3)、第二排氣集水桶(4)、回水轉接塊(5)、上下回水移動管(6)、第一上模回水管(7)、第二上?;厮埽?)、回水管支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1、2、3、5、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1、2、3、5、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采用上模集中回水裝置的低壓鑄造機,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