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食用菌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
背景技術:
1、食用菌作為一類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蛋白質、多肽、三萜類化合物等)的食材,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提取食用菌組織液能夠將這些生物活性成分有效地分離出來,為后續的科研、產品開發以及臨床應用提供基礎。
2、然而目前在進行食用菌組織液的提取時,工作人員需要先將破碎后的食用菌粉末與水按比例混合,混合后加入酶制劑進行酶解處理,使食用菌中的高分子化合物降解為小分子物質,最后經離心、過濾得到食用菌組織液。在提取的過程中需要人工操作多次更換設備,提取操作的效率低下,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并且在多次更換設備的過程中還容易造成食用菌組織液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能夠進行食用菌的混合酶解后繼續進行離心過濾,無需多次更換設備,實現快速獲取食用菌組織液,同時整個提取操作過程均在封閉的裝置中完成,減少了食用菌組織液與外界的接觸,防止過程中食用菌組織液受到污染。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頂部連接有箱蓋,箱蓋上設置有與箱體內部連通的混合筒,混合筒頂部連接有筒蓋,混合筒底部設置有閥門;所述箱體內還安裝有過濾內膽,過濾內膽下的箱體內底壁還向外連通有出液管;箱體底部轉動安裝在底座上,底座內設置旋轉驅動機構與箱體連接。
4、所述箱體頂部螺紋連接箱蓋,混合筒頂部螺紋連接筒蓋。
5、所述閥門包括封閉混合筒底部的圓盤,圓盤邊沿包覆有橡膠圈,圓盤的下表面固定有連接軸,連接軸一端與混合筒內壁轉動連接,另一端貫穿混合筒并連接控制柄。
6、所述過濾內膽上部設置卡塊與箱體上部開設的卡槽相連接,且過濾內膽底部設置為錐形。
7、所述箱體內部在過濾內膽下還設置有細濾板。
8、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伸縮連桿與驅動電機,伸縮連桿頭端與箱體底部的連接柱鉸連接,伸縮連桿末端與驅動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驅動電機通過與底座內壁連接的電機架固定在底座一側。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頂部設置的混合筒內加入食用菌粉末與水,再啟動旋轉驅動機構驅動箱體整體轉動,混合筒在旋轉下快速混合食用菌粉末與水,充分混合后,關閉旋轉驅動機構,再在混合筒中加入酶制劑進行酶解,待充分酶解后,打開混合筒底部的閥門使得酶解后的懸液進入箱體內部的過濾內膽,再打開旋轉驅動機構使得箱體高速旋轉,使懸液經過濾內膽進行離心過濾,將組織液過濾至過濾內膽下的提取腔內,最終經出液管排出收集組織液。能夠進行食用菌的混合酶解后繼續進行離心過濾,無需多次更換設備,實現快速獲取食用菌組織液,同時整個提取操作過程均在封閉的裝置中完成,減少了食用菌組織液與外界的接觸,防止過程中食用菌組織液受到污染。
1.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頂部連接有箱蓋(2),箱蓋(2)上設置有與箱體(1)內部連通的混合筒(3),混合筒(3)頂部連接有筒蓋(301),混合筒(3)底部設置有閥門(302);所述箱體(1)內部還安裝有過濾內膽(4),過濾內膽(4)下的箱體(1)內底壁還向外連通有出液管(10);箱體(1)底部轉動安裝在底座(5)上,底座(5)內設置旋轉驅動機構與箱體(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頂部螺紋連接箱蓋(2),混合筒(3)頂部螺紋連接筒蓋(3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302)包括封閉混合筒(3)底部的圓盤(3021),圓盤(3021)邊沿包覆有橡膠圈(3022),圓盤(3021)的下表面固定有連接軸(3023),連接軸(3023)一端與混合筒(3)內壁轉動連接,另一端貫穿混合筒(3)并連接控制柄(30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內膽(4)上部設置卡塊(401)與箱體(1)上部開設的卡槽(101)相連接,且過濾內膽(4)底部設置為錐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部在過濾內膽(4)下還設置有細濾板(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取食用菌組織液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伸縮連桿(9)與驅動電機(7),伸縮連桿(9)頭端與箱體(1)底部的連接柱(8)鉸連接,伸縮連桿(9)末端與驅動電機(7)輸出軸固定連接,驅動電機(7)通過與底座(5)內壁連接的電機架(701)固定在底座(5)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