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光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機化合物、空穴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年首次實現3.8%的光電轉化效率以來,鈣鈦礦材料就成了熱點的半導體材料,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高光電效率已經突破了26.1%,超過了傳統硅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水平。
2、空穴傳輸層(htm)材料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承擔著鈣鈦礦/htm界面上的空穴提取、輸運和電子阻擋等功能。但目前報道的空穴傳輸層材料存在能級失配和浸潤性不佳等問題,不適用于大面積制備,增加了器件制備的工藝成本,亟需改進。例如,[2-(9h-咔唑-9-基)乙基]膦酸是反式鈣鈦礦器件中最常見的自組裝單分子層空穴傳輸材料,但由于其與鈣鈦礦能級不匹配,開路電壓較低,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同時,由于其本身浸潤性較差,會導致鈣鈦礦成膜均勻性差,降低鈣鈦礦薄膜質量,不利于大面積生產與效率提升。
3、因此,亟需開發一種可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性能的空穴傳輸層材料。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空穴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式i-1或式i-2有機化合物作為空穴傳輸層材料,在協同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性能的同時,適合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
2、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所述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i-1或式i-2所示;
3、
4、式i-1和式i-2中,r1、r2、r3、r4、r5各自獨立選自鹵素原子、c1-c6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氧基、c1-c6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硫基、c1-c10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基、氰基和氫原子;r6為苯環或c1-c10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亞烷基;r7為-so3h、-cooh或-po(oh)2。
5、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式i-1和式i-2中,r1選自氫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氰基,r2、r3、r4、r5各自獨立選自鹵素原子和氫原子,r6為c1-c4的直鏈狀亞烷基,r7為-po(oh)2。
6、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備本發明所述的有機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1)將化合物a、化合物b和nah置于第一溶劑中反應,制得化合物c;
8、(2)對化合物c進行水解反應,制得式i-1或式i-2所示的有機化合物;
9、其中,化合物a的結構為化合物b的結構為化合物c的結構為
10、在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中,r1、r2、r3、r4、r5和r6如式i-1和式i-2中所定義;r7’為-so3r8、-coor8或-po(or8)2,其中r8為c1-c10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基。
11、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第一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氫呋喃和1,4-二氧六環中的一種或多種。
12、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摩爾比為1:1.1-1.。
13、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化合物a和nah的1:1.1-1.5。
14、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反應在保護性氣氛中進行。
15、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反應溫度為-5-5℃。
16、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水解反應包括:將化合物c和三甲基溴硅烷置于第二溶劑中進行第一階段反應,得到化合物中間體,將化合物中間體、甲醇和水混合進行第二階段反應,制得式i-1或式i-2所示有機化合物。
17、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第二溶劑為1,4-二氧六環和/或二氯甲烷。
18、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化合物c和三甲基溴硅烷的摩爾比為1:10-20。
19、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第一階段反應在保護性氣氛中進行。
20、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第一階段反應溫度為10-30℃。
21、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步驟(2)中,第二階段反應溫度為10-30℃。
22、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本發明有機化合物的空穴傳輸層。
23、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空穴傳輸層的厚度為1-3nm。
24、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備本發明所述的空穴傳輸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有機化合物和第三溶劑混合,制得空穴傳輸層前驅液;涂覆空穴傳輸層前驅液,然后退火,制得空穴傳輸層。
25、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溶劑選自甲醇、異丙醇、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氯苯中的一種或多種。
26、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空穴傳輸層前驅液中,所述有機化合物的濃度為0.1-1mg/ml。
27、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所述涂覆的方式為旋涂、刮涂或狹縫涂布。
28、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退火溫度為100-150℃。
29、在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中,退火時間為10-20min。
30、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本發明所述的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1.一種有機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如式i-1或式i-2所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選自氫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氰基,r2、r3、r4、r5各自獨立選自鹵素原子和氫原子,r6為c1-c4的直鏈狀亞烷基,r7為-po(oh)2。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征:
6.一種空穴傳輸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傳輸層包含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機化合物。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穴傳輸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傳輸層的厚度為1-3nm。
8.一種制備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穴傳輸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有機化合物和第三溶劑混合,制得空穴傳輸層前驅液;涂覆空穴傳輸層前驅液,然后退火,制得空穴傳輸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征:
10.一種包含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