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核酸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有多種核酸的微囊泡,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在修復心肌(細胞或組織)損傷(如:氧化應激)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1、心肌細胞或組織的氧化應激損傷作為心臟相關疾病中作為一種主要的損傷方式之一。比如:在心肌梗死/再灌注階段、心肌缺血過程、炎癥相關心肌損傷、阿霉素介導的心肌損傷甚至包括心臟手術過程中的體外循環階段均能產生顯著的心肌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然而,在臨床診療過程中,目前仍然沒有一種特異性高和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法及手段。
2、心肌細胞及組織出現氧化應激損傷的主要根本原因在于氧化/還原功能的失衡。氧化功能異常的主要表現在細胞質及線粒體大量的活性氧化物的生成,其中尤其以線粒體在病理過程中所導致的線粒體活性氧(mros)的激增為主要矛盾。而還原功能的異常則表現為兩大還原系統,即谷胱甘肽和硫氧還蛋白(trx)系統,共同維持線粒體內氧化/還原平衡的功能失調。其中trx具有兩種轉錄本,trx1存在于細胞質內,trx2存在于線粒體內,與trx1不同的是,由于trx2具有額外的活性半胱氨酸殘基,因而具有較trx1更顯著的抗氧化應激效應,而線粒體功能的穩定則取決于線粒體氧化/還原平衡。反之,線粒體功能障礙必然伴隨著氧化/還原失衡導致的大量線粒體內容物(即mtdamps)的釋放,最終導致細胞走向凋亡、壞死的結局,這通常被認為是心肌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主要機制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囊泡,其內載有若干種核酸組合物,具有改善受氧化應激損傷的心肌細胞和組織的作用。
2、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囊泡,其制備自脂肪組織。
3、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囊泡在制備治療心肌細胞和組織氧化應激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4、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物,以微囊泡為主要活性物質。
5、心肌細胞和組織受到氧化應激損傷后,其臨床表現包括:在細胞水平上表現為細胞凋亡、壞死、線粒體功能障礙等,在組織水平上主要表現為心肌收縮力的減退(即心臟超聲檢測下,發現心臟收縮活動及功能降低)。本發明所稱的治療心肌細胞和組織氧化應激損傷應當理解為對這些臨床表現(病癥)的改善或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即在細胞層面,改善心肌細胞凋亡、壞死;改善線粒體的能量代謝功能;在組織及體內水平上,改善心肌收縮功能)。正常的生理狀態以目前醫學所形成的閾值范圍,比如:成年人心率在每分鐘60次~100次在醫學上判斷為正常,超出該范圍的則為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
6、一種微囊泡,其包括mir-143-3p。
7、另一種微囊泡,其包括mir-143-3p和mir-191a-5p。
8、另一種微囊泡,其包括mir-143-3p和mir-191a-5p,以及mir-21-5p、mir-23a-3p、mir-199a-3p、mir-21-5p、mir-24-3p、mir-22-3p和mir-34a-5p之一種或幾種。
9、另一種微囊泡,其主要包括mir-143-3p、mir-191a-5p、mir-21-5p、mir-23a-3p、mir-199a-3p、mir-21-5p、mir-24-3p、mir-22-3p和mir-34a-5p。
10、本發明的微囊泡具有相關蛋白表型:cd63、cd81和tsg101。
11、一種制取本發明微囊泡的方法,以γ氨基丁酸受體激動劑(如:巴氯芬)與脂肪細胞(或組織)共培養,并提取(比如:超高速離心法)產生的細胞外囊泡而得。
12、另一種制取本發明微囊泡的方法,以γ氨基丁酸受體激動劑(如:巴氯芬)和γ氨基丁酸與脂肪細胞(或組織)共培養,并提取(比如:超高速離心法)產生的細胞外囊泡而得。
13、另一種制取本發明微囊泡的方法,將脂肪組織于含有巴氯芬(終濃度為1μm)的f-12培養基中在干預(溫度設定為:37℃,時間如:48h),之后吸取培養液上清,并過濾(如:0.4μm過濾網)后首次離心(如:4℃,300g,10分鐘),取首次離心所得上清液,再二次離心(如:4℃,2,000g,10分鐘),取二次離心所得上清液;又三次離心(如:4℃,10,000g,60分鐘)于轉速離心,取三次離心上清液后,進行四次離心(如:4℃,10,000g,70分鐘)后,棄去上清,將沉淀重懸(如:使用pbs溶液),最后第五次離心(如:4℃,10,000g,70分鐘)后,所得沉淀即為從脂肪組織制得的本發明微囊泡。
14、制取本發明的微囊泡,優先選擇生物的皮下脂肪組織。
15、利用transwell共培養體系,將微囊泡與心肌細胞在氧化應激模型下共培養,從而驗證本發明的微囊泡能有效改善心肌細胞氧化應激損傷,以其為活性物質(組分)制成藥物,用于改善心肌細胞和組織氧化應激損傷而呈現的病癥,比如:胸口疼痛、四肢乏力、心慌,以及胸悶和食欲下降等癥狀等。
1.一種微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mir-143-3p。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mir-191a-5p。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囊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mir-21-5p、mir-23a-3p、mir-199a-3p、mir-21-5p、mir-24-3p、mir-22-3p和mir-34a-5p之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囊泡由脂肪組織產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組織系皮下脂肪組織。
6.一種制取權利要求1所述微囊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γ氨基丁酸受體激動劑與脂肪細胞或組織共培養,并提取產生的細胞外囊泡而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γ氨基丁酸受體激動劑為巴氯芬,還加入γ氨基丁酸與脂肪細胞或組織共培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泡在制備修復心肌因氧化應激所致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泡在制備改善心肌氧化應激損傷藥物中的應用。
10.一種藥物,其特征在于以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微囊泡為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