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及其調節方法

文檔序號:3830737閱讀:9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及其調節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座椅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可以滿足不同乘客舒適感要求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及其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今,乘車的舒適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而且也成為衡量汽車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而日常乘車過程中,很多車輛的座椅都設置成固定方式而不能前后調節,還有些車輛雖可前后調節但幅度有限,影響了身材高大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并由于每個乘客身高不同影響了車內空間的利用率,導致乘客的乘車舒適感下降。目前很多關于座椅調節的技術不斷改進,但大多需要人來操作,不能實現座椅根據乘客的身體信息進行自適應調節,仍需進一步解決。
公開日為2006年8月30日、公開號為C擬811057Y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可雙向調節的汽車座椅,包括座椅滑軌和安裝在其上的座椅本體,它將座椅滑軌設計成相對于水平面呈一定夾角的安裝形式,滑軌夾角根據人體身高尺寸分布規律和汽車整體布置確定,取值在25°到35°之間,能夠通過手動調節實現汽車座椅前后、高低兩個方向的調節,但是大多需要人來操作,不能實現座椅根據乘客的身體信息進行自適應調節,仍需進一步解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車輛的座椅不能前后自適應調節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利用CAN總線、傳感器技術、座椅調節裝置、電控單元ECU等對車輛座椅間距進行自動優化調節,提高乘坐舒適性與空間利用率。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包括傳感器模塊、座椅間距調節模塊和儀表板上裝置,所述的傳感器模塊包括人體信息傳感器和信號處理電路, 所述的人體信息傳感器和信號處理電路電連接,所述的座椅間距調節模塊包括均設在座椅上的座椅滑軌調節裝置、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及座椅間距傳感器,所述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分別與座椅滑軌調節裝置、座椅間距傳感器電連接,座椅滑軌調節裝置與座椅間距傳感器電連接,所述的儀表板上裝置包括電控單元和系統開關,所述的電控單元與系統開關電連接,傳感器模塊的信號處理電路、座椅間距調節模塊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儀表板上裝置的電控單元之間通訊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人體信息傳感器包括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所述的體重傳感器設于座椅的椅面內部,所述的坐高傳感器設于座椅正上方的汽車頂棚上,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的數量均與座椅數量相同。作為優選,所述的傳感器模塊的信號處理電路、座椅間距調節模塊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儀表板上裝置的電控單元之間以CAN通訊方式通訊連接。CAN總線為現有汽車通用通訊手段。作為優選,所述的電控單元中儲存有人體特征數據庫,所述的人體特征數據庫包
3含人體信息和座椅間距的對應關系。作為優選,所述的儀表板上裝置包括駕駛員提示裝置,所述的駕駛員提示裝置與電控單元和電連接。一種用于上述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的調節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乘客全部上車后,駕駛員開啟系統開關;
b.人體信息傳感器測量每個乘客的人體信息并傳送到信號處理電路;
c.座椅間距傳感器測量現有座椅間距,傳送到座椅調節控制單元;
d.信號處理電路和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將測量數據通過CAN總線發送給電控單元;
e.電控單元利用人體特征數據庫中的信息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得出最優間距信息, 發送給座椅調節控制單元;
f.座椅調節控制單元通過座椅滑軌調節裝置根據最優間距信息對座椅間距進行調
節;
g.調節完畢后,駕駛員關閉系統開關。乘客全部上車后,駕駛員開啟系統。系統中的傳感器模塊對每個乘客的人體信息 (如人體身高、大腿長度、體重)進行測量,測量后的數據通過CAN總線發送給E⑶,E⑶利用人體特征數據庫中的數據對測量的數據信息進行修正并計算相應位置的座椅間距。根據每個位置的座椅間距和車輛能夠提供的整體間距信息,ECU進行優化計算(可根據優化結果提示車內某幾列間的幾位乘客互換位置,以達到更好的空間利用率)。優化計算后,E⑶把最優間距信息發送給座椅間距調節模塊,座椅間距調節模塊根據間距信息對座椅間距進行調節,從而使每位乘客得到一個舒適的間距。調節完畢后系統自動通知駕駛員,駕駛員關閉系統。作為優選,所述的步驟g中,調節完畢,駕駛員提示裝置會自動通知駕駛員。作為優選,系統開關含有復位鍵,到達目的地,乘客全部下車后,駕駛員可利用系統開關中的復位鍵對座椅間距進行復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座椅間距的智能調節,可以滿足不同乘客舒適感要求, 提高空間利用率。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框圖。圖中,1-人體信息傳感器,2-信號處理電路,3-座椅調節控制單元,4-座椅滑軌調節裝置,5-座椅間距傳感器,6-系統開關,7-電控單元,8-駕駛員提示裝置,10-傳感器模塊,11-座椅間距調節模塊,9-儀表板上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包括傳感器模塊10、座椅間距調節模塊 11和儀表板上裝置9三個子單元。傳感器模塊10包括人體信息傳感器1和信號處理電路2,人體信息傳感器1和信號處理電路2電路連接。人體信息傳感器1包括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體重傳感器安裝于座椅的椅面內部,坐高傳感器安裝于座椅正上方的汽車頂棚上,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的數量均與座椅數量相同。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包括裝在座椅下方的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及座椅間距傳感器5,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分別與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座椅間距傳感器5電連接,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與座椅間距傳感器5電路連接,
儀表板上裝置9包括電控單元7、駕駛員提示裝置8和系統開關6,電控單元7、駕駛員提示裝置8與系統開關6電路連接,電控單元7中儲存有人體特征數據庫,人體特征數據庫包含人體信息和座椅間距的對應關系。傳感器模塊10的信號處理電路2、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 儀表板上裝置9的電控單元7之間以CAN通訊方式通訊連接。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乘客全部上車后,駕駛員開啟系統開關6 ;人體信息傳感器 1測量每個乘客的人體信息并傳送到信號處理電路2 ;座椅間距傳感器5測量現有座椅間距,傳送到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 ;信號處理電路2和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將測量數據通過 CAN總線發送給電控單元7 ;電控單元7利用人體特征數據庫中的信息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得出最優間距信息,發送給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 ;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通過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根據最優間距信息對座椅間距進行調節;調節完畢后,駕駛員提示裝置8會自動通知駕駛員,然后駕駛員關閉系統開關6。到達目的地,乘客全部下車后,駕駛員可利用系統開關6中的復位鍵對座椅間距進行復位。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傳感器模塊(10)、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和儀表板上裝置(9),所述的傳感器模塊(10)包括人體信息傳感器(1)和信號處理電路(2),所述的人體信息傳感器(1)和信號處理電路(2)電連接,所述的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包括均設在座椅上的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及座椅間距傳感器(5),所述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分別與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座椅間距傳感器(5) 電連接,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與座椅間距傳感器(5)電連接,所述的儀表板上裝置(9)包括電控單元(7)和系統開關(6),所述的電控單元(7)與系統開關(6)電連接,傳感器模塊 (10)的信號處理電路(2)、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儀表板上裝置 (9 )的電控單元(7 )之間通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體信息傳感器(1)包括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所述的體重傳感器設于座椅的椅面內部,所述的坐高傳感器設于座椅正上方的汽車頂棚上,體重傳感器和坐高傳感器的數量均與座椅數量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感器模塊 (10)的信號處理電路(2)、座椅間距調節模塊(11)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儀表板上裝置 (9)的電控單元(7)之間以CAN通訊方式通訊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控單元(7)中儲存有人體特征數據庫,所述的人體特征數據庫包含人體信息和座椅間距的對應關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儀表板上裝置 (9)包括駕駛員提示裝置(8),所述的駕駛員提示裝置(8)與電控單元(7)電連接。
6.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乘客全部上車后,駕駛員開啟系統開關(6);人體信息傳感器(1)測量每個乘客的人體信息并傳送到信號處理電路(2);座椅間距傳感器(5)測量現有座椅間距,傳送到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信號處理電路(2)和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將測量數據通過CAN總線發送給電控單元(7);電控單元(7)利用人體特征數據庫中的信息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得出最優間距信息, 發送給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座椅調節控制單元(3)通過座椅滑軌調節裝置(4)根據最優間距信息對座椅間距進行調節;調節完畢后,駕駛員關閉系統開關(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g中,調節完畢,駕駛員提示裝置(8)會自動通知駕駛員。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開關(6)含有復位鍵,到達目的地,乘客全部下車后,駕駛員可利用系統開關(6)中的復位鍵對座椅間距進行復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座椅智能調節系統,包括傳感器模塊、座椅間距調節模塊和儀表板上裝置,傳感器模塊包括人體信息傳感器和信號處理電路,座椅間距調節模塊包括均設在座椅上的座椅滑軌調節裝置、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及座椅間距傳感器,儀表板上裝置包括電控單元和系統開關,傳感器模塊的信號處理電路、座椅間距調節模塊的座椅調節控制單元、儀表板上裝置的電控單元之間通訊連接。本發明通過座椅間距的智能調節,可以滿足不同乘客舒適感要求,提高空間利用率。
文檔編號B60N2/06GK102555842SQ20111036642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何愈慧, 劉衛國, 吳成明, 周大永, 祝賀,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皮山县| 宁海县| 淅川县| 兴城市| 独山县| 尉氏县| 鄂温| 永川市| 海口市| 青州市| 滨海县| 石嘴山市| 南昌市| 拉孜县| 巴彦淖尔市| 武义县| 龙川县| 航空| 杭州市| 梅州市| 平定县| 蒙阴县| 子洲县| 保亭| 开鲁县| 仪征市| 乌拉特前旗| 浦东新区| 阜新市| 安达市| 敦化市| 咸宁市| 德兴市| 县级市| 阳山县| 绥中县| 丰台区| 乌兰县| 绥江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