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用于車輛座椅的強制引導裝置的機動車座椅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55355閱讀:1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用于車輛座椅的強制引導裝置的機動車座椅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沿縱向和橫向可移動的車輛座椅的機動車座椅裝置,其中, 車輛座椅配置有強制引導裝置,其一方面具有導向件,另一方面具有導軌,所述導向件沿著所述導軌被導軌引導。
背景技術
DE 10 2006 022 732A1描述了一種機動車座椅裝置。這種已知的座椅裝置具有車輛座椅,其借助縱向和橫向軌道固定在機動車內并且可以沿著縱向和橫向軌道在縱向和橫向上移動。為了使車輛座椅在其沿縱向和橫向移動時在預定的運動路程上強制導引,車輛座椅配置了強制引導裝置,其一方面具有與座椅固定的銷軸,另一方面具有與機動車固定的導引槽道,沿著該導引槽道銷軸及其車輛座椅被導軌引導。依此車輛座椅通過導引槽道內的銷軸可以在其不同的使用位置上移動。
然而,這種已知的座椅裝置就此所表現出的缺點在于,使車輛座椅或其座椅底座固定在機動車上的固定位置,在車輛座椅的不同使用位置上或者被車輛座椅本身或者被其座椅底座從上方覆蓋。固定位置例如可以是座椅底座上的螺紋孔,通過該螺紋孔使座椅底座及其車輛座椅本身與機動車的底板借助螺栓連接。然而如果固定位置被從上方蓋住,雖然并非完全不可能安裝,但安裝會變得困難。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沿縱向和橫向可移動的附帶強制引導裝置的車輛座椅的機動車座椅裝置,其中在車輛座椅及其座椅底座同樣具有緊湊結構情況下確保車輛座椅在機動車內的安裝或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技術問題通過一種具有沿縱向和橫向可移動的車輛座椅的機動車座椅裝置得以解決。在此,優選通過縱向和橫向導軌實現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性,所述縱向和橫向導軌例如可設計為軌道導軌的形式和/或基本上構成車輛座椅的座椅底座。通過所述不例性的縱向和橫向導軌,車輛座椅可以在任意的使用位置上在縱向和橫向中的一個方向所張開的平面中移動。然而為了將車輛座椅限制在所界定或預定的運動中,此外車輛座椅還配置有強制引導裝置。在此,強制引導裝置優選與所述示例性的縱向和橫向導軌是無關聯的。強制引導裝置本身一方面具有與座椅固定或與車輛固定的導向件,另一方面具有與車輛固定或與座椅固定的導軌。然而優選的是,導向件與座椅固定并且導軌與車輛固定, 但同樣可能的是,設計為導向件與車輛固定,導軌與座椅固定。例如是凸起件的導向件沿著導軌被導軌引導。但是,強制引導裝置的導軌不僅具有使車輛座椅在其使用位置中移動的部段,還具有稱為安裝段的部段。所述安裝段配置閉鎖裝置。所述閉鎖裝置能夠從釋放位置轉移到閉鎖位置,在釋放位置中導向件可以沿著安裝段被導引或者被引入安裝段中,在閉鎖位置中安裝段通過閉鎖裝置對于導向件被閉鎖。
導軌的安裝段首先具有的優點是,通過將導向件可移動到導軌的安裝段中,車輛座椅或/和其底座在安裝期間可轉移到安裝位置上,當車輛座椅或其座椅底座移動到安裝位置時,在所述安裝位置上車輛座椅或其座椅底座例如占據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中車輛座椅或座椅底座不會從上面覆蓋住用于將車輛座椅或座椅底座固定在機動車上的固定位置,由此簡化了安裝。然而安裝段也可以設置為一種方式,其能夠使車輛座椅或座椅底座移動到安裝位置中,也能夠方便地到達和接觸到機動車、座椅底座或車輛座椅的其他位置,從而簡化安裝。當安裝完成時,導向件可以從安裝段移動到強制引導裝置的導軌的其他部段, 使得車輛座椅進入一個由車輛乘客可使用該車輛座椅的使用位置。通過使閉鎖裝置隨后轉移到閉鎖位置,阻止導向件重新被引入安裝段,使得車輛座椅在使用期間不再可能從其使用位置轉移到此時不希望進入安裝位置中。換句話說,通過為車輛座椅提供另外的運動方式,使安裝段簡化了車輛座椅或其座椅底座在機動車內部的安裝,同時通過閉鎖裝置將安裝段閉鎖在導向件的閉鎖位置中,閉鎖裝置避免隨后在使用過程中車輛座椅出現不希望的運動。憑借安裝段與閉鎖裝置相結合確保了簡化的安裝,同時不必放棄配置有座椅底座的車輛座椅的特別緊湊的結構。
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如此設計所述閉鎖裝置,使得閉鎖裝置可以自動地從釋放位置轉移到閉鎖位置,從而進一步簡化安裝。在此證明有意義的是,閉鎖裝置通過車輛座椅沿縱向和/或橫向的移動自動地從釋放位置被轉移到或可轉移到閉鎖位置,這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優選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另外特別優選的是,閉鎖裝置通過車輛座椅的運動與閉鎖裝置的運動的機械聯接可以自動地從釋放位置轉移到閉鎖位置,特別是由于此處緊密相鄰的構件可以毫無疑問地并且無需較大花費地實現該機械聯接,從而可以保持結構緊湊的座椅裝置。
為了實現簡單且相對無干擾的結構,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如此設置所述閉鎖裝置,使得閉鎖裝置可以從釋放位置轉動到閉鎖位置。為此目的閉鎖裝置優選具有用于釋放或閉鎖安裝段的可轉動的閉鎖元件,其中,閉鎖元件必要時設計為搖擺式杠桿。在此如此安置所述閉鎖元件,使得沿導軌導引的導向件在閉鎖元件轉動和閉鎖裝置轉移到閉鎖位置的情況下,可以擠壓抵靠在閉鎖元件上。換句話說,在該實施變型中,通過沿導軌導引的導向件實現車輛座椅的運動與閉鎖裝置的閉鎖元件的運動的機械聯接。由此可以放棄昂貴的機械結構,尤其是使用始終存在的強制引導裝置的導向件用于所述運動的聯接。
為了進一步簡化車輛座椅在機動車內的安裝,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如此設置所述閉鎖裝置,使得閉鎖裝置,必要時其閉鎖元件,在閉鎖位置中可以自動鎖止或被鎖止。在此另外優選的是,閉鎖裝置,必要時其閉鎖元件,在閉鎖位置中可以自動卡鎖定位或被卡鎖定位。閉鎖裝置或閉鎖元件在閉鎖位置中的自動止動的優點在于,該安裝者不必在強制引導裝置的始終難以接觸到的優選位于車輛座椅下方的位置上操作,以便手動進行鎖止。此外,通過閉鎖裝置或閉鎖元件在閉鎖位置上的卡鎖定位實現特別緊湊的結構,尤其是優選設計為彈性的定位件可以安置在較小的空間。在該實施方式中,為了之后仍能實現車輛座椅的拆卸,例如在維修情況下必要的拆卸,閉鎖裝置,必要時其閉鎖元件,特別優選地可以在閉鎖位置中可松脫地被鎖止或卡鎖定位。為了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必在難以接觸到的位置上操作,在該實施變型優選的是,設置例如軟套管鋼絲索,借此可以將脫離力間接地傳遞到閉鎖裝置或閉鎖元件上。裝置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強制引導裝置的導軌設計為板件中的溝槽和/或凹槽。通過將導軌設計為板件中的溝槽和/或凹槽,一方面提供了節省空間且穩固的導軌,另一方面可以特別簡單地制造。因此通過該實施方式實現了特別緊湊且穩固的座椅裝置的結構。此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閉鎖元件可轉動地安置在板件上。由此也實現了節省空間的設置,其中在所述實施變型中進一步優選的是,閉鎖元件設計為塑料件,其優選具有比板件更大的彈性。因此該塑料件例如可以用作為可更強彈性變形的在板件與塑料件之間的定位連接中的構件。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閉鎖元件設計為板形和/或平行于板件設置,特別優選地設置在水平面中,以便實現特別節省空間的或平面的結構,這樣可以實現車輛座椅的座椅底座的緊湊結構。
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外的優選實施方式中,閉鎖元件具有第一定位件, 其可以與板件上第二定位件在閉鎖位置中卡鎖定位。第一定位件優選是定位凸起,其可以卡入構成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凹坑或定位凹穴中。原則上,兩個所述定位件也可以顛倒的設置,但優選的是,第一定位件設計為定位凸起,而第二定位件則由定位凹坑或定位凹穴構成。此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第一定位件,必要時定位凸起設置在面向閉鎖元件的板件的側面上,亦如在其前面或背面上。因此,第一定位件能夠以定位凸起的形式例如由在板形閉鎖元件中的拱形凸起形成。
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外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導軌具有第一導軌段,其沿縱向延伸并且安裝段與第一導軌段側向交匯。通過這種設置可以很大程度上確保,導向件不會出現所不希望的沿安裝段方向的運動,并且例如當安裝段與第一導軌段的端部交匯并且安裝段與第一導軌段齊平設置時,在此處導向件不會成為對于閉鎖位置中的閉鎖裝置或閉鎖元件的過大負荷。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第一導軌段只沿縱向延伸。此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安裝段在第一導軌段兩端部之間側向與第一導軌段交匯,從而強化了此前所述的優點。為了進一步減小閉鎖位置中的閉鎖裝置或閉鎖元件的負荷并且并防止導向件在車輛座椅的正常使用期間出現所不希望的回到安裝段中的情況,在該實施方式中另外特別優選的是,安裝段垂直于第一導軌段和/或僅沿橫向延伸。另外該實施方式中的優點在于,安裝段設計為死胡同的形式,使得背離第一導軌段的導軌的安裝段的端部同樣作為車輛座椅在安裝位置上的止擋,導向件碰撞在所述止擋處。
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外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導軌具有至少一個傾斜設置的第二導軌段,其橫向于縱向且橫向于橫向延伸并且沿縱向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段之后。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第二導軌段始于第一導軌段,如所述安裝段沿相同的橫向延伸和/或第二導軌段優選如此橫向于縱向延伸,使得車輛座椅在沿縱向向后移動時也自動地朝車輛中間的方向移動。在所述第一變形中,具有導軌的構件,例如板件,沿橫向具有特別小的寬度,同時在所述第二實施變型中確保對車輛座椅的特別舒適的操作,尤其是操作人員僅僅需要將車輛座椅沿縱向向后移動,以便使車輛座椅也朝車輛中間移位。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特別優選的是,強制引導裝置的導軌具有第三導軌段,其沿縱向連接在第二導軌段之后并且必要時僅沿縱向延伸。因此在該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三導軌段可以基本用于車輛座椅的縱向移動,而傾斜設置的第二導軌段同時能實現車輛座椅的橫向的移動。 因此該實施變型的特別意義在于,車輛座椅通過沿縱向向后移動,從機動車內部空間的前部區域移動到機動車內部空間的后部區域,例如由于向內突出的車輪罩,使后部區域具有較小的寬度。當車輛座椅是位于機動車第二或第三排座椅的外側座椅時,則該實施方式尤其對于座椅裝置是很有意義的。
如開頭所描述的,強制引導裝置的附加的安裝段可以實現固定位置的可接觸性, 通過所述固定位置車輛座椅可以固定或固定在機動車上,通過優化在機動車內的車輛座椅的安裝。因此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特別優選實施方式中,設置至少一個固定位置,車輛座椅通過所述固定位置可固定或固定在機動車上。固定位置例如可以是螺紋孔,其中可以擰入螺栓,或是類似結構。固定位置在車輛座椅的使用位置中從上面被車輛座椅或座椅底座(例如用于移動車輛座椅的橫向和縱向導軌也屬于其中)覆蓋,在該使用位置中導向件安置在導軌的安裝段以外的部段,優選在導軌的第一導軌段中。所以,固定位置在車輛座椅的至少一個使用位置上是無法或很難接觸到的。與之相反地,固定位置在車輛座椅的安裝位置中從上面可接觸到,在該安裝位置中導向件安置在導軌的安裝段內,使得例如用于將座椅底座或車輛座椅固定在機動車上的螺栓可以方便地接觸到固定位置并且與所述構件連接。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特別優選的是,在車輛座椅的每個使用位置上,也就是在車輛座椅的每個位置上,在該位置中導向件置于安裝段外部但在導軌內部,固定位置從上面被車輛座椅或座椅底座覆蓋。
為了能實現開頭提及的車輛座椅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性,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外的優選實施方式中,設置至少一個用于車輛座椅沿縱向移動的縱向導軌,優選兩個縱向導軌和至少一個用于車輛座椅沿橫向移動的橫向導軌,優選兩個橫向導軌。
在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另外的優選實施方式中,設置與強制引導裝置分離設計的鎖止件,用于沿縱向和橫向鎖止車輛座椅,所述鎖止件優選設置在縱向導軌和橫向導軌上或之中。因此在該實施方式中,強制引導裝置,亦即導軌和導向件沒有鎖止功能,相反地可能作用在鎖止座椅上的力通過鎖止件被支撐,而不必通過強制引導裝置的導向件和導軌來支撐。所以,強制引導裝置可以設計得相對簡單,而無需在強制引導裝置上使用特別穩固和/或巨大構造的部件。通過安置在縱向和橫向導軌上或之中的鎖止件,此外實現了座椅裝置的特別緊湊的結構。


以下借助附圖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在附圖中
圖I示出具有處于第一使用位置的車輛座椅的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的實施方式的俯視圖2示出圖I所示的座椅裝置具有處于安裝位置的車輛座椅;
圖3示出圖2所示的座椅裝置具有處于第二使用位置的車輛座椅;
圖4示出圖3所示的座椅裝置具有處于第三使用位置的車輛座椅;
圖5示出圖4所示的座椅裝置具有處于第四使用位置的車輛座椅,和
圖6不出圖5所不的座椅裝置具有處于第五使用位置的車輛座椅。
具體實施方式
圖I在俯視圖中示出機動車內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2的實施方式。座椅裝置2 具有由座椅構件6和靠背8構成的車輛座椅4,其中,圖I的車輛座椅4僅僅借助虛線表示,以便確保更好的視線。通過箭頭示出車輛座椅4的相互反向設置的縱向10、12,相互反向設置的橫向14、16和相互反向設置高度方向18、20,其中,所述方向同樣符合所屬機動車的方向。因此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縱向10是機動車的前進方向以及車輛座椅4的座椅方向, 同時縱向12是機動車的倒退方向。
座椅裝置2具有兩個橫向導軌22、24。該橫向導軌22、24沿縱向10、12相互間隔設置并且沿橫向14、16相互平行延伸。該橫向導軌22、24分別包括第一軌道26,所述第一軌道26沿橫向14、16可移動地敷設在第二軌道28中。兩個橫向導軌22、24能實現車輛座椅4在橫向14、16上的移動并且設置在車輛底板30內未詳細不出的凹槽中,其中該凹槽同樣沿橫向14、16延伸。在此,未詳細示出的凹槽和橫向導軌22、24如此相互重疊設置,使得橫向導軌22、24的上側面與車輛底板30的上側面被設置在一個平面中。
第一軌道26分別與第一縱向導軌32和第二縱向導軌34連接。使車輛座椅4在縱向10、12上可移動的兩個縱向導軌32、34相互平行安置并且在橫向上相互間隔,同時縱向導軌32、34沿縱向10、12延伸。縱向導軌32、34也分別由第一軌道36和第二軌道38構成,其中第一軌道36沿縱向10、12敷設在第二軌道38中并且可縱向移動。縱向導軌32、34 的第一軌道36與車輛座椅4的座椅構件6連接。由此車輛座椅4沿縱向10、12可移動地安置在縱向導軌32、34上,同時縱向導軌32、34沿橫向12、14可移動地安置橫向導軌22、24 上,其中橫向導軌22、24安置在縱向導軌32、34的下方。
此外,座椅裝置2具有被設計為滑槽導引形式的強制引導裝置40。強制引導裝置 40—方面具有與座椅固定的導向件42,另一方面具有導軌44,所述導軌44由與車輛固定的板件46中的溝槽和/或凹槽形成。準確地說,板件46固定在車輛底板30上。導向件42 固定在車輛座椅4的座椅構件6上并且沿高度方向20向下延伸到導軌44中,在導軌44中導向件42和與之相連的車輛座椅4被導軌引導。
導軌44具有第一導軌段48,其始于死胡同形式的端部,僅沿縱向12向后延伸。在第一導軌段48沿縱向12指向后方的端部上,第一導軌段48過渡到傾斜設置的第二導軌段 50。第二導軌段50既橫向于縱向10、12也橫向于橫向14、16延伸。準確地說,第二導軌段 50始于第一導軌段48的末端傾斜地沿橫向14向著車輛中間并且傾斜于縱向12向后延伸。 因而,第二導軌段50如此橫向于縱向10、12延伸,使得車輛座椅4在沿縱向12往后移動時也被自動地沿橫向14或朝車輛中間的方向移動。此外,導軌44具有第三導軌段52,其沿縱向12連接在第二導軌段50之后并且僅沿縱向10、12延伸。
在圖2中示意性地示出固定位置54,其在圖I中被覆蓋并且通過該固定位置54車輛座椅4可固定或固定在機動車上。固定位置54例如可以是螺紋孔、法蘭段或類似部件, 通過這些部件實現將車輛座椅4固定在機動車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位置54是螺紋孔,在其中裝入未示出的固定用的螺栓。因此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螺紋孔形式的固定位置 54被設置在橫向導軌24上,準確地說在其第二軌道28上,以便將橫向導軌24固定在車輛底板30上,所述橫向導軌24與橫向導軌22和縱向導軌32、34共同構成車輛座椅4的座椅底座的組成部分。關于固定位置54隨后還要進一步闡述。
先前描述的導軌44除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導軌段48、50、52以外,還具有安裝段 56。所述安裝段56在第一導軌段58的端部之間從側向與第一導軌段48交匯。在此,安裝段56相對第一導軌段48直角地延伸,并且只沿橫向14、16延伸。由此,安裝段56始于第一導軌段48沿橫向14延伸,其中,安裝段56的背離第一導軌段48的端部被封閉,從而形成死胡同的形式。所以安裝段56始于第一導軌段48沿著與第二導軌段50相同的橫向14 延伸,以便可以實現板件46的緊湊結構,所述板件46在橫向14、16上僅具有較小的寬度。
為安裝段56配置閉鎖裝置58。所述閉鎖裝置58具有圍繞沿高度方向18、20延伸的轉軸60可轉動的閉鎖元件62,用于釋放或閉鎖安裝段56。換句話說,閉鎖裝置58或其閉鎖元件62,如隨后詳細描述的,可以從圖I和圖2中的釋放位置轉動到圖3至圖6中的閉鎖位置。設計為杠桿形式的閉鎖元件62具有第一轉向節64和第二轉向節66,所述轉向節 64、66在轉軸60的區域內對接并且始于轉軸60向不同方向、優選向相反方向延伸。設計為塑料件的閉鎖元件62可繞轉軸60轉動地安置在板件46上。在此,閉鎖元件62被設計為板形或板狀,其中板狀的閉鎖元件62平行于板件46安置在由縱向10、12和橫向14、16所撐開的水平平面中。因此在高度方向18、20的延展方面實現了特別節省空間并且緊湊的結構。
在閉鎖裝置58面向板件46的側面上,閉鎖元件62的第二轉向節66具有在圖中借助細實線示出的第一定位件68,并且其處于第二轉向節66的背離觀察者的一側上。在示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件68是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高度方向20向下或者向著板件46的方向伸出。在板件46上與之相對地設置第二定位件70,其在本實施例中被設計為定位槽或定位凹穴。第一定位件68可以與第二定位件70在閉鎖裝置58的閉鎖位置上定位,隨后還要進一步闡述。
以下依據附圖I至6進一步闡述按照本發明的座椅裝置2的特征及其工作原理。
閉鎖裝置58在圖I中處在釋放位置,在釋放位置上強制引導裝置40的導向件42 從第一導軌段48連通車輛座椅4沿橫向14被引導至安裝段56中并且可以沿安裝段56被導引。此外,由圖I和3至6可以看出,固定位置54在車輛座椅4的所有使用位置中(在這些使用位置中導向件42安置在導軌44的安裝段56以外的部段)從上方或者被車輛座椅4(圖5和6)或者被第二縱向導軌34(圖I和3)形式的座椅底座所覆蓋。在圖4所示的使用位置上,固定位置54甚至既被第二縱向導軌34又被車輛座椅4從上方覆蓋。因此固定位置54在車輛座椅4的使用位置中(在這些使用位置中強制引導裝置40的導向件42 安置在安裝段56以外的部段)很難或完全無法接觸到,由此在正常情況下極大地增加了安裝的難度。為了到達固定位置54,車輛座椅4為此沿橫向14移動,使得導向件42被導入安裝段56內并且沿安裝段56沿橫向14導引。因為閉鎖裝置58或其閉鎖元件62處在釋放位置上,所以上述操作無疑是可行的。
圖2示出了沿橫向14移動的車輛座椅4,其中,導向件42已到達與第一導軌段58 背離的安裝段56的端部。在車輛座椅4的安裝位置中,在該安裝位置導向件42安置在導軌44的安裝段56的內部,固定位置54既未被座椅底座的第二縱向導軌34也沒有被車輛座椅4本身從上面覆蓋,使得固定位置54很容易從上方接觸到。由此方便地實現座椅底座在車輛底板30上的固定,當車輛座椅4處于圖2的安裝位置上,由于存在安裝段56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車輛座椅4可以占據安裝位置,同時閉鎖裝置58處于釋放位置上。
當通過固定位置54實現在車輛底板30上的固定時,則車輛座椅4可以重新沿橫向16從圖2的安裝位置移到圖I的使用位置中。因為安裝段56只應用于簡化安裝,而不應在使用車輛座椅4時在運行或應用過程中成為附加的移動路徑,所以閉鎖裝置58轉移到圖3的閉鎖位置上,其中安裝段56通過閉鎖裝置58對于導向件42閉鎖。
為此,車輛座椅4從圖I的使用位置沿縱向10往前地移動。由此,導向件42沿縱向10壓向閉鎖元件62的第一轉向節64,其在閉鎖裝置58的釋放位置上在導向件42移動路徑中沿導軌44第一導軌段48延伸。當導向件42由于車輛座椅4沿縱向10的移動而繼續沿縱向10沿著第一導軌段48移動時,則導致閉鎖元件62繞轉軸60轉動,從而閉鎖裝置 58轉移到圖3的閉鎖位置中。換句話說,閉鎖裝置58通過車輛座椅4沿縱向10的移動被自動從圖I的釋放位置轉移到圖3的閉鎖位置,其中,通過導向件42使車輛座椅4的運動與閉鎖裝置58或閉鎖元件62的運動機械聯接,從而實現上述目的。
當閉鎖裝置58或閉鎖元件62達到圖3的閉鎖位置時,通過閉鎖元件62的第一定位件68與板件46上的第二定位件70的定位,使閉鎖裝置58或其閉鎖元件62自動在閉鎖位置中鎖止,由此,閉鎖裝置58或閉鎖元件62在閉鎖位置中鎖止或定位,使得閉鎖元件62 在車輛座椅4的正常使用期間防止導向件42從第一導軌段48跨越到閉鎖的安裝段56。然而如此設計鎖止,以便使閉鎖裝置58或其閉鎖元件62在閉鎖位置中可松脫地鎖止或定位, 為了例如在維修過程中也可以方便地拆卸車輛座椅4或座椅底座。
基于圖3的使用位置,車輛座椅4在閉鎖裝置58轉移到其閉鎖位置后,可以如傳統的具有無安裝段的強制引導裝置的車輛座椅一樣使用。因此,車輛座椅4可以沿導軌44 的導軌段48、50、52移動到例如圖3至6所示的不同的使用位置上。在此根據圖3至6的所示內容可以明確的是,固定位置54在車輛座椅4的所有使用位置上都被車輛座椅4本身、 第二縱向導軌34或兩者從上方覆蓋,使得只有當閉鎖裝置58轉移到圖I和2的釋放位置并且車輛座椅4轉移到圖2的安裝位置時,才可以實現所示實施方式中的簡化安裝。
雖然在圖I至6中未示出,此外設置有設計為與強制引導裝置40分離的鎖止件, 用于沿縱向和橫向10、12、14、16鎖止車輛座椅4,所述鎖止件優選設置在縱向導軌32、34之一或和橫向導軌22、24之一上或之中。當設置有與強制引導裝置40分離設計的用于沿縱向和橫向10、12、14、16鎖止車輛座椅4的鎖止件時,強制引導裝置40被減小負荷,并且不必通過導向件42在導軌44的邊緣上的支撐便可實現鎖止。由此板件46和導向件42均無須設計得特別堅固或過大尺寸,從而可以實現特別輕型并緊湊的結構。
因為前面僅描述了一個或多個示例性的實施方式,但清楚的是,原則上可以有大量的可選方案和變形方案。此外明確的是,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是示例,其并未限制保護范圍、適用性或結構。相反地,說明書以及實施方式的描述僅僅對專業人員是一種實踐性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專業人員可以實現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在此對于專業人員顯而易見的是,只要沒有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便可以對在示例性的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的功能和配置做出不同的修改。
附圖標記列表
2座椅底座,
4車輛座椅,
6座椅構件,
8靠背,
10縱向,
12縱向,
14橫向,
16橫向,
18高度方向,
20高度方向,
22橫向導軌,
24橫向導軌,
26第一軌道,
28第二軌道,
30車輛底板,
32第一縱向導軌,
34第二縱向導軌,
36第一軌道,
38第二軌道,
40強制引導裝置,
42導向件,
44導軌,
46板件,
48第一導軌段,
50第二導軌段,
52第三導軌段,
54固定位置,
56安裝段,
58閉鎖裝置,
60轉軸,
62閉鎖元件,
64第一轉向節,
66第二轉向節,
68第一定位件,
70第二定位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機動車的座椅裝置(2),其具有附帶強制引導裝置(40)的可沿縱向和橫向(10、12;14、16)移動的車輛座椅(4),所述強制引導裝置(40) —方面具有與座椅固定或與車輛固定的導向件(42),另一方面具有與車輛固定或與座椅固定的導軌(44),所述導向件(42)沿著所述導軌(44)被導軌引導并且所述導軌(44)具有配置有閉鎖裝置(58)的安裝段(56),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能夠從釋放位置轉移到閉鎖位置,在釋放位置中所述導向件(42)可以沿著所述安裝段(56)被導引或者被引入所述安裝段(56)中,在閉鎖位置中所述安裝段(56)通過所述閉鎖裝置(58)對于所述導向件(42)閉鎖。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優選通過所述車輛座椅⑷沿縱向和/或橫向(10、12、14、16)的移動、特別優選通過所述車輛座椅⑷的運動與所述閉鎖裝置(58)的運動的機械聯接可以自動地從釋放位置轉移到閉鎖位置。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可以從釋放位置轉動到閉鎖位置,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優選具有用于釋放或閉鎖所述安裝段(56)的可轉動的閉鎖元件(62),沿所述導軌(44)導引的所述導向件(42)在所述閉鎖元件¢2)轉動和所述閉鎖裝置(58)轉移到閉鎖位置的情況下,可以擠壓抵靠在所述閉鎖元件¢2)上。
4.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必要時其閉鎖元件(62),可以在閉鎖位置中被自動鎖止,優選被卡鎖定位,其中,所述閉鎖裝置(58),必要時其閉鎖元件(62),特別優選地可以在閉鎖位置中可松脫地被鎖止或卡鎖定位。
5.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導軌(44)設計為板件(46)中的溝槽和/或凹槽,其中,必要時設計為塑料件的所述閉鎖元件(62)優選可轉動地安置在所述板件(46)上,所述閉鎖元件¢2)設計為板形和/或平行于所述板件(46)設置,特別優選地設置在水平面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閉鎖元件(62),必要時在其面向所述板件(46)的側面上,具有第一定位件(68),優選是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件(68)可以與所述板件(46)上的第二定位件(70),優選與定位凹坑或定位凹穴在閉鎖位置上卡鎖定位。
7.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導軌(44)具有第一導軌段(48),其必要時僅沿縱向(10、12)延伸并且所述安裝段(56)優先在所述第一導軌段(48)的端部之間與所述第一導軌段(48)側向交匯,其中,所述安裝段(56)特別優選地垂直于所述第一導軌段(48)和/或僅沿橫向(14、16)延伸并且所述安裝段(56)必要時設計為死胡同的形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所述導軌(44)具有至少一個傾斜設置的第二導軌段(50),其既橫向于縱向(10、12)又橫向于橫向(14、16)延伸并且沿縱向(12)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段(48)之后,其中,所述第二導軌段(50)優選始于所述第一導軌段(48),如所述安裝段(56)沿相同的橫向(14)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導軌段(50)優選如此橫向于縱向(12,10)延伸,使得所述車輛座椅(4)在沿縱向(12)向后移動時也自動地朝車輛中間的方向移動,其中,所述導軌(44)特別優選地具有第三導軌段(52),其沿縱向(12)連接在所述第二導軌段(50)之后并且必要時僅沿縱向(10,12)延伸。
9.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設置至少一個固定位置(54),所述車輛座椅(4)通過所述固定位置(54)可固定或固定在機動車上,其中,所述固定位置(54)在所述車輛座椅(4)的使用位置中從上面被所述車輛座椅(4)或座椅底座覆蓋,在該使用位置中所述導向件(42)安置在所述導軌(44)的安裝段(56)以外的部段,優選在所述導軌(44)的第一導軌段(48)中,并且所述固定位置(54)在所述車輛座椅(4)的安裝位置中可從上面接觸到,在該安裝位置中所述導向件(42)安置在所述導軌(44)的安裝段(56)內,其中,所述固定位置(54)特別優選地在所述車輛座椅(4)的每個使用位置上從上面被所述車輛座椅(4)或所述座椅底座覆蓋。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中,設置至少一個縱向導軌(32、34),優選設置兩個縱向導軌(32、34),用于沿縱向(10、12)移動所述車輛座椅(4),并且設置至少一個橫向導軌(22、24),優選設置兩個橫向導軌(22、24),用于沿橫向(14、16)移動所述車輛座椅(4),和/或其中設置有與所述強制引導裝置(40)分離設計的鎖止件,用于沿縱向和橫向(10、12、14、16)鎖止所述車輛座椅(4),所述鎖止件優選設置在所述縱向導軌和橫向導軌(32、34、22、24)上或之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座椅裝置(2),其具有附帶強制引導裝置(40)的可沿縱向和橫向(10、12、14、16)移動的車輛座椅(4),所述強制引導裝置(40)一方面具有導向件(42),另一方面具有導軌(44),沿著所述導軌(44),所述導向件(42)被導軌引導,其中所述導軌(44)還具有可閉鎖的安裝段(56)。
文檔編號B60N2/06GK102975634SQ20121049661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5日
發明者T·恩德特, S·紐豪瑟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元江| 日照市| 图们市| 武隆县| 额敏县| 汾阳市| 鄂托克前旗| 兴宁市| 黑山县| 小金县| 额尔古纳市| 山丹县| 宁化县| 泸溪县| 交城县| 隆化县| 霍州市| 遵义县| 望奎县| 喀喇沁旗| 堆龙德庆县| 巨鹿县| 太仆寺旗| 会理县| 苍梧县| 乐陵市| 绥棱县| 大兴区| 丘北县| 武冈市| 新民市| 彰化市| 乌苏市| 汕尾市| 翁牛特旗| 九江市| 澎湖县| 来凤县| 通辽市|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