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商用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商用車車輪。
背景技術:
為滑的行駛條件或者甚至冬季行駛條件而構造的商用載重汽車區域性輪胎,用于適于在緊實度降低的路面例如被雪覆蓋的道路上行駛。要求這種輪胎在濕的路面或者被雪覆蓋的路面上顯示適當的牽引(抓地)、動力、制動和操縱特性,同時保持滾動阻力和行駛里程性能。因此,商用載重汽車區域性輪胎的胎面花紋必須滿足這種相互矛盾的目的,以便給用戶提供可接受的輪胎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商用車車輪,具有防滑降噪和降低油耗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商用車車輪,包括輪胎和輪轂,所述的輪轂上設置有多個散熱孔,輪轂上連接有護罩體,護罩體包括多個能夠完全蓋住散熱孔的蓋體;所述的護罩體與驅動件連接,驅動件控制護罩體擋住或者打開散熱孔;
所述的輪胎包括輪胎胎面主體和設置于胎面主體上的花紋溝槽,所述的花紋溝槽橫向條形槽,花紋溝槽的兩側設置有連續的矩形突凸,相鄰的矩形突凸之間的距離為5-8mm。
進一步地,所述的花紋溝槽的深度為0.8-1.5mm。
進一步地,所述的驅動件為控制油缸,控制油缸控制設置于護罩體上的推桿來推拉護罩體。
進一步地,控制油缸與商用車的剎車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輪胎還設置有防盜裝置,該防盜裝置包括報警傳感器、U型支架;報警傳感器設有兩個探頭,U型支架由輪胎螺栓固接于輪轂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報警傳感器設有電源連接RF射頻信號發生器、IC集成電路芯片和電阻組成的開式電路,開式電路的兩個輸出端分別置有探頭。
進一步地,U型支架兩側設置有掛耳,掛耳上設置有螺栓孔。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護罩體能夠控制散熱孔的啟閉,在行車過程中關閉散熱孔,降低油耗;通過矩形溝槽有效的降低汽車輪胎的噪聲以及增強汽車輪胎的防滑性能。此外,通過防盜裝置實現了防止盜竊輪胎的積極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輪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護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輪轂和護罩體連接示意圖。
圖5為輪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傳感器報警回路的示意圖。
其中:1-輪胎;2-輪轂;3-散熱孔;4-護罩體;5-蓋體;6-胎胎面主體;7-花紋溝槽;8-矩形突凸;9-報警傳感器;10-U型支架;11-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商用車車輪,包括輪胎1和輪轂2,輪轂2上設置有多個散熱孔3,輪轂2上連接有護罩體4,護罩體4包括多個能夠完全蓋住散熱孔的蓋體5;護罩體與驅動件連接,驅動件控制護罩體4擋住或者打開散熱孔;
輪胎1包括輪胎胎面主體6和設置于胎面主體6上的花紋溝槽7,花紋溝槽橫向條形槽,花紋溝槽7的兩側設置有連續的矩形突凸8,相鄰的矩形突凸8之間的距離為5-8mm;花紋溝槽的深度為0.8-1.5mm。
本實施方式在中的驅動件為控制油缸(圖中未畫出),控制油缸與商用車的剎車裝置電連接。控制油缸控制設置于護罩體上的推桿11來推拉護罩體。推桿11與蓋體5連接,可在散熱孔3內移動。當駕駛員踩下剎車時,控制油缸35啟動,此時,控制油缸推動推桿11,打開蓋體5,散熱孔3散熱,使冷卻空氣通過散熱孔5進入到剎車盤的周圍以加速剎車盤的冷卻;當駕駛員松開剎車踏板時,控制油缸關閉,此時,控制油缸控制推桿回縮,使得蓋體5關閉散熱孔3,減少油耗。
本實施方式中,輪胎還設置有防盜裝置,該防盜裝置包括報警傳感器9、U型支架10;報警傳感器9設有兩個探頭,U型支架10由輪胎螺栓固接于輪轂2上。報警傳感器設有電源連接RF射頻信號發生器、IC集成電路芯片和電阻組成的開式電路,開式電路的兩個輸出端分別置有探頭。U型支架兩側設置有掛耳,掛耳上設置有螺栓孔。報警傳感器9內設置由電源連接RF芯片(選用SP37T型)、電流檢測芯片IC(選用MC9508FL16CL型)、電阻R1(選用0805/1K型)及電阻R2(選用0805/1K型)組成的開式電路,當支架和傳感器與輪胎安裝固定好后,傳感器的兩個探頭A和B緊密接觸輪轂2的表面而構成短路。當拆卸裝置有報警器支架的螺母時,螺母的松動可導致傳感器探頭脫離輪轂表面,此時,傳感器回路為斷路,傳感器通過內置芯片即發出RF射頻信號,與此同時,車載RF接收器接受到信號并發出報警,從而實現了防止盜竊輪胎的積極效果。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