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轉向軸,尤其涉及一種轉向軸,其具有一防止錯裝結構,用于當一轉動軸(shaft)插入一軛(yoke)時,防止錯誤裝配。
背景技術:
轉向軸是動力傳輸元件,包括一軛和一轉動軸。若轉向軸裝在車輛上,所述轉向軸處于正確安裝的狀態,當軛和轉動軸彼此聯合,也有可能在轉向和安全方面會引起嚴重問題。更嚴重的是,當所述轉向軸錯誤安裝時,這個可能不能被立即確認,且所述軛和轉動軸在一定時間后由于錯誤安裝或在受碰撞之后彼此脫落。若這種情況發生在駕駛過程中,將導致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是在于解決上述在現有技術中所出現的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用于當一轉動軸插入一軛時防止錯誤裝配。為了完成該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包括一轉動軸、滑動元件(slip member)以及一軛。所述轉動軸包括一扭桿,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一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形成于從所述扭桿末端開始且在所述轉動軸外表面;以及一槽,形成于從所述鋸齒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通過所述扭桿插入所述滑動元件,所述滑動元件與所述轉動軸聯接,以及所述軛包括鋸齒形成于所述軛的內表面,當聯接所述滑動元件的轉動軸插入所述軛時,以與形成于所述轉動軸的鋸齒相嚙合;以及一緊固螺栓孔,用于栓住所述軛和轉動軸。在所述轉向軸中,所述滑動元件可以為一軸襯(bush)狀,其沿軸向的相對側是打開的,或者一蓋(cap)狀,其沿著軸向只有一側是打開的。所述轉向軸可進一步包括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以及一環,用于插入所述槽。在所述轉向軸中,所述滑動元件可具有一縫隙,形成于所述軸向。所述轉向軸可進一步包括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以及一環,用于插入所述槽。在所述轉向軸中,當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時,且所述轉向軸進一步包括一環插入所述槽,一槽可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且所述環可插入一空間,所述空間形成于彼此相對的所述沿著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和所述沿著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在所述轉向軸中,當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且所述轉向軸進一步包括一環插入所述槽,所述內表面可以在直徑上擴展至一區域,與該區域相配是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
在所述轉向軸中,一槽可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且所述滑動元件形成具有一突出物,與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相配合。在所述轉向軸中,所述滑動元件可以形成于一塑料材質或一金屬材質。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用于當一轉動軸插入一軛時防止錯誤裝配。
結合參考以下的附圖和詳細說明將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性和優勢,其中
圖1a是根據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 圖1b是根據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2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2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3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3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4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4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5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5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6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6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7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7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8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透視圖;圖8b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的局部截面視 圖9a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處于一正確裝配狀態;以及
圖%是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處于一錯誤裝配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本文所揭示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通過裝配一轉動軸、一軛等等而制成,當所述轉動軸和軛錯誤裝配,以這種方式配置時,所述轉動軸和軛不和諧地轉動,但是所述轉動軸和軛其中一個空置時,該錯裝狀態可以快速地被檢測出,以防止錯誤安裝。為了這個目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包括一轉動軸,包括一扭桿,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一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形成于從所述扭桿末端開始且在所述轉動軸外表面;以及一槽,形成于從所述鋸齒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一滑動元件,通過所述扭桿插入所述滑動元件,所述滑動元件與所述轉動軸聯接,以及一軛,包括鋸齒,形成于所述軛的內表面,當聯接所述滑動元件的轉動軸插入所述軛時,以與形成于所述轉動軸的鋸齒相嚙合;以及一緊固螺栓孔,用于栓住所述軛和轉動軸。所述滑動元件可為一軸襯(bush)狀,其在軸向上的相對側是打開的,或者一蓋(cap)狀,其在軸向上只有一側是打開的。為了減少壓入(press-fit)負荷,所述滑動元件在軸向上是開縫的。當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述轉向軸可進一步包括一環,配合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另外,當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所述轉向軸可進一步包括一環,配合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另外,一槽可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以及一環可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在這種情況下,一槽可進一步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以及一環可插入一空間,所述空間形成于彼此相對的所述沿著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和所述沿著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另外,一槽可形成于沿著所述轉動軸的扭桿的外表面,以及一環可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可在直徑上擴展。因此,所述直徑上擴展的區域可以與形成所述槽的區域相配,所述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此外,一槽可形成于沿著所述轉動軸的扭桿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滑動元件形成具有一在所述扭桿的內表面的突出物,與沿著所述轉動軸的扭桿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相配。所述滑動元件可以由例如,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制成。以下,通過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描述。在標注參考數字至每個附圖中的元件時,同樣的元件雖然它們在不同的圖中出現,但會被作為相同的參考數字。此外,在本發明的下面描述過程中,對于那些已知功能或配置描述的引入,若可能會使本發明的事物關系變得不明確,那么將其忽略。此外,在描述本發明的組件時,可以使用的術語,例如第一,第二,A,B, (a), (b)或等類似詞。這些用詞不是為了用于定義一個實質,次序或者相應組件的順序,而是僅僅為了把一相應組件與其他組件區別出來。應當指出,當在規范中描述一個組件與另一個組件“連接”(connected) “結合”(coupled) “聯合”(joined)時,只是說明第一個組件直接地與第二個組件“連接” “結合” “聯合”,但第三個組件可能與第一個組件或第二組件“連接” “結
人” “庇人”
PUJTA I=I ο以下,通過參考圖1a 圖Sb,所述轉動軸和所述滑動元件之間的聯合關系通過不同示例性實施例加以說明,以及通過參考圖9a和圖9b說明防止錯裝的原理,其中圖9a和圖9b分別表示通過在所述轉動軸和所述滑動元件之間的聯合結構,使所述轉動軸與一滑動元件及一軛聯合時所處的正確裝配狀態和錯誤裝配狀態。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100的透視圖。圖1b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1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1a和圖lb,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100,轉動軸1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120,其中所述轉動軸110和滑動元件1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110上,一扭桿1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1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1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1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110的表面,以及一槽113,形成于所述鋸齒1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1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1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113之后。如圖1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100,被所述轉動軸110的扭桿111插入的所述滑動元件120可以為一軸襯狀120a,其在軸向上的相對側是打開的;或為一蓋狀120b,其在軸向上只有一側是打開的。圖2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200的透視圖。圖2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2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2a和圖2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200,所述轉動軸2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220,其中所述轉動軸210和滑動元件2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210上,一扭桿2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2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2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2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210的表面,以及一槽213,形成于所述鋸齒2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2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2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213之后。如圖2a和圖2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200,所述滑動元件220可在軸向上具有一裂縫221,為了減少壓入負荷。圖3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300的透視圖。圖3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3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3a和圖3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300,所述轉動軸3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320,其中所述轉動軸310和滑動元件3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310上,一扭桿3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3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3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3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210的表面,以及一槽313,形成于所述鋸齒3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3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3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313之后。 在這種狀態下,所述轉動軸310和滑動元件320彼此聯合,振動或噪音可能產生在所述滑動元件320和扭桿311之間。
為了減少例如振動或噪音,所述轉向軸300可進一步包括一槽321,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320的內表面,以及一環330,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滑動元件320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321。盡管所述環330在圖3a和圖3b中顯示為一圓環,所述環可以為一有角度的環,或者具有其他形狀的環。所述環330的材質可以是例如一塑料材質或一橡膠材質,或其他材質,只要該材質可吸收振動,即可用于制成所述環330。如圖3a和圖3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300,通過附加地插入所述環330在所述滑動元件320和扭桿311之間,可以減少在轉向軸300上的振動和噪音。圖4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400的透視圖。圖4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4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4a和圖4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400,所述轉動軸4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420,其中所述轉動軸410和滑動元件4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410上,一扭桿4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4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4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4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410的表面,以及一槽413,形成于所述鋸齒4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4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4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413之后。在這種狀態下,所述轉動軸410和滑動元件420彼此聯合,振動或噪音可能產生在所述滑動元件420和扭桿411之間。為了減少例如振動或噪音,所述轉向軸400可進一步包括一槽4110,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411的外表面,以及一環430,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扭桿4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4110。盡管所述環430在圖4a和圖4b中顯示為一圓環,所述環可以為一有角度的環,或者具有其他形狀的環。所述環430的材質可以是例如一塑料材質或一橡膠材質,或其他材質,只要該材質可吸收振動,即可用于制成所述環430。如圖4a和圖4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400,通過附加地插入所述環430在所述滑動元件420和扭桿411之間,可以減少在轉向軸400上的振動和噪音。圖5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500的透視圖。圖5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5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5a和圖5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500,所述轉動軸5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520,其中所述轉動軸510和滑動元件5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510上,一扭桿5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5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5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5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510的表面,以及一槽513,形成于所述鋸齒5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5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5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513之后。在這種狀態下,所述轉動軸510和滑動元件520彼此聯合,振動或噪音可能產生在所述滑動元件520和扭桿511之間。為了減少例如振動或噪音,所述轉向軸500可進一步包括一槽5110,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511的外表面,一槽521,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520的內表面,以及一環530,插入一空間,所述空間形成于彼此相對的所述沿著滑動元件520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521和所述沿著扭桿5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5110。盡管所述環530在圖5a和圖5b中顯示為一圓環,所述環可以為一有角度的環,或者具有其他形狀的環。所述環530的材質可以是例如一塑料材質或一橡膠材質,或其他材質,只要該材質可吸收振動,即可用于制成所述環530。如圖5a和圖5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500,通過附加地插入所述環530在所述滑動元件520和扭桿511之間,可以減少在轉向軸500上的振動和噪音。圖6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600的透視圖。圖6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6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6a和圖6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600,所述轉動軸6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620,其中所述轉動軸410和滑動元件6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610上,一扭桿6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6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6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6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610的表面,以及一槽613,形成于所述鋸齒6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6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6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613之后。在這種狀態下,所述轉動軸610和滑動元件620彼此聯合,振動或噪音可能產生在所述滑動元件620和扭桿611之間。為了減少例如振動或噪音,所述轉向軸600可進一步包括一槽6110,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611的外表面,以及一環630,插入所述沿著所述扭桿6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6110,所述槽6110與環630彼此相對。此時,所述滑動元件620的內表面可以在直徑上擴展。因此,所述直徑上擴展的區域可以與沿著所述扭桿6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6110的區域相配。盡管所述環630在圖6a和圖6b中顯示為一圓環,所述環可以為一有角度的環,或者具有其他形狀的環。所述環630的材質可以是例如一塑料材質或一橡膠材質,或其他材質,只要該材質可吸收振動,即可用于制成所述環630。如圖6a和圖6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600,通過附加地插入所述環630在所述滑動元件620和扭桿611之間,可以減少在轉向軸600上的振動和噪音。圖7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700的透視圖。圖7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7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7a和圖7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700,所述轉動軸7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720,其中所述轉動軸710和滑動元件7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710上,一扭桿7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7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7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7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710的表面,以及一槽713,形成于所述鋸齒7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7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7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713之后。為了防止所述轉動軸710或滑動元件720從所述轉動軸710和滑動元件720彼此聯合的狀態中脫離,一槽7110可形成于所述扭桿711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滑動元件720形成具有一突出物721,所述突出物721沿扭桿711的內表面,與所述沿著扭桿7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7110相配。圖8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800的透視圖。圖8b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800的局部截面視圖。參考圖8a和圖Sb,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所述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800,所述轉動軸810的尾端插入一滑動元件820,其中所述轉動軸810和滑動元件820彼此聯合。在所述轉動軸81 0上,一扭桿811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8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8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811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810的表面,以及一槽813,形成于所述鋸齒8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轉動軸810和所述軛之間的嚙合力,鋸齒814可進一步形成在所述槽813之后。為了防止所述轉動軸810或滑動元件820從所述轉動軸810和滑動元件820彼此聯合的狀態中脫離,一槽8110可形成于所述扭桿811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滑動元件820形成具有一突出物821,所述突出物821沿扭桿811的內表面,與所述沿著扭桿811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8110相配。上述轉向軸100、200···800所包括的所述滑動元件120、220、··· 820可以例如由一
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制成。根據上述實施例中所述聯合結構,一滑動元件120、220、…820與一轉動軸110、210、··· 810相聯合的狀態中,聯合所述滑動元件120、220、…820的所述轉動軸110、210。··810插入所述軛并與所述軛相嚙合,以及所述轉向軸100、200···800通過形成于所述軛的緊固螺栓孔以緊固螺栓而裝配。當裝配像一轉向軸,聯合所述滑動元件120、220、···820的所述轉動軸110、210廣·810未完全插入所述軛也未與所述軛相嚙合時,裝配可能完成。現在,將一工作原理通過參考圖9a和圖9b具體加以說明,該工作原理用于在一車輛放行之前,確認是否有錯裝狀態以防止已放行的車輛是錯誤裝配。
圖9a和圖9b分別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具有一防止錯裝結構的一轉向軸900的正確裝配狀態和錯誤裝配狀態。盡管所述轉向軸900可以是圖1a 圖8b中所述轉向軸100,200,—800中任一轉向軸,為了更方便的說明,參數數字在以下描述中使用不同于那些附圖中所使用的。參考圖9a和圖%,所述轉向軸900包括一轉動軸910,其中一扭桿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910的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912,形成于從所述扭桿末端開始,環繞在所述轉動軸910的表面,以及一槽913,形成于所述鋸齒912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一滑動元件920,所述扭桿插入所述滑動元件以至所述滑動元件920于所述轉動軸910相聯合;以及一軛930,其中鋸齒932形成于所述軛930的內表面,當所述轉動軸910插入所述軛930,在這種狀態下所述滑動元件920與轉動軸910的末端相聯合,鋸齒932與形成于所述轉動軸910上的鋸齒912和914相嚙合,以及一緊固螺栓孔931用所述轉動軸910栓住所述軛930。參考圖9a,所述轉動軸910插入所述軛930的孔,以這種方式,所述轉動軸910的所述槽913位置上與所述軛930的所述緊固螺栓孔931相配合,在這種狀態下,一技術員緊固一螺栓至所述緊固螺栓孔931,以完成裝配。在這種裝配狀態下,由于形成在所述轉動軸910的外表面的鋸齒912和914與形成于所述軛930的內表面的所述鋸齒932相嚙合,所述轉動軸910和所述軛一起旋轉。也就是說,若轉動軸910為一柱狀(column)側軸,與一方向盤相連,當所述轉動軸910旋轉時,所述軛也旋轉。若所述轉動軸910為一小齒輪軸,所述軛930與柱狀側軸聯合,所述柱狀側軸與所述方向盤連接,當所述軛930旋轉時,所述轉動軸910也旋轉。當裝配狀態為一正確的裝配狀態時,所述轉動軸910插入所述軛930且固定不會脫落,所述轉動軸910和所述軛930能夠一起旋轉,其中一轉向力可以正確地傳送。
圖9b說明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900被錯誤裝配的狀態,在這種方式下,只有與所述轉動軸910相聯合的滑動元件920插入所述軛930的孔,其中一技術員緊固一螺栓至所述緊固螺栓孔931,以完成裝配。在這種狀態下,形成在所述轉動軸910的外表面的鋸齒912和914與形成于所述軛930的內表面的所述鋸齒932不嚙合。因此,當轉動軸910為一柱狀(column)側軸,與一方向盤相連,當所述方向盤旋轉時,所述轉動軸910旋轉,所述軛930不旋轉。也就是說,轉動軸910是空置的。若所述轉動軸910為一小齒輪軸,當所述方向盤旋轉時,所述軛930旋轉,所述轉動軸910不旋轉。也就是說,所述軛930是空置的。當裝配狀態為一錯誤的裝配狀態時,所述轉動軸910和所述軛930不一致地旋轉,因此一轉向力不能夠被傳送。這樣,為了使所述轉動軸910或所述軛930在錯誤裝配的狀態下空置,以下的設計要求需要滿足(參見圖9a和圖9b):
設計要求
1.D>d
2.R>r
第一設計要求意味著當所述轉動軸910的扭桿插入滑動元件920,所述滑動元件920的軸向長度D需要設計成比從所述轉動軸910的插入入口開始至在所述軛930內的緊固螺栓孔931的長度d更長。
第二設計要求意味著當所述轉動軸910的扭桿插入滑動元件920,所述滑動元件920的半徑R需要設計成比從所述軛930的中心軸開始至所述緊固螺栓孔931的長度r更長。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具有一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900,當所述軸動軸910錯誤插入并與所述軛930裝配,通過所述轉動軸910或所述軛930空置使得所述錯誤裝配狀態被確認,進而防止錯誤裝配。—傳統的轉向軸包括作為動力傳送元件的一軛和一轉動軸。當所述軛和所述轉動軸彼此聯合,以至裝配所述轉向軸,即使通過緊固一螺栓至所述軛的緊固螺栓孔,在這種狀態下,在所述轉動軸上的槽沒有插入至所述軛的緊固螺栓孔相配合的位置,并且只有所述轉動軸的鋸齒于所述軛的鋸齒相嚙合(例如,在一不完全的裝配狀態)以完成所述轉向軸的裝配,所述轉動軸和所述軛一同轉動。因此,若不將所述轉動軸的槽插入至相應的所述軛的緊固螺栓孔中,不太可能迅速確定出螺栓被緊固。也就是,所述傳統的轉向軸具有一配置,不允許有確認一錯誤裝配狀態,即使所述轉向軸被錯誤裝配。然而,所述軛或轉動軸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后或在發生碰撞后脫落且空置。若這種現象發生在駕駛過程中,可能導致一非常嚴重的事故。相反的,由于所述創造性的轉向軸900配置是當所述轉向軸900被錯誤裝配,所述轉向軸910和所述軛930不能一同旋轉(例如,在一防止錯裝結構),在一車輛出廠之前,僅通過旋轉所述方向盤便可簡便地檢測出所述錯誤裝配狀態。甚至如上文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有組件是以單個單元結合而成,或是以單個單元結合地進行操作,本發明的實施例不僅僅限于此。這意味著,在多個組件中,一個或多個組件可以結合在一起選擇,作為一個或多個單元進行操作。此夕卜,術語,例如“包括”(“including”) “構成”(“comprising”) “具有”(“having”)意味著一個或多個相應的組件存在,除非,它們有相反意思的描述。它應該被理解為包括一個或多個組件在內。所有術語所包含的一個或多個技術領域的意思與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意思是相同的,除非它有別的定義。通常一個在字典中有所定義的術語要根據上下文的相關描述來進行解釋,而不應該理想化,或者超出本意來進行解釋,除非在當前規范中有明確的定義。雖然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已經說明了用途,但是在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得脫離其說明書的范圍和發明的精神,來進行不同的修改、補充和替代。而本發明的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范圍,而不是僅僅限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的范圍要根據附屬的權利要求,例如所有的技術想法包括等同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來進行解釋。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防止錯裝結構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轉動軸包括一扭桿形成于從所述轉動軸末端開始沿著軸向;鋸齒形成于從所述扭桿末端開始且在所述轉動軸外表面;以及一槽形成于從所述鋸齒末端開始作為一凹槽; 一滑動元件,通過所述扭桿插入所述滑動元件,所述滑動元件與所述轉動軸聯合;以及 一軛,包括鋸齒形成于所述軛的內表面,當聯合所述滑動元件的轉動軸插入所述軛時,所述鋸齒與形成于所述轉動軸的鋸齒相嚙合;以及一緊固螺栓孔,用于栓住所述軛和轉動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元件為一軸襯狀,在軸向上的相對側是打開的,或為一蓋狀,在軸向上只有一側是打開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元件在軸向上是開縫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以及 一環,插入所述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以及 一環,插入所述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 一槽,形成于沿著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以及 所述環插入一空間,所述空間形成于彼此相對的所述沿著滑動元件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和所述沿著扭桿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槽。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元件的內表面在直徑上擴展至一區域,所述區域與形成于沿著所述扭桿外表面的槽相配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 一槽形成于所述扭桿的外表面,以及 所述滑動元件形成具有一突出物,與沿著扭桿的內表面所形成的槽相配。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元件由一塑料材質或一金屬材質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轉向軸,尤其特別涉及一種轉向軸,其具有一防止錯裝結構,用于當一轉動軸插入一軛并裝配時,防止錯誤裝配。
文檔編號B62D1/16GK103057580SQ20121040852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金東槿 申請人:萬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