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輪車車廂,尤其涉及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三輪摩托車品種、樣式較多,其車廂主要由廂底板、箱底板前后兩端的前擋板和后擋板,以及廂底板兩側的側擋板組成,車廂的前擋板與廂底板固定連接,后擋板及兩側的側擋板與箱底板鉸接,使車廂的后檔板和兩側擋板具能向車廂外側旋轉打開;通常,在兩側擋板外側靠近前擋板一端處焊接有連接掛板,在前擋板兩端面與連接掛板位置對應處固定有掛桿及鎖緊結構,兩側擋板與前擋板通過連接掛板與掛桿及鎖緊結構配合連接緊固;在后擋板外側靠近其兩端處也焊接有連接掛板,在兩側擋板靠近后擋板一端的端面上與連接掛板位置對應處也固定有掛桿及鎖緊結構,后擋板與兩側擋板通過連接掛板 與掛桿及鎖緊結構配合連接緊固。現有技術中,連接掛板與兩側擋板及后擋板均采用焊接固定,而由于在收起兩側擋板及后擋板時,兩側擋板上的連接掛板與前擋板之間會發生碰撞,因而很容易使連接掛板脫落,從而使側擋板難以正常收攏,給人們帶來不便,同時非常不安全;而鎖緊結構通常是通過安裝座安裝于側擋板上,由于現用的矩形管側壁較薄,因而掛桿及安裝座都是先焊接在一安裝板上,然后在將安裝板焊接到側擋板上,這樣不僅浪費材料,并且安裝很麻煩、費時。另外,現有三輪車車廂的側擋板一般包括擋板體、擋板體兩端的且高于擋板體的立柱、以及與兩立柱上端固定連接的護欄桿,在護欄桿與側擋板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現有技術中,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均采用管狀結構(通常為矩形管),并且在護欄桿與立柱及支撐桿位置對應處開設有與立柱及支撐桿內部連通的車棚安裝孔,以便于人們安裝車棚。但開設車棚安裝孔后,護欄桿、立柱以及支撐桿內部很容易因進水等生銹,從而造成護欄桿、立柱以及支撐桿銹爛、損壞,使用壽命短,給人們造成極大的損失,現有技術中還沒有能有效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結構簡單、穩定,易于對易生銹處進行防銹處理,并且壽命更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所述側擋板包括擋板體、擋板體兩端的且高于擋板體的立柱、以及與兩立柱上端固定連接的護欄桿,在護欄桿與側擋板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均為中空結構,且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側壁上均具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其內部連通的開口槽。在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側壁上設置開口槽,這樣就能夠對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內壁進行防銹處理(通常為刷防銹油漆等),從而防止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內部生銹;并且,即使在使用過程中,因時間過久等導致的防銹處理失效而生銹,人們也可輕松地自行對生銹處進行處理,并再次進行防銹處理,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內部無法進行處理而生銹導致的損壞問題,從而很好地延長了側擋板及整個三輪摩托車車廂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所述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均為矩形管結構,所述開口槽分別位于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一側,并貫通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兩端。這樣設計不僅結構簡單,并且更加美觀,同時更容易加工。進一步地,所述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均由鋼板通過模具壓制成型。制作簡單、方便,并且能根據需要選擇鋼板的厚度,從而使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強度更高,更加穩定,進一步延長側擋板及整個三輪摩托車車廂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在側擋板外側靠近一端處設有連接掛板,所述連接掛板通過鉚釘或螺栓與立柱緊固在一起。通過鉚釘或螺栓將連接掛板于立柱緊固在一起,取代了傳統的焊接方式,結構更加穩定,使連接掛板更不容易脫落,即使連接掛板松動或脫落,人們也可輕松地將其重新固定,簡單、方便。由于立柱側壁上具有開口槽,在具體實施時,若采用鉚釘固定,則可使鉚釘的鉚固端位于立柱內部;若采用螺栓固定,則可將螺母設于立柱內部,這樣 不僅結構更加美觀,并且能夠更好地將鉚釘的鉚固端或螺栓保護起來,使其不因被其他物體碰撞而造成松動,進一步使整體更加穩定。進一步地,在側擋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用于與后擋板上的連接掛板配合的掛桿和鎖緊結構,所述鎖緊結構通過安裝座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掛桿與安裝座均直接與立柱焊接固定在一起。由于立柱采用鋼板通過模具壓制成型,其選取壁厚通常較厚、更為穩定,這時,將掛桿及安裝座直接焊接在立柱上,不僅節約材料,并且能有效減少安裝工序,從而節省時間,并且穩定性更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穩定性更好,能夠方便、有效地對側擋板的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內部進行防銹處理,即使生銹,用戶也能方便、快捷地自行對生銹處進行處理以及再次進行防銹處理,從而延長側擋板及整個三輪摩托車車廂的使用壽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I和圖2,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所述側擋板包括擋板體I、擋板體I兩端的且高于擋板體I的立柱2、以及與兩立柱2上端固定連接的護欄桿3,在護欄桿3與側擋板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4,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為中空結構,且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側壁上均具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其內部連通的開口槽5。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為矩形管結構,所述開口槽5分別位于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一側,并貫通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兩端。進一步具體實施時,兩立柱2具有開口槽5的一側相對設置,使結構更加美觀,并且不影響連接掛板6、掛桿8以及安裝座9的安裝;護欄桿3具有開口槽5的一側朝下,更有利于從護欄桿3上的車棚安裝孔進入的水的排出;支撐桿4具有開口槽5的一側朝向車廂內側,結構更加美觀。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由鋼板通過模具壓制成型。具體制作時,鋼板的厚度根據需要選擇,通常,鋼板厚度為Imm—10mm。在側擋板外側靠近一端處設有連接掛板6,所述連接掛板6通過鉚釘或螺栓7與立柱2緊固在一起。具體實施時,若采用鉚釘固定,則可將鉚釘的鉚固端固定在立柱2內部;若采用螺栓固定,則可將螺母設于立柱2內部,能夠更好地將鉚釘的鉚固端或螺栓保護起來,使其不因被其他物體碰撞而造成松動,進一步使整體更加穩定。在側擋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用于與后擋板上的連接掛板6配合的掛桿8和鎖緊結構,所述鎖緊結構通過安裝座9固定在立柱2上;所述掛桿8與安裝座9均直接與立柱2焊接固定在一起。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盡管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所述側擋板包括擋板體(I)、擋板體(I)兩端的且高于擋板體(I)的立柱(2)、以及與兩立柱(2)上端固定連接的護欄桿(3),在護欄桿(3)與側擋板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為中空結構,且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側壁上均具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其內部連通的開口槽(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為矩形管結構,所述開口槽(5)分別位于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一側,并貫通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護欄桿(3)以及支撐桿(4)均由鋼板通過模具壓制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其特征在于在側擋板外側靠近一端處設有連接掛板(6 ),所述連接掛板(6 )通過鉚釘或螺栓(7 )與立柱(2 )緊固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其特征在于在側擋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用于與后擋板上的連接掛板(6)配合的掛桿(8)和鎖緊結構,所述鎖緊結構通過安裝座(9)固定在立柱(2)上;所述掛桿(8)與安裝座(9)均直接與立柱(2)焊接固定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輪摩托車車廂側擋板,所述側擋板包括擋板體、擋板體兩端的且高于擋板體的立柱、以及與兩立柱上端固定連接的護欄桿,在護欄桿與側擋板之間豎直設置有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均為中空結構,且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的側壁上均具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其內部連通的開口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方便、有效地對側擋板的立柱、護欄桿以及支撐桿內部進行防銹處理,從而延長側擋板及整個三輪摩托車車廂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2624510SQ20122029503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文華 申請人:重慶標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