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坐墊桿尾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上部件改進,特別涉及一種自行車照明燈的改進。
背景技術:
為了便于夜間行駛,自行車上都要安裝反光片或者安裝照明燈,反光片通常安裝 在擋泥板或后車架上,而照明燈安裝在后車架上。但是無論反光片,還是照明燈都要通過固 定支架固定于擋泥板或后車架上,傳統安裝,部件多,外觀也不合理。
發明內容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坐墊桿尾燈,在方便夜間行車照明的前 提下,外觀上看不到額外部件,改變了傳統尾燈安裝方式,既美觀,又實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一種坐墊桿尾燈,安裝于自行車坐墊桿,由可 安裝照明燈的燈座和由透明材質制成的燈罩組成,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部設有一凹槽,該燈 座固定于該凹槽,該燈罩可拆卸式固定于該燈座,在該燈罩固定于該燈座時,該燈罩外表面 和該燈座外周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面之間呈平滑接觸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燈座一體形成于該自行車坐墊桿之凹槽上,該 燈座外側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面呈一體平滑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燈罩卡入式固定于該燈座,或者該燈罩通過螺 絲固定于該燈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照明燈為LED燈,該自行車坐墊桿由碳纖維材 質制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所述坐墊桿尾燈,安裝于自行車坐墊桿,由可安裝 照明燈的燈座和由透明材質制成的燈罩組成,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部設有一凹槽,該燈座固 定于該凹槽,該燈罩可拆卸式固定于該燈座,在該燈罩固定于該燈座時,該燈罩外表面和該 燈座外周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面之間呈平滑接觸面,這樣外觀上看不到額外的燈架支架 等部件,全部隱藏在坐墊桿上,外觀更加合理,夜間照明也能滿足,具有使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裝配圖。對照以上附圖作如下補充說明1——自行車坐墊桿3——燈罩11——凹槽4——照明燈2-燈座具體實施方式
[0017]結合圖1、圖2、圖3和圖4,以下作詳細描述:一種坐墊桿尾燈,安裝于自行車坐墊桿,由可安裝照明燈4的燈座2和由透明材質制成的燈罩3組成,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部設有一凹槽11,該燈座2固定于該凹槽11,該燈罩3可拆卸式固定于該燈座2,在該燈罩3固定于該燈座2時,該燈罩3外表面和該燈座2外周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面之間呈平滑接觸面。[0018]為了加工方便,該燈座2可以一體形成于該自行車坐墊桿I之凹槽11上,該燈座 2外側面可以與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面呈一體平滑面。[0019]為了便于安裝和拆卸,該燈罩3卡入式固定于該燈座2,或者該燈罩3通過螺絲固定于該燈座2。[0020]為了提高尾燈照明度,該照明燈4為LED燈,為了提高自行車坐墊桿剛性強度,該自行車坐墊桿I由碳纖維材質制 成。
權利要求1.一種坐墊桿尾燈,安裝于自行車坐墊桿,其特征在于,由可安裝照明燈(4)的燈座 (2)和由透明材質制成的燈罩(3)組成,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部設有一凹槽(11),該燈座 (2)固定于該凹槽(11),該燈罩(3)可拆卸式固定于該燈座(2),在該燈罩(3)固定于該燈座 (2)時,該燈罩(3)外表面和該燈座(2)外周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面之間呈平滑接觸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坐墊桿尾燈,其特征在于,該燈座(2)—體形成于該自行車坐墊桿(I)之凹槽(11)上,該燈座(2)外側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I)側面呈一體平滑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坐墊桿尾燈,其特征在于,該燈罩(3)卡入式固定于該燈座(2),或者該燈罩(3)通過螺絲固定于該燈座(2)。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坐墊桿尾燈,其特征在于,該照明燈(4)為LED燈,該自行車坐墊桿(I)由碳纖維材質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坐墊桿尾燈,安裝于自行車坐墊桿,由可安裝照明燈的燈座和由透明材質制成的燈罩組成,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部設有一凹槽,該燈座固定于該凹槽,該燈罩可拆卸式固定于該燈座,在該燈罩固定于該燈座時,該燈罩外表面和該燈座外周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面之間呈平滑接觸面,該燈座一體形成于該自行車坐墊桿之凹槽上,該燈座外側面與該自行車坐墊桿側面呈一體平滑面,該燈罩卡入式固定于該燈座,或者該燈罩通過螺絲固定于該燈座,本實用新型在方便夜間行車照明的前提下,外觀上看不到額外部件,改變了傳統尾燈安裝方式,既美觀又實用。
文檔編號B62J6/04GK203142861SQ20132018221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
發明者楊宵宵, 陳坤燦 申請人: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