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包括插座(9),與插座(9)相連的殼體(8),所述插座(9)上固定有壓簧(7),該壓簧(7)的另一端套接有從所述殼體(8)伸出的推桿(2),所述殼體(8)的內壁上設有一組導電片(10),所述壓簧(7)與推桿(2)之間還設置有一組與該導電片(10)相配合的接觸橋(6);還包括設置在推桿(2)上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開關內部的密封套(1),以及用于壓緊密封套(1)且與殼體(8)相配合的安裝螺母(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解決了現有汽車前艙蓋開關結構復雜,防塵防水效果顯著不好的問題,延長了開關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小開關,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前艙蓋開關是用于檢測汽車前艙蓋是否處于關閉或打開狀態的開關,通常安裝在汽車發動機倉的支架上。由于汽車前艙蓋內空間環境比較惡劣,受灰塵、雨水、各類油污等影響較大。普通的開關防塵和防水等級都達不到使用環境的要求,且開關功能容易失效。上述情況會導致當汽車前艙蓋未完全關閉的情況下,駕駛員無法識別是否前艙蓋完全關閉。如果在前艙蓋未完全關閉的情況下駕駛汽車高速行駛,當車速達到一定時速時,前艙蓋可能會因為風阻而突然打開,會造成駕駛員的人身傷害,甚至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解決了現有汽車前艙蓋開關結構復雜,防塵防水效果顯著不好的問題,延長了開關的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包括插座,與插座相連的殼體,所述插座上固定有壓簧,該壓簧的另一端套接有從所述殼體伸出的推桿,所述殼體的內壁上設有一組導電片,所述壓簧與推桿之間還設置有一組與該導電片相配合的接觸橋;還包括設置在推桿上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開關內部的密封套,以及用于壓緊密封套且與殼體相配合的安裝螺母。
[0005]為了方便安裝該開關,還包括設置在殼體上的用于安裝在車身上的支架。
[0006]為了防止長期過度按壓推桿導致壓簧失效,還包括設置在殼體上的用于限制開關行程的固定座。
[0007]為了防止水流入開關內部,固定座上還設有一組排水槽。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采用安裝螺母預壓密封套的方式,使得開關內部與外部隔絕,有效防止了因水、灰塵等異物不慎進入開關內部導致開關失效的問題。進一步的,在固定座上設置一組排水槽,防止水流入開關內部;在殼體上設置用于限制開關行程的固定座,延長了開關的使用壽命。
[0009]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1]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如圖1至2所示,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包括插座9,與插座9相連的殼體8,所述插座9上固定有壓簧7,該壓簧7的另一端套接有從所述殼體8伸出的推桿2,所述殼體8的內壁上設有一組導電片10,壓簧7與推桿2之間還設置有一組與該導電片10相配合的接觸橋6 ;還包括設置在推桿2上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開關內部的密封套1,以及用于壓緊密封套I且與殼體8相配合的安裝螺母3。優選的,所述殼體8與安裝螺母3螺紋連接。
[0013]為了方便安裝該開關,還包括設置在殼體8上的用于安裝在車身上的支架5。為了防止長期過度按壓推桿導致壓簧失效,在殼體8上設置有用于限制開關行程的固定座4 ;優選的,固定座上還設有一組排水槽11。
[0014]當汽車前艙蓋打開時,壓簧推動推桿向上,接觸橋與導電片接觸,實現電路導通,前艙蓋指示燈亮起提示前艙蓋未關閉;當汽車前艙蓋關閉時,前艙蓋壓著推桿,并與固定座的上部相抵接,此時接觸橋與導電片分離,電路截止,前艙蓋指示燈熄滅提示前艙蓋已關閉;通過在推桿外設置密封套并用安裝螺母固定,使得開關內部與外部隔絕,有效防止了因水、灰塵等異物不慎進入開關內部導致開關失效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前艙蓋開關,包括插座(9),與插座(9)相連的殼體(8),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9)上固定有壓簧(7),該壓簧(7)的另一端套接有從所述殼體(8)伸出的推桿(2),所述殼體(8)的內壁上設有一組導電片(10),所述壓簧(7)與推桿(2)之間還設置有一組與該導電片(10)相配合的接觸橋(6);還包括設置在推桿(2)上用于防止異物進入開關內部的密封套(1),以及用于壓緊密封套⑴且與殼體⑶相配合的安裝螺母⑶;所述殼體(8)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在車身上的支架(5),以及用于限制開關行程的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上還設有一組排水槽(11)。
【文檔編號】B62D25/12GK203727480SQ20132046020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汪春華, 李東兵, 陳雄偉, 楊偉華 申請人:黃山奧特斯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