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075355閱讀:168來源:國知局
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移動裝置,尤指一種可置放貨物及可折疊以減少收合空間的手拉式移動裝置,其包括有一拉桿、一置物架、一位置卡合器及一組合軸桿,置物架上設有與拉桿相對應的置桿溝槽,拉桿的底側端設于置桿溝槽內,并經由組合軸桿穿設于置物架的后側端及拉桿的底側端,以致使拉桿可相對應于置物架而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或一水平收合模式,于垂直展開模式時,位于置物架后側端的位置卡合器將可卡合于拉桿的一定位卡合孔內,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移動裝置;于水平收合模式時,拉桿則可收納存放于置桿溝槽內,由此以減少移動裝置在收合時的存放空間。
【專利說明】可折疊式移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裝置,尤指一種可置放貨物及可折疊以減少收合空間的手拉式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手拉式移動裝置,例如手拉車、手推車、購物車及/或拉桿車等,為一種可提供了人們輕便攜帶及省力載物的實用性商品,常見被使用于市場買菜、商城購物或學生上學途中。
[0003]一般的手拉式移動裝置10,如圖1所示,其主要通過一組合軸桿13穿設于一拉桿11的底側端,并在組合軸桿13的兩側端分別設有一移動輪19,而相對應于拉桿11,于組合軸桿13上固設有一置物架15。
[0004]為了讓置物架15可在不使用時收合豎立,并盡可能緊鄰拉桿11,以減少移動裝置10的收合空間大小,因此,置物架15寬度將被設計成比拉桿11的兩個支撐桿111間的間距還小,以致使置物架15可旋轉90度并被容置于兩個支撐桿111之間。
[0005]又,為了讓置物架15可以承載比較大面積的貨物,因此,于置物架15的兩側端分別可通過一開合件157而延伸有一展開側架17。
[0006]拉桿11包括有兩個支撐桿111,并于支撐桿111上側端設有一可調整拉桿11長度的長度調整桿113,再于長度調整桿113上橫設有一可方便使用者拉動或推動的握把115。
[0007]雖然現有移動裝置10已具有輕便攜帶及省力載物的功能,但其還是具有幾個可改善的空間:
[0008]展開側架17僅憑借開合件157而連設于置物架15上,容易因為貨物的重量超重或置放重心不當,而造成開合件157的損毀,進而影響移動裝置10可承載的貨物大小。
[0009]當現有移動裝置10呈水平收合模式及豎立直放時,只有移動輪19可接觸地面,容易因為移動輪19的滑動而致使移動裝置10摔落,不僅將造成移動裝置10的損壞,也容易造成其他周邊外物的危險。
[0010]置物架15受限于必須收納于兩個支撐桿111之間,因此,現有可折疊式移動裝置10構造并不適用于單一支撐桿或兩支以上支撐桿者,產品受到設計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1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可有效解決前述現有移動裝置的問題,不僅可確保置物架的使用完整性,又可提高收合直立時的置放穩定性及安全性,更可以適用于多種支撐桿構造。
[0012]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包括有:一拉桿,具有至少一支撐桿,支撐桿上設有一握把,而支撐桿的底側端設有一定位卡合孔;一組合軸桿,兩側端各設有一移動輪;及一置物架,其后側端連設該組合軸桿及固設有一位置卡合器,而相對應于該拉桿的支撐架設有至少一置桿溝槽,拉桿的底側端設置于置桿溝槽的后側端內,并在置桿溝槽的后側端上相對應于置物架而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或一水平收合模式,于垂直展開模式時,該位置卡合器卡合于該拉桿的定位卡合孔,于水平收合模式時,該拉桿的支撐桿置放于置桿溝槽內。
[0013]又,本實用新型尚可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包括有:一拉桿,具有至少一支撐桿,支撐桿上設有一握把;一組合軸桿,兩側端各設有一移動輪;及一置物架,其后側端連設該組合軸桿,相對應于該拉桿的支撐架設有至少一置桿溝槽,置物溝槽內設有至少一溝槽卡合件,該拉桿的底側端將設于置桿溝槽的后側端,并在置桿溝槽的后側端上相對應于置物架而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或一水平收合模式,于水平收合模式時,該拉桿的支撐桿將受限于溝槽卡合件,而置放于置桿溝槽內。
[0014]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拉桿的支撐桿上設有一卡合導槽,卡合導槽將可連接該定位卡合孔。
[0015]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置物架的后側端設有一軸桿組合孔,該拉桿的底側端設有一軸桿穿設孔,而該組合軸桿即可穿設軸桿組合孔及軸桿穿設孔。
[0016]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位置卡合器具有一基板,于基板上設有至少一卡合控制件,卡合控制件的前側端設有一卡合定位柱,卡合器定位柱即可藉由卡合控制件而進出該拉桿的定位卡合孔。
[0017]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卡合控制件的后側端設有一限位元件。
[0018]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置物架的置桿溝槽內設有至少一溝槽卡合件。
[0019]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置物架設有一鏤空部。
[0020]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置物架的前側端設有一前端支撐件。
[0021]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前端支撐件為一下斜板或一移動輪。
[0022]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拉桿的支撐桿與握把之間設有一長度調整桿或一可彎折調整桿。
[0023]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中該置物架的后側端相對于該移動輪設有至少一擋泥板,擋泥板的一側端與該移動輪將在該水平收合模式時接觸到一擺放平面。
[002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解決前述現有移動裝置的問題,不僅可確保置物架的使用完整性,又可提高收合直立時的置放穩定性及安全性,更可以適用于多種支撐桿構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現有可折疊式移動裝置的構造示意圖;
[0026]圖2: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構造分解圖;[0027]圖3: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0028]圖4:本實用新型如圖3所示實施例的側視圖;
[0029]圖5、圖6、圖7: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于操作時的各步驟局部構造圖;
[0030]圖8: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于收合時的構造示意圖;
[0031]圖9:本實用新型如圖8所示實施例的側視圖;
[0032]圖10: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33]圖11:本實用新型如圖10所示實施例于收合時的構造示意圖;
[0034]圖12: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35]圖13、圖14、圖15: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又一實施例于操作時的各步驟局部構造圖。
[0036]附圖標記說明:10_移動裝置;11_拉桿;111-支撐桿;113-長度調整桿;115_握把;13_組合軸桿;15_置物架;157_開合件;17_展開側架;19_移動輪;20_移動裝置;20A-垂直展開模式;20B-水平收合模式;21_拉桿;211_支撐桿;213_長度調整桿;215_握把;217_軸桿穿設孔;219_定位卡合孔;23_組合軸桿;29_移動輪;30_置物架;31_置桿溝槽;33_卡合器限位孔;335_定位柱出入孔;35_前端支撐件;37_擋泥板;38_鏤空部;39-軸桿組合孔;40_位置卡合器;41_基座;43_卡合控制件;45_卡合定位柱;47_限位元件;49_螺絲;50_溝槽卡合件;55_貨物;57_擺放平面;60_移動裝置;70_移動裝置;80-移動裝置;813_可彎折調整桿;818_卡合導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7]首先,請參閱圖2、圖3及圖4,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一實施例的構造分解圖、組合示意圖及側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20包括有一拉桿21、一組合軸桿23、一置物架30及一位置卡合器40,組合軸桿23的兩側端分別設有一移動輪29,憑借組合軸桿23可以穿設或固定拉桿21及置物架30,以致使拉桿21可連設于置物架30上。
[0038]拉桿21包括有至少一支撐桿211,例如此附圖中的兩根支撐桿211,于支撐桿211的頂側端可直接連接有一可方便使用者手拉或手推的握把215,或者是憑借一長度調整桿213來固定握把215,而長度調整桿213可被用以調整拉桿21的長度。支撐桿211的底側端分別設有一定位卡合孔219及/或一軸桿穿設孔217。
[0039]置物架30為一板體,相對應于支撐桿311而設有至一凹陷的置桿凹槽31,例如此附圖的兩個置桿凹槽31。于置物架30的后側端設有至少一軸桿組合孔39及/或一卡合器限位孔33。
[0040]組合軸桿23可穿設于拉桿21的軸桿穿設孔217及置物架30的軸桿組合孔39,以致使拉桿21及組合軸桿23可連接置物架30,而拉桿21或置物架30也可依據組合軸桿21進行轉動。
[0041]位置卡合器40可憑借一鎖合件(如圖5的螺絲49)而固定于置物架30的后側端,并可在拉桿21與置物架30形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20A時,如圖4所示,位置卡合器40將可卡合固定于拉桿21的定位卡合孔219內,以致使拉桿21與置物架30保持近似90度的垂直關系,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移動裝置20來承載貨物55。[0042]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位置卡合器40具有一基板41,于基板41上設有至少一卡合控制件43,而卡合控制件43的前側端則設有一卡合定位柱45,卡合定位柱45受控于卡合控制件43而進出拉桿21的定位卡合孔219,并致使拉桿21與置物架30成一固定擺設角度。
[0043]卡合控制件43的后側端可設有一限位元件47,例如此附圖的彈性元件,但不依此為限。限位元件47將可推動卡合控制件43及卡合定位柱45移向支撐桿211的底側端或定位卡合孔219,且,使用者必須施力于卡合控制件43,方可讓卡合定位柱45遠離支撐桿211的底側端。
[0044]置物架30的后側端設有至少一卡合器限位孔33及一定位柱出入孔335,位置卡合器40的卡合控制件43可凸出于卡合器限位孔33,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而置物架30的其他板體部分即可用以固定該限位元件47。位置卡合器40的卡合定位柱45則可經由定位柱出入孔335而方便進出支撐桿211的底側端或定位卡合孔219。
[0045]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其位置卡合器40的限位元件47亦可為一設于基板41上的至少一凸條(如圖13的符號47),通過操作卡合控制件43位于凸條的相關位置,以控制卡合定位柱45是否卡合于支撐桿211的底側端或定位卡合孔219內。位置卡合器40亦可直接固定于置物架30的后側端上表面,如此即無需再設置如圖所示的卡合器限位孔33。
[0046]又,為了讓置物架30可承受更重的貨物55,于置物架30的前側端連設有至少一前端支撐件35。前端支撐件35可為如圖所示的一下斜板,或者是為一與移動輪29相同的移動輪。
[0047]又,置物架30上亦可設計有一鏤空部38,除了可在置物架30上做各種圖樣或文字的不同造型設計外,也可借此減輕可折疊式移動裝置20的重量,以方便使用者攜帶。
[0048]當可折疊式移動裝置20于垂直展開模式20A時,其移動輪29及前端支撐件35將可接觸于一擺放平面57,并可在置物架30上擺設欲承載的貨物55。
[0049]雖然在圖2中,拉桿21通過軸桿穿設孔217及組合軸桿23而固定于置物架30上,軸桿穿設孔217可以是為一半圓孔洞(如圖所示)或一全圓孔洞,半圓孔洞及全圓孔洞的軸桿穿設孔217即可被組合軸桿23予以穿設,并致使支撐桿211可固定于置桿溝槽31內。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支撐桿211的底側端亦可設計成為一不具有軸桿穿設孔217,只要支撐桿211的底側端可固定于置桿溝槽31的后側端內,且可相對于置物架30轉動近似90度即可,而此種構造常見于多種機械結構中,在此不再贅述。
[0050]同理,置物架30的軸桿組合孔39亦可設計為一半圓孔洞或一全圓孔洞(如圖所示),可被組合軸桿23予以穿設。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置物架30的后側端亦可設計成不具有軸桿組合孔39,只需在置物架30的底側端通過一鎖合裝置來固定組合軸桿23及/或移動輪29,同樣可達到將組合軸桿23及/或移動輪29固定于置物架30,并可帶動置物架30移動的目的。
[0051]再者,請參閱圖5、圖6及圖7,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于操作時的各步驟局部構造圖。移動裝置20于垂直展開模式20A時,位置卡合器40的卡合控制件45受到限位元件47的擠壓而將卡合定位柱45卡合固定于支撐桿211的定位卡合孔219內,以確保支撐桿211與置物架30成一垂直展開狀態,如圖5所示。
[0052]當使用者欲收合移動裝置20時,將扳動卡合控制件43,反向擠壓限位元件47,帶動卡合定位柱45遠離支撐桿211的定位卡合孔219,并借此解除置物架30與支撐桿211的卡合固定關系,如圖6所示。
[0053]當卡合定位柱45遠離定位卡合孔219的卡合關系后,可以轉動支撐桿211向置物架30方向,讓整個拉桿21及支撐桿211鄰近置物架30。此時即便解除卡合控制件43的外力控制,卡合控制件43再度受到限位元件45的作用而讓卡合定位柱45向前伸展,也僅可以臨近支撐桿211的底側端,不會卡合于支撐桿211的定位卡合孔219內,如圖7所示。
[0054]使用者可以繼續轉動拉桿21及/或置物架30,致使拉桿21或支撐桿211最后被置放于置物架30的置桿溝槽31內,以成為一水平收合模式20B,并可豎立直放于一擺放平面57上,如圖8及圖9所示。
[0055]當移動裝置20處于水平收合模式20B時,位置卡合件40的卡合定位柱45將凸出于置桿溝槽31內,以確保拉桿21會不因為不當外力而跳脫于置桿溝槽31,有助于移動裝置20的豎立直放。
[0056]置物架30的后側端且鄰近于移動輪29處,設有一擋泥板37,擋泥板37可為一弧型或一斜線型的板體,除了可以在移動裝置20移動時擋下地面上彈起的砂石或外物外,其在水平收合模式20B時,也可以與移動輪29同時接觸于擺放平面57,以形成多個接觸點,有助于移動裝置20豎立直放時的平衡性,如此更可確保移動裝置20及擺放外物的安全性。
[0057]另外,請參閱圖10及圖11,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及組合示意圖。于此實施例中,于置物架30的置桿溝槽31內尚設有一溝槽卡合件50,溝槽卡合件50可為一實體凸條或一可內壓型凸鈕。當拉桿21及/或支撐桿211被引導進入置物架30的置桿溝槽31內后,溝槽卡合件50將可依緊配合或接觸于拉桿21或支撐桿211的表面,并得以限制拉桿21或支撐桿211在置桿溝槽31內的活動空間,借此以有助于移動裝置60的豎立直放,并確保水平收合模式20B的擺設。
[0058]接續,請參閱圖12,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于此實施例中,可折疊式移動裝置70的拉桿21及撐桿211為單一桿體,支撐桿211可直接連接或通過可彎折調整桿813而連接一握把215。置物架30上相對應于拉桿21而設有單一桿型置桿溝槽31,并在置桿溝槽31的前側端設有一前端支撐件35。單一桿型的支撐桿211及/或拉桿21可適用于本實用新型折疊式移動裝置70。
[0059]于置桿溝槽31內同樣可設有至少一可為實體凸條或可內壓型凸鈕的溝槽卡合件50,同樣可限制拉桿21或支撐桿211在置桿溝槽31內的活動空間,由此以有助于移動裝置70在豎立直放及水平收合模式20B的擺設。
[0060]于此實施例中,置物架30上并不再設置有位置卡合器40,也無需在支撐桿211的底側端設有定位卡合孔219,僅需以溝槽卡合件50來確保水平收合模式20B的維持。
[0061]又,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其長度調整桿213可設計為一可相對應于支撐桿211而轉動的可彎折調整桿813,當使用者欲收合時,可轉動可彎折調整桿813于支撐桿211的另一面,以達到收合移動裝置70的目的。
[0062]最后,請參閱圖13、圖14及圖15,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又一實施例于操作時的各步驟局部構造圖。此實施例中,最主要是在支撐桿211的底側端上設有一卡合導槽818,卡合導槽818將從支撐桿211的邊側連接于定位卡合孔219。當移動裝置80欲展開使用時,可以扳動支撐桿211以遠離置物架30,如圖13所示。[0063]當支撐桿211的底側端接觸到位置卡合器40的卡合定位柱45時,卡合定位柱45將可被支撐桿211的底側端及/或卡合導槽818的引導而擠壓卡合控制件43及限位元件47 (如圖所示的凸條),如圖14所示。
[0064]隨著支撐桿211的轉動,最后卡合定位柱45將會突然對準位于卡合導槽818后側端的定位卡合孔219,并相互卡合固定,以形成一垂直展開模式20A,如圖15所示。
[0065]說明書所描述的也許、必須及變化等字眼并非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說明書所使用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以進行特定實施例的描述,并不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說明書所使用的單數量詞(如一個及該個)亦可為多個,除非在說明書的內容有明確的說明。例如說明書所提及的一個裝置可包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裝置的結合,而說明書所提的一物質則可包括有多種物質的混合。
[0066]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拉桿,具有至少一支撐桿,支撐桿上設有一握把,而支撐桿的底側端設有一定位卡合孔; 一組合軸桿,兩側端各設有一移動輪 '及 一置物架,其后側端連設該組合軸桿及固設有一位置卡合器,而相對應于該拉桿的支撐架設有至少一置桿溝槽,拉桿的底側端設置于置桿溝槽的后側端內,并在置桿溝槽的后側端上相對應于置物架而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或一水平收合模式,于垂直展開模式時,該位置卡合器卡合于該拉桿的定位卡合孔,于水平收合模式時,該拉桿的支撐桿置放于置桿溝槽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拉桿的支撐桿上設有一卡合導槽,卡合導槽能夠連接該定位卡合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置物架的后側端設有一軸桿組合孔,該拉桿的底側端設有一軸桿穿設孔,而該組合軸桿能夠穿設軸桿組合孔及軸桿穿設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位置卡合器具有一基板,于基板上設有至少一卡合控制件,卡合控制件的前側端設有一卡合定位柱,卡合器定位柱通過卡合控制件而進出該拉桿的定位卡合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合控制件的后側端設有一限位元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置物架的置桿溝槽內設有至少一溝槽卡合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置物架設有一鏤空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置物架的前側端設有一前端支撐件,前端支撐件為一下斜板或一移動輪。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置物架的后側端相對于該移動輪設有至少一擋泥板,擋泥板的一側端與該移動輪在該水平收合模式時接觸到一擺放平面。
10.一種可折疊式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拉桿,具有至少一支撐桿,支撐桿上設有一握把; 一組合軸桿,兩側端各設有一移動輪 '及 一置物架,其后側端連設該組合軸桿,相對應于該拉桿的支撐架設有至少一置桿溝槽,置物溝槽內設有至少一溝槽卡合件,該拉桿的底側端將設于置桿溝槽的后側端,并在置桿溝槽的后側端上相對應于置物架而成為一垂直展開模式或一水平收合模式,于水平收合模式時,該拉桿的支撐桿將受限于溝槽卡合件,而置放于置桿溝槽內。
【文檔編號】B62B1/12GK203439064SQ20132054222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謝榮雄 申請人:亞律達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龙游县| 海丰县| 云龙县| 博白县| 柳州市| 来安县| 墨脱县| 宜丰县| 门源| 壤塘县| 信丰县| 买车| 海晏县| 湖北省| 民勤县| 连州市| 扎鲁特旗| 阿克苏市| 宾阳县| 盐山县| 岳阳市| 出国| 德兴市| 武山县| 宁阳县| 聂拉木县| 中阳县| 揭阳市| 康马县| 金坛市| 怀化市| 岗巴县| 巴楚县| 海宁市| 宁远县| 徐闻县| 乐山市| 九龙县| 剑河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