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車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邊梁式車架橫梁結構。
背景技術:
邊梁式車架由兩根位于兩邊的縱梁和若干橫梁組成,用鉚接法或焊接法將縱梁與橫梁連接成堅固的剛性結構。
目前,邊梁式車架的橫梁均如圖1所示,為U型結構,其橫梁的高度在開發設計時根據縱梁的高度確定,為一個確定的值。
而確定高度的橫梁只能適用于一個截面高度的縱梁,適用性較差,且現有技術的橫梁結構為U型,生產必須要開發專用橫具,增加開發周期及開發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邊梁式車架橫梁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橫梁高度為固定值及需要專用模具,開發周期長及開發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邊梁式車架橫梁結構,包括上橫梁、下橫梁及連接結構;所述上橫梁和所述下橫梁均為L型;
所述上橫梁包括橫梁上安裝面和橫梁下連接面;所述下橫梁包括橫梁下安裝面和橫梁上連接面;
在所述橫梁下連接面上設置有多組安裝通孔;在所述橫梁上連接面上設置有多組通孔;
所述連接結構通過多組所述安裝通孔中的一組與多組所述通孔中的一組將所述上橫梁及所述下橫梁固定連接。
每組所述安裝通孔與高度方向相對的一組所述安裝通孔之間的高度差相鄰兩組通孔的高度差相同。
所述安裝通孔的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與每組所述通孔的相鄰兩個通孔之間的孔距相同。
所述連接結構為鉚釘或螺栓螺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方案通上橫梁、下橫梁、上橫梁上的安裝通孔及下橫梁上的通孔,實現橫梁高度根據需要而調整,提高了橫梁的適應性。
本技術方案中的上橫梁及下橫梁均為L型結構,不需要開發專用模具。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上橫梁的正視圖;
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下橫梁的正視圖;
圖6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橫梁,2下橫梁,3連接結構,101第一組安裝通孔,102第二組安裝通孔,103第三組安裝通孔,104第四組安裝通孔,105第五組安裝通孔,106第六組安裝通孔,107第七組安裝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申請提供一種邊梁式車架橫梁結構,如圖2至圖6所示,包括上橫梁1、下橫梁2及連接結構3;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為L型;本申請中,上橫梁和下橫梁均經過沖壓橫具沖壓而成。
上橫梁包括橫梁上安裝面和橫梁下連接面;下橫梁包括橫梁下安裝面和橫梁上連接面。上安裝面為橫梁結構的上方安裝面,下安裝面為橫梁結構的下方安裝面;橫梁下連接面與橫梁下連接面通過連接結構連接為橫梁結構的豎向側面。
在本申請中,連接結構為鉚釘或螺栓螺母,但優選為采用鉚釘固定連接,以保證橫梁結構不會松動,防止橫梁結構在連接結構處出現剪切力。
在橫梁下連接面上設置有多組安裝通孔;在橫梁上連接面上設置有多組通孔。
連接結構通過多組安裝通孔中的一組與多組通孔中的一組將上橫梁及下橫梁固定連接。
每組安裝通孔與高度方向相對的一組安裝通孔之間的高度差相鄰兩組通孔的高度差相同。
每組安裝通孔的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與每組通孔的相鄰兩個通孔之間的孔距相同。
具體結構為,在橫梁下連接面上沿橫梁下連接面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七組(排)安裝通孔,自上而下分別為第一組安裝通孔101、第二組安裝通孔102、第三組安裝通孔103、第四組安裝通孔104、第五組安裝通孔105、第六組安裝通孔106及第七組安裝通孔107。
其中第一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在橫梁下連接面的上下高度方向上與第五組安裝通孔的各個通孔上下一一對應,且高度差為A;第二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在橫梁下連接面的上下高度方向上與第六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一一對應,且高度差為A;第三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在橫梁下連接面的上下高度方向上與第七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一一對應,且高度差為A。
第一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與第二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第三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及第四組安裝通孔的各安裝通孔在上下方向上不相對應。
第一組安裝通孔與第二組安裝通孔的高度差為a;第二組安裝通孔與第三組安裝通孔的高度差為a;第三組安裝通孔與第四組安裝通孔的高度差為a;第四組安裝通孔與第五組安裝通孔的高度差為a;且4a=A。
第一組安裝通孔中的各安裝通孔之間,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為B;第二組安裝通孔中的各安裝通孔之間,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為B;第三組安裝通孔中的各安裝通孔之間,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為B;第四組安裝通孔中的各安裝通孔之間,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的孔距為B。
第一組安裝通孔中相鄰兩個安裝通孔之間在橫梁下連接面長度方向上設置有第二組安裝通孔、第三組安裝通孔及第四組安裝通孔的各一個安裝通孔,該三個安裝通孔將第一組安裝通孔中的兩個相鄰安裝通孔的孔距四等分,且孔距為b。
橫梁上連接面設置有兩組通孔,這兩組通孔的高度差為A;每組通孔中相鄰兩個通孔的孔距為b,用于同橫梁下連接面上的安裝通孔配合。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