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車床的部件聯接結構領域,具體是涉及車床橫梁滾珠絲桿的聯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數控立式車床中,立刀架通過滑座安裝在橫梁上,通過橫梁滾珠絲桿傳動使滑座得到水平方向的移動,現有的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一般不能很好地對滾珠絲桿進行預緊,使得在高速和重載工作條件下,滾珠絲桿高速旋轉比較容易產生較大的撓度和振動,直接影響了數控機床的穩定性和加工精度,同時也減少了滾珠絲桿的使用壽命。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數控立式車床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簡單,便于調整,且能夠提高使用壽命的一種車床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床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所述滾珠絲桿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設置在橫梁的套架上,所述滾珠絲桿的一端與進給電機的輸出軸同軸相連,所述軸承為并排設置的多個角接觸軸承,所述多個角接觸軸承的兩外側端面分別設有套在滾珠絲桿上的軸套,所述軸套的外端設有套在滾珠絲桿上的鎖緊螺母,所述滾珠絲桿上設有與鎖緊螺母匹配螺合的螺紋。
所述滾珠絲桿連接進給電機的一端上靠內的軸套通過滾珠絲桿的形成的臺階面頂住,所述滾珠絲桿另一端的兩軸套外端分別設有鎖緊螺母。
所述套架的一端向內凸設有可頂住角接觸軸承的凸環,所述凸環與其對應的軸套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套架的另一端鎖固有可頂住角接觸軸承的軸承蓋,所述軸承蓋與其對應的軸套之間設有密封圈。
所述滾珠絲桿連接進給電機的一端上的套架還包括供進給電機安裝的電機座。
所述滾珠絲桿與進給電機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并對應在電機座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聯接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安裝后,滾珠絲桿連接進給電機的一端先通過角接觸軸承兩側的鎖緊螺母來對角接觸軸承和絲桿進行調整預緊固定好后,再進行另一端的同樣的調整預緊,能夠方便對滾珠絲桿和軸承的調整預緊,降低了滾珠絲桿裝配的復雜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滾珠絲桿的剛性,減少滾珠絲桿高速旋轉所帶來的撓度和振動,提高了車床的穩定性,保證車床的加工精度要求,同時也提高了滾珠絲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車床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橫梁-1;套架-11;凸環-111;軸承蓋-112;電機座-12;
滾珠絲桿-2;螺紋-21;臺階面-22;
軸承-3;角接觸軸承-31;
進給電機-4;軸套-5;鎖緊螺母-6;密封圈-7;聯軸器-8。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車床橫梁滾珠絲桿聯接結構,如圖1所示,所述橫梁1上設有用于水平架設滾珠絲桿2兩端的套架11,所述滾珠絲桿2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3設置在套架11上,所述滾珠絲桿2的一端與進給電機4的輸出軸同軸相連,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之處在于,所述軸承3為并排設置的多個角接觸軸承31(角接觸軸承為公知產品),所述多個角接觸軸承31的兩外側端面分別設有套在滾珠絲桿2上的軸套5,所述軸套5的外端設有套在滾珠絲桿2上的鎖緊螺母6,所述滾珠絲桿2上設有與鎖緊螺母6匹配螺合的螺紋21。滾珠絲桿2的兩端分別通過鎖緊螺母6進行調整角接觸軸承31的游隙并使滾珠絲桿2的端部緊固住,從而實現上述的目的效果。
進一步,如圖1中所示,所述滾珠絲桿2連接進給電機3的一端上靠內的軸套5通過滾珠絲桿2的形成的臺階面22頂住,所述滾珠絲桿2另一端的兩軸套5外端分別設有鎖緊螺母6,該結構設置能夠方便滾珠絲桿2連接進給電機3一端的調整預緊。
進一步,如圖1中所示,所述套架11的一端向內凸設有可頂住角接觸軸承31的凸環111,所述凸環111與其對應的軸套5之間設有密封圈7,所述套架11的另一端鎖固有可頂住角接觸軸承31的軸承蓋112,所述軸承蓋112與其對應的軸套5之間設有密封圈7,該結構設置便于鎖緊螺母6的預緊調整以及滾珠絲桿2的靈活旋轉。
進一步,如圖1中所示,所述滾珠絲桿1連接進給電機4的一端上的套架11還包括供進給電機4安裝的電機座12。
進一步,如圖1中所示,所述滾珠絲桿2與進給電機3之間通過聯軸器8連接,并對應在電機座12內。
通過上述結構,降低了滾珠絲桿2裝配的復雜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滾珠絲桿2的剛性,減少滾珠絲桿2高速旋轉所帶來的撓度和振動,提高了車床的穩定性,保證車床的加工精度要求,同時也提高了滾珠絲桿2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