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759417發布日期:2025-04-29 18:28閱讀:5來源:國知局
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術涉及自行車座椅,尤其涉及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


背景技術:

1、現有的自行車座椅都是由座桿、鞍座、緊固螺栓組成的一體式鞍座。由于普通的自行車的座椅是固定不動的,在不同的路況下騎行時,騎行者需要通過不斷的改變騎行姿態來適應不同的路況及車輛的傾斜狀態,但由于座椅固定不能動,所以無法及時調整角度以適應騎行者的坐姿,這樣就會加大對會陰部的擠壓和磨擦,令人感覺疼痛,大腿內側液會因坐姿的改變而增大與座墊的摩擦,長時間騎行也會帶來疼痛感。

2、基于此,需要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以提高用戶舒適度。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包括座墊裝配體、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自適應調節裝置、支撐裝置和車桿組件,所述支撐裝置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車桿組件的上端,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安裝在所述支撐裝置的上端,所述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下端分別卡持在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的多個安裝部中,所述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上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座墊裝配體下方。

3、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座墊裝配體包括前座墊、左側座墊和右側座墊,所述前座墊、所述左側座墊和所述右側座墊下方分別設置有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

4、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前座墊與所述左側座墊和所述右側座墊之間設有縫隙,所述左側座墊和所述右側座墊之間設有縫隙。

5、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前座墊的高度低于所述左側座墊和所述右側座墊的高度,所述左側座墊和所述右側座墊的高度相等。

6、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包括座墊連接組件、封蓋、銷軸、緩沖彈簧和緩沖彈簧座,所述座墊連接組件包括焊接成一體的座墊連接板和座墊連接板支撐桿,所述緩沖彈簧放置在所述緩沖彈簧座的底部,所述封蓋安裝在所述緩沖彈簧座的上端,所述座墊連接組件的下端經由所述封蓋的槽口插入所述緩沖彈簧座內并壓在所述緩沖彈簧的頂部,所述銷軸插在所述座墊連接板支撐桿的銷孔中。

7、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包括下安裝底板、中間調節彈簧、上安裝底板、固定螺釘、中間預緊螺栓、開口銷、鎖緊螺母,通過所述中間預緊螺栓將所述中間調節彈簧安裝在所述下安裝底板與所述上安裝底板之間后,所述鎖緊螺母和所述開口銷鎖定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的下端。

8、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還包括上部墊片、上部彈簧墊圈、下部墊片和下部彈簧墊圈,所述上部墊片和所述上部彈簧墊圈套設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的上端,所述上部墊片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上部墊片之間;所述下部墊片和所述下部彈簧墊圈套設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與所述下安裝底板接觸的一端,所述下部彈簧墊圈安裝在所述下部墊片和所述下安裝底板的上表面之間。

9、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緩沖彈簧座的上端設有凸緣,所述下安裝底板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安裝部,所述上安裝底板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安裝部和第三安裝部,設置在所述前座墊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的所述緩沖彈簧座經由所述凸緣與所述第一安裝部卡持連接,設置在所述左側座墊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的所述緩沖彈簧座和設置在所述右側座墊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的所述緩沖彈簧座分別經由所述凸緣與所述第二安裝部和所述第三安裝部卡持連接。

10、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兩個相同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包括一體成型的兩個豎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設置在所述豎直部之間,所述豎直部的上端鎖定在所述下安裝底板上。

11、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中,所述車桿組件包括車桿本體和設置在所述車桿本體上端的兩個活動夾套,所述支撐桿的水平部固定在所述活動夾套中。

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由座墊裝配體、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自適應調節裝置、支撐裝置和車桿組件組成,其中,支撐裝置的下端固定在車桿組件的上端,自適應調節裝置安裝在支撐裝置的上端,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下端分別卡持在自適應調節裝置的多個安裝部中,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上端分別設置在座墊裝配體下方。當騎行者坐在座墊上時,座墊承受人體的重量并通過底部的可升降緩沖裝置傳遞到自適應調節裝置,通過壓迫自適應調節裝置又把重力通過支撐裝置而傳遞到車桿組件上;由此,當車輛在不平坦的路上騎行時,所產生顛簸沖擊力通過安裝在座墊底部的可升降緩沖裝置被壓縮吸收彈力,減緩因顛簸對人體造成的沖擊力,提高騎行的舒適度。



技術特征:

1.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墊裝配體(1)、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2)、自適應調節裝置(3)、支撐裝置(4)和車桿組件(5),所述支撐裝置(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車桿組件(5)的上端,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3)安裝在所述支撐裝置(4)的上端,所述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2)的下端分別卡持在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3)的多個安裝部中,所述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2)的上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座墊裝配體(1)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裝配體(1)包括前座墊(11)、左側座墊(12)和右側座墊(13),所述前座墊(11)、所述左側座墊(12)和所述右側座墊(13)下方分別設置有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墊(11)與所述左側座墊(12)和所述右側座墊(13)之間設有縫隙,所述左側座墊(12)和所述右側座墊(13)之間設有縫隙。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墊(11)的高度低于所述左側座墊(12)和所述右側座墊(13)的高度,所述左側座墊(12)和所述右側座墊(13)的高度相等。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2)包括座墊連接組件、封蓋(23)、銷軸(24)、緩沖彈簧(25)和緩沖彈簧座(26),所述座墊連接組件包括焊接成一體的座墊連接板(21)和座墊連接板支撐桿(22),所述緩沖彈簧(25)放置在所述緩沖彈簧座(26)的底部,所述封蓋(23)安裝在所述緩沖彈簧座(26)的上端,所述座墊連接組件的下端經由所述封蓋(23)的槽口插入所述緩沖彈簧座(26)內并壓在所述緩沖彈簧(25)的頂部,所述銷軸(24)插在所述座墊連接板支撐桿(22)的銷孔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3)包括下安裝底板(31)、中間調節彈簧(32)、上安裝底板(35)、固定螺釘(36)、中間預緊螺栓(37)、開口銷(310)、鎖緊螺母(311),通過所述中間預緊螺栓(37)將所述中間調節彈簧(32)安裝在所述下安裝底板(31)與所述上安裝底板(35)之間后,所述鎖緊螺母(311)和所述開口銷(310)鎖定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37)的下端。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適應調節裝置(3)還包括上部墊片(33)、上部彈簧墊圈(34)、下部墊片(38)和下部彈簧墊圈(39),所述上部墊片(33)和所述上部彈簧墊圈(34)套設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37)的上端,所述上部墊片(33)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底板(35)的上表面和所述上部墊片(33)之間;所述下部墊片(38)和所述下部彈簧墊圈(39)套設在所述中間預緊螺栓(37)與所述下安裝底板(31)接觸的一端,所述下部彈簧墊圈(39)安裝在所述下部墊片(38)和所述下安裝底板(31)的上表面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彈簧座(26)的上端設有凸緣(261),所述下安裝底板(31)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安裝部(312),所述上安裝底板(35)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安裝部(351)和第三安裝部(352),設置在所述前座墊(11)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2)的所述緩沖彈簧座(26)經由所述凸緣(261)與所述第一安裝部(312)卡持連接,設置在所述左側座墊(12)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2)的所述緩沖彈簧座(26)和設置在所述右側座墊(13)下方的所述可升降緩沖裝置(2)的所述緩沖彈簧座(26)分別經由所述凸緣(261)與所述第二安裝部(351)和所述第三安裝部(352)卡持連接。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4)包括兩個相同的支撐桿(41),所述支撐桿(41)包括一體成型的兩個豎直部(411)和水平部(412),所述水平部(412)設置在所述豎直部(411)之間,所述豎直部(411)的上端鎖定在所述下安裝底板(31)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桿組件(5)包括車桿本體和設置在所述車桿本體上端的兩個活動夾套(511),所述支撐桿(41)的水平部(412)固定在所述活動夾套(511)中。


技術總結
本技術提供一種全方位可調自行車座椅裝置,由座墊裝配體、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自適應調節裝置、支撐裝置和車桿組件組成,支撐裝置的下端固定在車桿組件的上端,自適應調節裝置安裝在支撐裝置的上端,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下端分別卡持在自適應調節裝置的多個安裝部中,多個可升降緩沖裝置的上端分別設置在座墊裝配體下方。當騎行者坐在座墊上時,座墊承受人體的重量并通過底部的可升降緩沖裝置傳遞到自適應調節裝置,通過壓迫自適應調節裝置又把重力通過支撐裝置而傳遞到車桿組件上;當車輛在不平坦的路上騎行時,所產生顛簸沖擊力通過安裝在座墊底部的可升降緩沖裝置被壓縮吸收彈力,減緩因顛簸對人體造成的沖擊力,提高騎行的舒適度。

技術研發人員:戚建淮,張偉生,張家海,宋家金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深圳市永達電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40321
技術公布日:2025/4/28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阿勒泰市| 福泉市| 淮安市| 焦作市| 如东县| 历史| 双桥区| 鹿邑县| 犍为县| 全南县| 大庆市| 高邮市| 房山区| 盈江县| 宝山区| 台江县| 南汇区| 镇平县| 三明市| 安西县| 浮山县| 远安县| 册亨县| 长阳| 溧水县| 乐清市| 泸溪县| 那曲县| 乌恰县| 静乐县| 逊克县| 缙云县| 鹤壁市| 中方县| 北流市| 渝北区| 松滋市| 鹿邑县| 长春市|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