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配件,具體涉及一種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及自行車。
背景技術:
1、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各類自行車的剎車油管走線方式,主要采用車架部分內走線,即連接后剎下泵的油管延伸至車把下方立柱時穿入立柱,而車頭部分仍是外走線方式,連接前剎下泵的油管直接采用外走線方式。
2、剎車油管外露,不僅外形美觀度不佳,而且在騎行時,外露油管很可能會被外物觸碰,影響騎行安全與騎行體驗;同時,內穿入車架部分的油管出于美觀考慮需要盡量短的外露,但這就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在車輛轉向時,內穿的油管會隨立柱的轉動而被拉扯牽引或扭曲,安全隱患大且油管壽命也大大縮減。
3、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及自行車。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及自行車,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剎車油管外露,不僅外形美觀度不佳,而且在騎行時,外露油管很可能會被外物觸碰,影響騎行安全與騎行體驗;同時車輛轉向時,內穿的油管會隨立柱的轉動而被拉扯牽引或扭曲,安全隱患大且油管壽命也大大縮減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搭配一自行車架使用,包括有:
3、車頭管,其設置于所述自行車架的前部;
4、內芯件,其至少包括有軸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芯部、第一凸環部、第二芯部,以及軸向開設于所述內芯件內部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芯部的環形外壁上開設有第一環槽;
5、回轉件,其至少包括回轉套體,所述回轉套體活動套設于所述第二芯部對應所述第一環槽的位置,且其對應所述第一環槽的側壁上設有徑向連通所述第一環槽的第一出油口;
6、鎖定件,其設置于所述車頭管的兩端以使得所述內芯件在所述車頭管上插裝后軸向定位;
7、其中,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的第一端均貫穿所述第二芯部的側壁面以分別形成第一進油口和第二進油口,且所述第二油道的第二端連通所述第一環槽,所述第一油道的第二端貫穿所述第一芯部的自由端并連通有第二出油口。
8、可選地,所述回轉件還包括有:
9、層級臺階,其成型于所述回轉套體軸向內壁上并對應于所述第一環槽的裝配位置,且其配合所述回轉套體軸向內壁的兩側均依次形成有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其中,所述第一出油口開設于對應所述層級臺階的中部位置;
10、回轉密封圈,數量為兩個,分別裝配于所述第一槽位內并套設于所述第一芯部的環形外壁上以密封所述第一環槽的油路;
11、滾珠軸承,數量為兩個,分別裝配于所述第二槽位內且其內圈與所述第一芯部連接以維持所述回轉件在所述內芯件上的轉動裝配;其中,兩個所述滾珠軸承的相向側裝配后均壓緊并軸向定位所述回轉密封圈。
12、可選地,所述鎖定件包括有:
13、第一鎖定件,其套設于所述第二芯部上并為所述第一凸環部所限位,且第一鎖定件的外端邊緣與所述車頭管第一端的邊緣抵接;
14、第二鎖定件,其裝配于所述車頭管的第二端并與所述第一芯部的自由端螺紋裝配以配合所述第一鎖定件軸向定位所述內芯件和所述回轉件。
15、可選地,所述第二鎖定件包括:
16、第一螺母件,所述第一螺母件螺紋裝配于所述第一芯部上以配合所述第一鎖定件軸向定位所述回轉件;
17、第一鎖定套體,其第一端裝配于所述第一芯部的自由端,且其第二端一體成型有呈臺階形的第一環形凸邊;
18、鎖定螺孔,其開設于所述第一鎖定套體的側壁上以配合裝配于其中的鎖定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鎖定套體裝配位置;
19、扣邊槽,其開設于所述車頭管的第二端,并配合所述環形凸邊形成扣接結構。
20、可選地,所述第二鎖定件包括:
21、第二鎖定套體,其第一端套設于所述第一芯部的自由端上,其第一端推抵所述回轉件的下端以配合所述第一鎖定件軸向定位所述回轉件,且所述第二鎖定套體的第二端一體成型有呈臺階形的第二環形凸邊;
22、第二螺母件,其設置于所述第二鎖定套體中部開設的裝配槽內與所述第一芯部的自由端螺紋裝配,以推抵定位所述回轉件的裝配位置;
23、鎖定塊,其插裝于所述第二鎖定套體與所述第一芯部之間形成的鍵槽內以徑向定位所述第二鎖定套體;
24、下碗組,其套設于所述第二鎖定套體的第二端且其內端抵接所述第二環形凸邊,其外端一體成型有呈臺階形的第三環形凸邊,所述第三環形凸邊抵接所述車頭管的第二端以形成扣接結構。
25、可選地,所述第二油道由直線連通的第一油段和第二油段組成,且所述第一油段與所述第二油段之間設有第二油封栓,所述第二油段的開口處設有第一油封栓;
26、所述第一油段連通所述第一環槽和所述第二進油口,所述第二油段中繼連通所述第一進油口和所述第一油道。
27、可選地,所述第二芯部包括有第一芯段和第二芯段,所述第一芯段和所述第二芯段軸向排列并通過若干個長銷釘固定于所述第一芯部上。
28、可選地,所述第一出油口上通過活動油栓連接有第三油管,所述活動油栓和所述第三油管的部分管體隱藏裝配于所述車頭管側壁上開設的油管腔室內。
29、可選地,所述油套件的上端設有漲緊件,所述漲緊件用于將所述第二芯部與所述自行車架的把管部位裝配固定。
30、可選地,所述第一進油口通過第一油管連接前剎上泵;第二進油口通過第二油管連接后剎上泵;
31、所述第一出油口通過第三油管連接前剎下泵,所述第二出油口通過第四油管連接后剎下泵。
32、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包括有上述第一方面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
33、相比于相關技術,本申請提供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及自行車至少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34、實現了自行車裝車時的油管隱藏式裝配,且自行車轉向時,通過內芯件的轉動帶動前叉和前輪的轉動以實現轉向功能,內穿于自行車車架的第四油管在自行車架內走全隱藏裝配,且第四油管可隨轉向而轉動,不會隨著轉向而扭曲損傷油管,而回轉件活動套設在內芯件上,因此回轉件上第一出油口連接的第三油管也不會隨著轉向而扭曲損傷油管,無需第三油管預留外露的轉向長度,可以盡可能短的直接連接前剎下泵,提高裝車美觀度,并避免油管外露損傷;同時通過對結構的優化,大幅降低了內芯件上的油道加工難度,保證油路通暢。
35、本申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細節在以下附圖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優點更加簡明易懂。
1.一種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搭配一自行車架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件還包括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件包括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定件包括: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定件包括: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由直線連通的第一油段和第二油段組成,且所述第一油段與所述第二油段之間設有第二油封栓,所述第二油段的開口處設有第一油封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部包括有第一芯段和第二芯段,所述第一芯段和所述第二芯段軸向排列并通過若干個長銷釘固定于所述第一芯部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上通過活動油栓連接有第三油管,所述活動油栓和所述第三油管的部分管體隱藏裝配于所述車頭管側壁上開設的油管腔室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套件的上端設有漲緊件,所述漲緊件用于將所述第二芯部與所述自行車架的把管部位裝配固定。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油口通過第一油管連接前剎上泵;第二進油口通過第二油管連接后剎上泵;
11.一種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上述權利要求1-10所述的改進型回轉過油車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