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加工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的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板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為“硅”,相對于普通電池和可循環充電電池來說,太陽能電池屬于更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
在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太陽能電池片是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組件,其中,前道工序在將太陽能電池片加工完成后,會直接將太陽能電池片推送到一個支撐板上,然后加工人員再手工將太陽能電池片從支撐板上取下并放置到皮帶輸送機上,由皮帶輸送機輸送到后道工序,但是整個過程勞動強度比較大,比較耗費人力和體力,而且手工將太陽能電池片放置在皮帶輸送機上,也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操作繁瑣、耗費人力和體力的缺陷,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的輸送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的輸送裝置,包括機架、驅動軸、電機、從動軸、輸送帶、支撐板,所述的機架的前端通過軸承水平安裝一個驅動軸,所述的機架的前端固設一個電機,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與驅動軸的左端固連,所述的機架的后端固設一個從動軸,所述的輸送帶套在驅動軸和從動軸上,所述的機架的右側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支撐板,所述的機架的左側面上的前端豎直固設一個立板,所述的立板的上端水平固設一個主氣缸,所述的機架上固設一個主控制閥,所述的主氣缸的通過軟管與主控制閥相連接,所述的主氣缸的活塞桿的右端豎直固設一個輔氣缸,所述的機架上固設一個輔控制閥,所述的輔控制閥通過軟管與輔氣缸相連接,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置一個真空泵,所述的輔氣缸的活塞桿的下端水平固設一個主空心管,所述的主空心管的前端被密封住,所述的主空心管的后端通過軟管與真空泵的進風口固連,所述的主空心管上從前往后均勻豎直固設多個抽風管,每一個抽風管的下端均固設一個吸盤,所述的吸盤在支撐板的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板的上表面上鋪設一層羊毛氈。
作為優選,所述的吸盤采用塑料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使用方便;
2、勞動強度顯著降低,很大的節省了人力和體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2-驅動軸;3-電機;4-從動軸;5-輸送帶;6-支撐板;7-立板;8-主氣缸;9-主控制閥;10-輔氣缸;11-輔控制閥;12-真空泵;13-主空心管;14-抽風管;15-吸盤;16-羊毛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片的輸送裝置,包括機架1、驅動軸2、電機3、從動軸4、輸送帶5、支撐板6,所述的機架1的前端通過軸承水平安裝一個驅動軸2,所述的機架1的前端固設一個電機3,所述的電機3的輸出軸與驅動軸2的左端固連,所述的機架1的后端固設一個從動軸4,所述的輸送帶5套在驅動軸2和從動軸4上,所述的機架1的右側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支撐板6,所述的機架1的左側面上的前端豎直固設一個立板7,所述的立板7的上端水平固設一個主氣缸8,所述的機架1上固設一個主控制閥9,所述的主氣缸8的通過軟管與主控制閥9相連接,所述的主氣缸8的活塞桿的右端豎直固設一個輔氣缸10,所述的機架1上固設一個輔控制閥11,所述的輔控制閥11通過軟管與輔氣缸10相連接,所述的機架1的一側設置一個真空泵12,所述的輔氣缸10的活塞桿的下端水平固設一個主空心管13,所述的主空心管13的前端被密封住,所述的主空心管13的后端通過軟管與真空泵12的進風口固連,所述的主空心管13上從前往后均勻豎直固設多個抽風管14,每一個抽風管14的下端均固設一個吸盤15,所述的吸盤15在支撐板6的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板6的上表面上鋪設一層羊毛氈16。
作為優選,所述的吸盤15采用塑料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施的:啟動電機3,電機3通過輸出軸帶動驅動軸2轉動,驅動軸2通過輸出軸帶動輸送帶5轉動,從動軸4起到傳動的作用,前道工序將太陽能電池片推送至支撐板6的上表面上,其中由于支撐板6的上表面上鋪設一層羊毛氈16,這樣太陽能電池片的下表面會與羊毛氈16的上表面相接觸,這樣可以避免太陽能電池片直接與支撐板6上表面相接觸而劃損壞太陽能電池片的缺陷,然后加工人員通過主控制閥9控制主氣缸8的活塞桿向右伸出,主氣缸8的活塞桿則帶動輔氣缸10向右移動,輔氣缸10則帶動主空心管13向右移動,主空心管13則帶動抽風管14右移,抽風管14則帶動吸盤15右移,直至所有的吸盤15均處于太陽能電池片的正上方后,停止主氣缸8的活塞桿的右移,然后加工人員通過輔控制閥11控制輔氣缸10的活塞桿向下伸出,輔氣缸10的活塞桿則帶動主空心管13向下移動,主空心管13則帶動抽風管14向下移動,抽風管14則帶動吸盤15向下移動,直至吸盤15的下端與太陽能電池片的上表面相接觸為止,然后啟動真空泵12,真空泵12則通過軟管對主空心管13內部進行抽風,主空心管13則對抽風管14進行抽風,抽風管14則對吸盤15內部進行抽風,這樣吸盤15內逐漸形成真空,這樣太陽能電池片則被吸附在吸盤15上,然后加工人員再通過輔控制閥11控制輔氣缸10的活塞桿向上移動,這樣輔氣缸10的活塞桿則帶動主空心管13向上移動,主空心管13則帶動抽風管14向上移動,抽風管14則帶動吸盤15上移,吸盤15則帶動太陽能電池片向上移,直至太陽能電池片的高度高于輸送帶5和機架1時停止上移,然后再通過主控制閥9控制主氣缸8的活塞桿左移,主氣缸8則帶動輔氣缸10左移,這樣輔氣缸10則帶動太陽能電池片左移,直至太陽能電池片移動到輸送帶5的正上方后停止左移,加工人員再控制輔氣缸10的活塞桿向下伸出,這樣主空心管13則向下移動,同理,太陽能電池片也就向下移動,直至太陽能電池片與輸送帶5的上表面相接觸為止,然后加工人員關閉真空泵12,這樣真空泵12不再對吸盤15進行抽風,吸盤15則不再吸附太陽能電池片,輸送帶5則帶動太陽能電池片向后道工序輸送,整個輸送過程即完成,進行下一個太陽能電池片進行輸送時,只需按照上述方法即可,操作比較方便,相對于手工搬運,勞動強度也顯著降低,很大的節省了人力和體力,省工省時。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