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有機物料發酵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
背景技術:
在利用工農業有機固廢物制備有機肥料、有機蛋白飼料的生產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就是要對固態有機物料進行好氧發酵。為了實現更高的發酵效率和環保性,減小發酵對場地的占用,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本公司實用新型了一種托盤式立體發酵系統,將固態有機物料裝載在發酵托盤內碼成盤垛進行立體好氧發酵,取得顯著成效。在上述托盤式立體發酵系統其工藝的實現過程中,我們配套實用新型并公開了《發酵翻盤倒料機》(申請號:201510427790.6),通過該發酵翻盤倒料機將發酵托盤中已經發酵成熟的有機物料通過逐盤地自動翻盤倒出,實現發酵作業過程中發酵托盤翻盤倒料的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上述發酵翻盤倒料機在工程化應用過程中發現其還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其一,主要因為其結構決定了其送盤裝置必須采用動力輥筒輸送機才能將發酵托盤輸送到其翻盤裝置上,而輥筒輸送機必須配置有驅動減速電機、驅動、傳動鏈輪鏈條,當翻盤倒料機進行180度的翻轉作業時,驅動、傳動鏈條出現晃動,噪音很大;其二,在翻盤倒料作業過程中,在發酵成熟已經干化的有機物料被從盤中倒出時,回轉圓筒內會產生較大粉塵,粉塵的大量粘附,導致驅動、傳動鏈輪鏈條的潤滑受到破壞,嚴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其三,由于驅動減速電機及驅動、傳動鏈輪鏈條等安裝于回轉圓筒內,導致回轉圓筒的重量大幅度增加,設備在翻盤倒料作業過程中轉動慣性太大,需要配置較大功率的驅動機構;其四,由于回轉圓筒內會產生較大粉塵,大量粉塵粘附于減速電機表面,會大幅度降低減速電機的冷卻效果,會導致減速電機過熱甚至燒毀;其五,由于安裝于回轉圓筒內的驅動減速電機作業時隨回轉圓筒不停地做180度的反復翻轉,其供電線路容易出現受損故障;其六,缺少推盤裝置,發酵托盤到位可靠性不夠高,托盤不到位時會導致夾盤裝置無法完成夾盤,翻盤時會出現托盤滑落故障。
要解決和克服上述固態發酵翻盤倒料機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必須要有結構更加簡化、可靠性更高的發酵托盤翻盤設備,但目前市場上尚未發現有這樣的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托盤式立體發酵系統作業過程中有機物料發酵成熟后需要從發酵托盤中機械化、自動化倒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使有機物料自動化實現被推盤裝置推至翻盤裝置的設備,即自動翻盤倒料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包括機架、送盤裝置、夾盤裝置、翻盤裝置,翻盤裝置安裝在機架上,送盤裝置安裝在翻盤裝置內的兩側部,夾盤裝置安裝在翻盤裝置內的另外兩側部,夾盤裝置安裝于送盤裝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安裝于翻盤裝置一側的機架上的推盤裝置,推盤裝置由托盤輸送機和推盤機構構成;托盤輸送機和推盤機構分別安裝于機架上,推盤機構安裝于托盤輸送機上方或兩側;送盤裝置是無動力輥筒輸送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推盤機構由龍門機架、移動大梁、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托盤推板、推板升降導向總成、推板升降驅動器構成,其中,龍門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移動大梁通過其兩側部的行走輪滾動安裝于龍門機架上,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安裝于龍門機架的一側,該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與移動大梁拖動連接,推板升降導向總成、推板升降驅動器的一側分別與托盤推板連接,推板升降導向總成、推板升降驅動器的另一側分別連接安裝于移動大梁上。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推板升降導向總成由垂直導向桿、垂直導向輪座構成,垂直導向輪座的一端安裝于所述移動大梁上,垂直導向桿安裝于垂直導向輪座另一端內。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推板升降驅動器是氣缸或液壓油缸;所述托盤推板上安裝有磁吸裝置。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托盤推板的側面還設置安裝有二級推盤機構;二級推盤機構由二級托盤推板、水平導向桿、水平導向輪組或導向套和水平推盤氣缸構成,其中,二級托盤推板連接安裝于水平導向桿的一端,水平導向桿的另一端安裝于水平導向輪組或導向套內,水平導向輪組或導向套安裝于托盤推板的側面上,水平推盤氣缸安裝于所述托盤推板和二級托盤推板之間。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送盤裝置上方兩側還設有盤側夾持機構,盤側夾持機構由盤側夾持氣缸和盤側夾爪構成,其中盤側 夾持氣缸安裝于所述送盤裝置上方兩側的所述機架上,盤側夾爪連接安裝于盤側夾持氣缸的活塞桿上。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二級托盤推板上安裝有磁吸裝置。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還包括防塵罩殼和集料斗,防塵罩殼安裝于送盤裝置和翻盤裝置上方,集料斗安裝于送盤裝置和翻盤裝置下方,防塵罩殼和集料斗形成對送盤裝置、夾盤裝置和翻盤裝置的相對密閉空間。
上述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所述防塵罩殼在發酵托盤前行方向上的前后兩側設置有自動開閉的前后側擋風門,左右兩側開設有左右側檢修門,左右側檢修門是透明、推拉開閉的活動門;所述集料斗的側面上開設有除塵引風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
1.創新設置推盤裝置后,安裝于回轉圓筒內的送盤裝置可由輥筒輸送機更換為無動力輥筒輸送機,設備翻盤作業時無噪音,無動力輥筒輸送機也無需潤滑維護,同時無需向回轉圓筒內供電,也無需解決鏈輪鏈條的傳動潤滑、減速電機散熱等技術問題,設備運行更加穩定安全,此外,回轉圓筒的重量大幅度減輕,可以明顯減小驅動機構的功率,設備更加節能。
2.創新設置推盤裝置后,托盤到達夾盤的位置更加準確,使夾盤裝置能夠很好地完成夾盤,避免翻盤時出現托盤滑落故障,進一步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3.在送盤裝置上方創新設置盤側夾持機構,能夠在翻盤作業時從左右兩個側面夾持住發酵托盤,與夾盤裝置的盤夾從前后兩個側面夾持住發酵托盤形成輔助和保險,使翻盤作業時如果夾盤裝置的盤夾出現夾盤失誤時,發酵托盤依然被牢固的夾住,不至于滑落而產生作業故障,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運行可靠性。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除防塵外殼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機架 2:推盤裝置
21:托盤輸送機 22:推盤機構
221:龍門機架 222:移動大梁
223: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 2231:驅動電機
2232:驅動輪軸 2233:同步輪
2234:同步帶 224:托盤推板
225:推板升降導向總成 2251:垂直導向桿
2252:垂直導向輪座 226:推板升降驅動器
23:二級推盤機構 231:二級托盤推板
232:水平導向桿 233:水平導向輪組
234:水平推盤氣缸 3:送盤裝置
4:夾盤裝置 5:翻盤裝置
6:盤側夾持機構 61:盤側夾持氣缸
62:盤側夾爪 7:電磁吸盤
8:防塵罩殼 81:前后側擋風門
82:左右側檢修門 9:集料斗
91:除塵引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其中圖1、圖2、圖5圖紙左側定義方向為前方或前端,圖紙右側定義方向為后方或后端。圖3、圖4圖紙所展示的方向為前方或前端,圖紙的內側為后方或后端。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主要由機架1、推盤裝置2、送盤裝置3、夾盤裝置4、翻盤裝置5構成推盤裝置2安裝于送盤裝置3和翻盤裝置4的前端。翻盤裝置5包括回轉圓筒、傳動機構以及驅動機構,回轉圓筒安裝在機架1上,驅動機構安裝在機架1上,傳動機構連接在回轉圓筒和驅動機構之間。送盤裝置3和夾盤裝置4安裝在翻盤裝置5的回轉圓筒內部。具體的送盤裝置3安裝在翻 盤裝置5內的兩側部,夾盤裝置4安裝在翻盤裝置5內的另外兩側部,夾盤裝置4安裝于送盤裝置3的下方。
推盤裝置2安裝于翻盤裝置5一側的機架1上。推盤裝置2由托盤輸送機21和推盤機構22構成。托盤輸送機21和推盤機構22分別安裝于機架1上,推盤機構22安裝于托盤輸送機21上方或兩側。托盤輸送機21是輥筒輸送機,為了降低設備制造成本,該輥筒輸送機采用兩側各安裝一排雙鏈短輥筒,通過一條傳動軸同時、同步驅動的結構。為了減輕送盤裝置3的重量,進而間接減輕翻盤裝置5的重量,避免翻盤過程中產生噪音和驅動裝置的難以維護,送盤裝置3采用兩側分別為一排短輥筒的無動力輥筒輸送機。為了進一步降低運行噪音,短輥筒的無動力輥筒還可以采用外圓周包膠或直接用橡膠輥、尼龍輥的設計實現。
如圖2、圖4所示,推盤機構22由龍門機架221、移動大梁222、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223、托盤推板224、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推板升降驅動器226構成。龍門機架221安裝于機架1上。移動大梁222通過其行走輪滾動安裝于龍門機架221上。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223安裝于龍門機架221上,與移動大梁222進行拖動連接。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推板升降驅動器226的一側分別與托盤推板224連接,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推板升降驅動器226的另一側分別連接安裝于移動大梁222上。托盤推板224連接安裝于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下方。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連接安裝于移動大梁222上。推板升降驅動器226連接安裝于移動大梁222和托盤推板224之間。
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223由驅動電機2231、驅動輪軸2232、同步輪2233和同步帶2234構成。驅動電機2231安裝于龍門機架221上。驅動輪軸2232有兩條,通過軸承座安裝于龍門機架221上。同步輪2233安裝在驅動輪軸2232上,每條驅動輪軸2232上安裝兩個同步輪2233。驅動電機2231通過鏈輪鏈條或同步輪2233或同步帶2234與其中一條驅動輪軸2232進行傳動連接。同步帶2234有兩條,分別纏繞兩條驅動輪軸2232上對稱的兩個同步輪2233上,同時同步帶2234緊固于移動大梁222上,同步帶2234拖動移動大梁222做往返直線運動。
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由垂直導向桿2251、垂直導向輪座2252構成。垂直導向輪座2252的一端安裝于移動大梁222上,垂直導向桿2251安裝于垂直導向輪座2252另一端內。垂直導向桿2251和垂直導向輪座2252有兩組。
推板升降驅動器226是氣缸或液壓油缸,本實施例中推板升降驅動器226是氣缸。
另一實施例
為了節省推盤裝置2的安裝空間,而推盤機構22的推盤行程又能使待翻盤的發酵托盤通過推盤機構22推至翻盤裝置5的夾盤位置。托盤推板224的側面還設置安裝有二級推盤機構23。二級推盤機構23由二級托盤推板231、水平導向桿232、水平導向輪組233和水平推盤氣缸234構成。二級托盤推板231連接安裝于水平導向桿232的一端。水平導向桿232的另一端安裝于水平導向輪組233或導向套內。水平導向桿232和水平導向輪組233各兩件。水平導向輪組233或導向套安裝于托盤推板224上。水平推盤氣缸234安裝于托盤推板224和二級托盤推板231之間。水平推盤氣缸234的活塞桿通過一個魚眼接頭鉸接于二級托盤推板231后方、兩條水平導向桿232之間。
為了能夠在翻盤作業時從左右兩個側面夾持住發酵托盤,與夾盤裝置4的盤夾從前后兩個側面夾持住發酵托盤形成輔助和保險。翻盤作業時如果夾盤裝置4的盤夾出現夾盤失誤,發酵托盤依然被牢固的夾住,不至于滑落而產生作業故障,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運行可靠性,還設置了盤側夾持機構6。盤側夾持機構6安裝于送盤裝置3上方兩側。盤側夾持機構6由盤側夾持氣缸61和盤側夾爪62構成。盤側夾持氣缸61安裝于送盤裝置3上方兩側的翻盤裝置5的機架1上。盤側夾爪62連接安裝于盤側夾持氣缸61的活塞桿上。
為了使推盤裝置2在推送發酵托盤過程中,發酵托盤與推盤裝置2始終不分離并在到位后準確停止在夾盤裝置4的夾盤位置,可在推盤裝置2的托盤推板224或二級托盤推板231上安裝磁吸裝置7。本實施例中,磁吸裝置7安裝在二級托盤推板231上,是兩組電磁鐵。
由于當翻盤裝置5將發酵托盤內發酵成熟干化的有機物料翻盤倒出時會產生一定的粉塵,為了提高設備的環保性,同時將倒出的有機物料更好地收集和輸送,還設置了防塵罩殼8和集料斗9。防塵罩殼8安裝于送盤裝置3、夾盤裝置4和翻盤裝置5上方、推盤裝置2后方的機架1上。集料斗9安裝于推盤裝置2后方、送盤裝置3、夾盤裝置4和翻盤裝置5下方的機架1上。防塵罩殼8和集料斗9形成對送盤裝置3、夾盤裝置4和翻盤裝置5的相對密閉。
為了不影響發酵托盤在翻盤倒料前后的通過,同時又能實現倒料時封閉,以取得更好的除塵效果,可以在防塵罩殼8發酵托盤前行方向上的前后兩側設置前后側擋風門81。該前后側擋風門81通過氣缸驅動實現自動打開和關閉。為了方便使用過程中的檢修和運行狀況監視,還可以在防塵罩殼8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左、右側檢修門,而且該左、右側檢修門設置為透明、可推拉開閉的活動門。為了實現作業過程中的除塵,在集料斗9的側面上開設除塵引風口91,以便于與除塵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實施例實現其功能的基本原理如下: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連接安裝在托盤式立體發酵系統中,其前端連接著輥筒輸送機,后端連接著鏈條輸送機。當發酵系統工作時,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也處于工作狀態,系統中裝有發酵成熟有機物料的發酵托盤被經由該帶推盤裝置的發酵翻盤倒料機前端的輥筒輸送機逐盤地輸送進入其推盤裝置2的托盤輸送機21上并被其往翻盤裝置5方向輸送。當發酵托盤被托盤輸送機21輸送至推盤機構22下方時。推盤裝置2的推盤機構22的推板升降驅動器226向下動作,將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降下。安裝于托盤推板224上的二級推盤機構23的二級托盤推板231位于發酵托盤的后側下方。推盤機構22的大梁行走驅動單元總成223的驅動電機2231啟動,帶動移動大梁222,移動大梁222通過推板升降導向總成225帶動托盤推板224。托盤推板224帶動二級推盤機構23的二級托盤推板231在發酵托盤的后側推動發酵托盤向翻盤裝置5移動,同時二級推盤機構23的水平推盤氣缸234亦做向翻盤裝置5推盤的動作。當推盤機構22的移動大梁222和二級推盤機構23并經送盤裝置3將設定的推盤行程走完,發酵托盤被推送至夾盤裝置4的夾盤位置。
夾盤裝置4的夾盤機構從發酵托盤的前后兩側夾住發酵托盤,同時盤側夾持機構6的盤側夾持氣缸61動作,盤側夾爪62從發酵托盤的左右兩側將發酵托盤夾住。推盤機構22和二級推盤機構23做反向運動,二級推盤機構23的二級托盤推板231退出除塵罩殼8以外。除塵罩殼8上的前后側擋風門81關閉,翻盤裝置5做翻轉動作,發酵托盤中的有機物料被從發酵托盤中倒出落到下方的集料斗中。
與此同時,推盤機構22的推盤升降驅動器226向上動作,將托盤推板224長至高位,以便下一個發酵托盤輸送通過。當發酵托盤中的有機物料倒完,翻盤裝置回復原位,夾盤裝置4的盤夾和盤側夾持機構6分別松開發酵托盤。除塵罩殼8上的前后側擋風門打開,推盤機構22運行到零位停止。當下一個發酵托盤被前端的輸送機輸送過來,推盤裝置2如前面流程一樣將下一個發酵托盤推入翻盤裝置5。下一個發酵托盤進入翻盤裝置5和到達夾盤裝置4夾盤位置過程中,將上一個空發酵托盤經送盤裝置3推出翻盤裝置5。然后推盤裝置2、夾盤裝置4、盤側夾持機構6、翻盤裝置5又如前述的流程一樣完成下一個發酵托盤的翻盤倒料。
上述翻盤倒料作業過程中,盤側夾持機構6從發酵托盤的左右兩側夾住發酵托盤,避免翻盤時發酵托盤滑落。增加了推盤裝置2使送盤裝置3為無動力輥筒輸送機的情況下,發酵托盤能夠順利而準確地推送到夾盤位 置,同時又能將倒完料的空托盤推出翻盤裝置5。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