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氣動葫蘆,具體涉及氣動葫蘆防晃結構。
背景技術:
1、氣動葫蘆是一種以壓縮空氣為介質驅動空氣馬達,從而收疊內部機械部件轉動并提升重物的工作要求,在氣動葫蘆和氣動葫蘆掛鉤不與重物處于同一中心點時會導致氣體葫蘆產生晃動。
2、根據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19363018u的“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其所描述的主要是通過在掛鉤周圍設置可以調節的移動塊及斜桿,能夠在攜帶物料時提供夾持限位,同時通過墊塊與卡塊貼合實現固定,從而氣動葫蘆橫移時容易受導向而導致物料產生擺動,導致物料脫落,在此過程中,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不會與重物處于同一中心點,導致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會產生晃動,從而導致氣體葫蘆晃動。
3、因此提出氣動葫蘆防晃結構,以便解決在此過程中,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不會與重物處于同一中心點,導致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會產生晃動,從而導致氣體葫蘆晃動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此過程中,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不會與重物處于同一中心點,導致氣動葫蘆在懸掛重物時會產生晃動,從而導致氣體葫蘆晃動的問題,因此提出氣動葫蘆防晃結構。
2、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包括銜接板,所述銜接板上轉動連接有掛鉤,所述掛鉤上套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底端設置有置物框,所述支撐板底端與置物框上端均固定連接有銜接環,相對的所述銜接環之間固定連接有輔助繩,所述銜接板底端四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端均勻開設有氣孔區,所述固定套底端插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端固定連接有活塞,所述支撐桿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支撐桿位于支撐板底側套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限位塊固定連接,所述限位塊上貫穿有束線槽,所述限位塊位于束線槽一側開設有進線口。
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套內接觸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上端固定連接活塞,所述第一彈簧套接在支撐桿上側,通過設置第一彈簧配合活塞使得支撐桿具備緩沖效果。
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套上螺紋連接有擋環,所述擋環與氣孔區處對應,通過設置擋環,能夠調節氣孔區通氣范圍。
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銜接板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有彈簧桿,所述彈簧桿與掛鉤接觸,通過設置彈簧桿能夠限位掛鉤,從而使得置物框更穩定。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限位塊位于束線槽內轉動連接有束線輪,所述束線輪與輔助繩接觸,通過設置束線輪,能夠提升對于輔助繩穩定性。
7、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在掛鉤四側設置可以對置物框銜接繩進行限位的限位塊,并通過在支撐桿上設置固定套,利用第一彈簧及第二彈簧配合固定套上的氣孔區形成緩沖結構,能夠降低置物框的晃動,并同步降低氣動葫蘆的晃動。
1.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包括銜接板(1),所述銜接板(1)上轉動連接有掛鉤(2),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2)上套接有固定環(3),所述固定環(3)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4),所述支撐板(4)底端設置有置物框(5),所述支撐板(4)底端與置物框(5)上端均固定連接有銜接環(6),相對的所述銜接環(6)之間固定連接有輔助繩(7),所述銜接板(1)底端四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8),所述固定套(8)上端均勻開設有氣孔區(11),所述固定套(8)底端插接有支撐桿(9),所述支撐桿(9)上端固定連接有活塞(10),所述支撐桿(9)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2),所述支撐桿(9)位于支撐板(4)底側套接有第二彈簧(18),所述第二彈簧(18)的一端與限位塊(12)固定連接,所述限位塊(12)上貫穿有束線槽(13),所述限位塊(12)位于束線槽(13)一側開設有進線口(1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8)內接觸有第一彈簧(14),所述第一彈簧(14)上端固定連接活塞(10),所述第一彈簧(14)套接在支撐桿(9)上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8)上螺紋連接有擋環(15),所述擋環(15)與氣孔區(11)處對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板(1)底端兩側固定連接有彈簧桿(16),所述彈簧桿(16)與掛鉤(2)接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葫蘆防晃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12)位于束線槽(13)內轉動連接有束線輪(17),所述束線輪(17)與輔助繩(7)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