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煙草機械,特別涉及一種翻箱機和制絲系統。
背景技術:
1、目前,卷煙工業生產線中大量使用煙箱翻箱機,煙箱翻箱機的功能是將煙箱抱起并翻轉,將其內部儲存煙絲傾倒至料倉內。料倉的煙絲可由輔聯設備輸送至生產線上,完成煙絲的跨區域流動。
2、相關技術中,通過夾抱機構的夾爪向內收縮,使設置在煙箱中段的凸條嵌入夾爪的上下夾條之間,來完成煙箱的夾持。在實際生產運用過程中,上下夾條之間的間隙等于煙箱的凸條的厚度。然而,如圖1和圖2所示,由于煙箱10’的凸條101’?在加工時存在工藝性偏差,或者由于長期使用過程中煙箱10’的凸條101’易發生損壞變形,導致夾抱機構向內收縮時凸條101’難以進入夾抱機構的上下夾條11’的間隙內,并導致夾持失敗而致使生產中斷,降低生產效率。另外,如圖3所示,在實際生產運用中,夾抱機構在翻箱后需要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個煙箱10’以再次進行夾抱操作。工業上一般通過接近開關控制夾抱機構到達初始位置,若接近開關的表面被煙塵干擾或安裝機架松動,則夾抱機構易相對于初始位置存在位置偏差,從而使凸條101’無法對準夾抱機構的上下夾條11’之間的間隙,也會導致夾持失敗而致使生產中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翻箱機和制絲系統,旨在解決翻箱機的夾抱機構無法穩定夾持箱體,導致生產中斷,從而使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
2、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翻箱機,用于固持并翻轉箱體,所述翻箱機包括夾抱機構,所述夾抱機構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夾持部,所述兩個夾持部之間的間隔被配置為容置所述箱體,每個所述夾持部包括:第一夾持桿;第一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夾持桿驅動連接,被配置為使所述第一夾持桿運動以靠近或者遠離所述箱體的靠近所述夾持部一側的箱壁;第二夾持桿,與所述第一夾持桿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所述第二夾持桿之間的間隔被配置為容納設置于所述箱體的朝向所述夾持部的一側箱壁上的凸條,并且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所述第二夾持桿之間的間隔的距離大于所述凸條的高度;和第二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二夾持桿驅動連接,被配置為使所述第二夾持桿運動以靠近或者遠離所述箱體的靠近所述夾持部一側的箱壁。
3、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夾抱機構被配置為在夾持所述箱體之前所述第一夾持桿處于與所述凸條沿所述凸條的高度方向具有初始間隔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所述第二夾持桿分別位于所述凸條的高度方向的兩側,所述翻箱機還包括:兩個第一支座,與兩個所述夾持部一一對應地設置,所述第一支座與對應的所述夾持部的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所述第二夾持桿的同一側的一端連接;第一檢測裝置,被配置為檢測所述第一夾持桿是否與所述箱壁貼合;和第三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支座驅動連接并與所述第一檢測裝置信號連接,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一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桿在與所述凸條具有所述初始間隔的情況下向所述箱體靠近至與所述箱壁貼合時,驅動所述第一支座移動,以使所述第一夾持桿靠近所述凸條直至與所述凸條貼合。
4、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翻箱機還包括第二檢測裝置,所述第二檢測裝置被配置為檢測所述第一夾持桿是否與所述凸條貼合;所述第二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二檢測裝置信號連接,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第一夾持桿與所述凸條貼合的情況下,驅動所述第二夾持桿運動以使所述第二夾持桿靠近所述箱體直至所述第二夾持桿與所述箱體的箱壁貼合。
5、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翻箱機還包括:支撐座,被配置為放置所述箱體;第一開關,被配置為在所述箱體位于在所述支撐座上的待夾持位置以等待所述夾抱機構夾持時閉合;和第三檢測裝置,與所述第一開關信號連接,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開關閉合的情況下檢測所述第一夾持桿是否與所述凸條具有所述初始間隔;所述第三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三檢測裝置信號連接,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桿向所述箱體靠近之前,所述第三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第一夾持桿與所述凸條沿所述凸條的高度方向的間隔偏離所述初始間隔的情況下,驅動所述第一支座運動,直至所述第三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第一夾持桿與所述凸條具有所述初始間隔。
6、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第一支座包括:支座主體;第一連接端,設置于所述支座主體上,與所述第一夾持桿驅動連接;和第二連接端,設置于所述支座主體上,與所述第二夾持桿驅動連接,并與所述第一連接端間隔設置;
7、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被配置為相對于所述支座主體是可移動的,以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桿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夾持桿,和/或所述第二連接端被配置為是相對于所述支座主體是可移動的,以驅動所述第二夾持桿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夾持桿。
8、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各所述夾持部的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夾持桿的遠離另一所述夾持部的一側;兩個第一搖桿,分別鉸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與所述第一夾持桿的兩端,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兩個第一搖桿與所述第一夾持桿形成第一四連桿機構;和第一驅動缸,與所述第一四連桿機構驅動連接,被配置為改變所述第一搖桿與所述第一夾持桿的角度以驅動所述第一夾持桿靠近或遠離所述箱體。
9、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各所述夾持部的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被配置為位于所述第二夾持桿的遠離另一所述夾持部的一側;兩個第二搖桿,分別鉸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夾持桿的兩端,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兩個第二搖桿和所述第二夾持桿形成第二四連桿機構;和第二驅動缸,與所述第二四連桿機構驅動連接,被配置為改變所述第二搖桿與所述第二夾持桿的角度以驅動所述第二夾持桿靠近或者遠離所述箱體。
10、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桿被配置為在夾持所述箱體的狀態下垂直于所述凸條的高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凸條的垂直于自身高度方向的截面面積。
11、在一些實施例的翻箱機中,所述第一夾持桿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桿的長度被配置為大于所述凸條的長度。
12、本公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制絲系統,包括:本公開第一方面所述的翻箱機,所述翻箱機包括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被配置為放置所述箱體;和輔助傳送裝置,被配置為將所述箱體運輸至所述支撐座上。
13、基于本公開提供的翻箱機,設置夾抱機構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夾持部,設置夾持部的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之間的間隔的距離大于設置在待夾持的箱體上的凸條的的高度,并且分別設置第一驅動裝置與第一夾持桿驅動連接,第二驅動裝置與第二夾持桿驅動連接。該設置有利于避免凸條因變形等因素超過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之間的間隔距離而阻擋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運動靠近箱體的靠近夾持部一側的箱壁,從而有利于避免夾抱機構無法穩定夾持箱體而導致生產中斷,生產效率降低。
14、本公開的制絲系統包括本公開的翻箱機,從而具有本公開的翻箱機的優點。
15、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1.一種翻箱機,用于固持并翻轉箱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箱機包括夾抱機構,所述夾抱機構包括間隔布置的兩個夾持部,所述兩個夾持部之間的間隔被配置為容置所述箱體(10),每個所述夾持部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抱機構被配置為在夾持所述箱體(10)之前所述第一夾持桿(11)處于與所述凸條(101)沿所述凸條(101)的高度方向具有初始間隔的位置,且所述第一夾持桿(11)和所述第二夾持桿(21)分別位于所述凸條(101)的高度方向的兩側,所述翻箱機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箱機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1)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夾持部的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夾持部的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桿(11)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桿(21)被配置為在夾持所述箱體(10)的狀態下垂直于所述凸條(101)的高度方向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凸條(101)的垂直于自身高度方向的截面面積。
9.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翻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桿(11)和/或所述第二夾持桿(21)的長度被配置為大于所述凸條(101)的長度。
10.一種制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