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集裝箱領域,具體為一種集裝箱內部貨架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1、現有技術中集裝箱內部貨架采用如圖1所示的安裝方式,貨架底部與箱體地板直接采用螺栓連接,頂部及四周缺少固定結構,因此存在以下缺陷:在運輸過過程中,裝了貨物的貨架仍有大幅度的移動,對箱體造成損傷;貨架與箱體地板不易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裝箱內部貨架的固定結構,在不損害箱體內部結構的基礎上,將貨架與箱體連接并固定,使得裝滿貨物的貨架不會在運輸過程中移動,避免撞壞箱體。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集裝箱內部貨架的固定結構,所述集裝箱包括頂板、側板和底板,所述頂板設置有頂板加強筋,所述側板設置有側板加強筋,所述頂板加強筋和所述側板加強筋上均焊接有螺母塊,所述底板設置有t地板,所述t地板的內部焊接有鋁墊塊;所述貨架的頂部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頂板,所述貨架靠近所述側板的側邊立柱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側板;所述貨架的底部與所述t地板直接接觸,并通過螺栓與所述鋁墊塊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底板。
3、優選的,所述貨架的頂部螺栓連接有過渡連接件,所述過渡連接件與所述貨架的頂部之間設置有緩沖橡膠墊,所述過渡連接件與所述頂板加強筋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連接。過渡連接件可適配不同高度的貨架與集裝箱頂板的連接,使得頂部使貨架不易上下活動。
4、優選的,所述側邊立柱外側套設有ω筋板,所述ω筋板的兩端與所述側板加強筋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的配合固定連接,所述ω筋板與所述側邊立柱通過捆扎帶固定。
5、使用ω筋板連接貨架側邊與集裝箱側板,利用捆扎帶固定貨架與ω筋板,而非在側邊立柱與ω筋板之間直接使用硬連接,增強了安裝的便捷性。
6、優選的,所述鋁墊塊為預攻絲件,內部加工有螺紋孔。由此保證螺紋孔的精確度,避免在安裝貨架時出現偏移。
7、優選的,所述鋁墊塊與所述貨架的底部之間設置有緩沖橡膠墊。
8、優選的,所述集裝箱的內部具有兩個及以上所述貨架,相鄰兩個所述貨架之間使用中間連接件及螺栓連接。
9、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具備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充分利用集裝箱箱體內部的加強筋結構,將貨架與箱體充分連接,使裝滿貨物的貨架在運輸過程中也不會移動,不會對箱體造成沖擊損傷;同時僅使用螺栓連接,方便安裝。
1.一種集裝箱內部貨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包括頂板(2)、側板(3)和底板(4),所述頂板(2)設置有頂板加強筋(5),所述側板(3)設置有側板加強筋(6),所述頂板加強筋(5)和所述側板加強筋(6)上均焊接有螺母塊(7),所述底板(4)設置有t地板(8),所述t地板(8)的內部焊接有鋁墊塊(9);所述貨架(1)的頂部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7)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頂板(2),所述貨架(1)靠近所述側板(3)的側邊立柱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7)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側板(3);所述貨架(1)的底部與所述t地板(8)直接接觸,并通過螺栓與所述鋁墊塊(9)的配合固定連接至所述底板(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貨架(1)的頂部螺栓連接有過渡連接件(10),所述過渡連接件(10)與所述貨架(1)的頂部之間設置有緩沖橡膠墊(13),所述過渡連接件(10)與所述頂板加強筋(5)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7)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邊立柱外側套設有ω筋板(11),所述ω筋板(11)的兩端與所述側板加強筋(6)通過螺栓與所述螺母塊(7)的配合固定連接,所述ω筋板(11)與所述側邊立柱通過捆扎帶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墊塊(9)為預攻絲件,內部加工有螺紋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墊塊(9)與所述貨架(1)的底部之間設置有緩沖橡膠墊(1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的內部具有兩個及以上所述貨架(1),相鄰兩個所述貨架(1)之間使用中間連接件(12)及螺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