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裝船運輸工裝,特別地是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
背景技術:
1、海上風電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先鋒,正處于技術創新和產業擴張的活躍期。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達到8.8吉瓦,凸顯了其作為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重要性。海上風電在環境影響、技術挑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仍面臨諸多考量,但其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持續增長,顯示出其在實現低碳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展望未來,海上風電有望繼續作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宏偉藍圖中占據核心地位。
2、在海上風電場建設中,風電導管架的裝船運輸是關鍵環節,但現有技術存在諸多挑戰。首先,導管架的高度通常超過50米,導致重心偏高,穩定性差,此外,導管架底部接觸面積小,導致應力集中,影響結構穩定性。隨著海上風電項目的規?;l展,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建造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創新工藝工法,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場內移位運輸面臨著設備林立、運輸障礙多等難題,對工裝的設計和運輸方案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在緊迫的項目進度要求下,技術團隊需要迅速制定并實施運輸方案,這要求工裝設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常規導管架運輸工裝通常隨船運輸,周轉慢,每套導管架都需要配置運輸工裝,工裝成本巨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改進的風電導管架裝船運輸工裝,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高運輸效率和安全性,適應海上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用于解決大批次超高超重風機導管架制作過程中場內轉運、裝船運輸等問題,簡化拆卸與安裝,加快流轉速度,縮短導管架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包括上抱箍、下抱箍、箱體和支撐柱腿;所述上抱箍安裝于所述支撐柱腿的頂部;所述支撐柱腿焊接于所述箱體的頂部;所述支撐柱腿將所述上抱箍所受的力均勻傳遞到所述箱體上;所述下抱箍開設在所述箱體的中部;所述上抱箍包括對稱設置的上左抱箍和上右抱箍;所述上左抱箍與所述上右抱箍可拆卸連接形成上卡腔;所述上卡腔與導管架灌漿端環板接觸,傳遞導管架自身重力;所述下抱箍主要由所述箱體結構延伸形成的下左抱箍和下右抱箍組成;所述下左抱箍與所述下右抱箍可拆卸連接形成下卡腔。
3、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上抱箍還包括第一環板、支撐箱體、第二環板、加強筋、第三環板、連接柱、第四環板和上連接板;所述支撐箱體焊接在所述第一環板上;所述支撐箱體的頂部焊接所述第二環板;所述加強筋焊接于所述第二環板上;所述加強筋頂部焊接所述第三環板;所述連接柱焊接于所述第三環板上;所述第四環板焊接在所述連接柱的頂部;所述上連接板分別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第二環板、第三環板和第四環板的端部;對稱的兩塊所述上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使得所述上左抱箍與所述上右抱箍連接形成上卡腔。
4、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上抱箍還包括上內壁板;所述上內壁板分別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第二環板和第三環板的內側壁上。
5、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當所述支撐柱腿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支撐柱腿包括支撐柱、墊板和斜撐;所述墊板安裝于所述箱體上;所述支撐柱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墊板上,所述支撐柱的頂部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上;所述斜撐設置有多個;每一所述斜撐的底部焊接于所述箱體上;每一所述斜撐的頂部焊接于所述支撐箱體上。
6、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箱體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箱體由兩塊鋼板焊接成的封閉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縱橫交錯的筋板。
7、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下抱箍還包括下連接板、下內壁板和加強板;所述下連接板焊接到所述箱體結構延伸的端部;對稱的兩塊所述下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使得所述下左抱箍與所述下右抱箍連接形成下卡腔;所述下內壁板焊接于所述箱體環形內側壁上;所述加強板分別連接所述箱體和所述下連接板。
8、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用于解決大批次超高超重風機導管架制作過程中場內轉運、裝船運輸等問題,簡化拆卸與安裝,加快流轉速度,縮短導管架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運輸工裝,適用于超高超重風機導管架制作過程中場內轉運、裝船運輸,拆卸與安裝方便。
10、2、工裝可重復利用,成本分攤低,周轉率高。
11、3、結構上更合理,載荷均勻傳遞。
1.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抱箍、下抱箍、箱體和支撐柱腿;所述上抱箍安裝于所述支撐柱腿的頂部;所述支撐柱腿焊接于所述箱體的頂部;所述支撐柱腿將所述上抱箍所受的力均勻傳遞到所述箱體上;所述下抱箍開設在所述箱體的中部;所述上抱箍包括對稱設置的上左抱箍和上右抱箍;所述上左抱箍與所述上右抱箍可拆卸連接形成上卡腔;所述上卡腔與導管架灌漿端環板接觸,傳遞導管架自身重力;所述下抱箍主要由所述箱體結構延伸形成的下左抱箍和下右抱箍組成;所述下左抱箍與所述下右抱箍可拆卸連接形成下卡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還包括第一環板、支撐箱體、第二環板、加強筋、第三環板、連接柱、第四環板和上連接板;所述支撐箱體焊接在所述第一環板上;所述支撐箱體的頂部焊接所述第二環板;所述加強筋焊接于所述第二環板上;所述加強筋頂部焊接所述第三環板;所述連接柱焊接于所述第三環板上;所述第四環板焊接在所述連接柱的頂部;所述上連接板分別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第二環板、第三環板和第四環板的端部;對稱的兩塊所述上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使得所述上左抱箍與所述上右抱箍連接形成上卡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還包括上內壁板;所述上內壁板分別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第二環板和第三環板的內側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支撐柱腿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支撐柱腿包括支撐柱、墊板和斜撐;所述墊板安裝于所述箱體上;所述支撐柱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墊板上,所述支撐柱的頂部焊接到所述第一環板上;所述斜撐設置有多個;每一所述斜撐的底部焊接于所述箱體上;每一所述斜撐的頂部焊接于所述支撐箱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箱體由兩塊鋼板焊接成的封閉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縱橫交錯的筋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安拆的裝船運輸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抱箍還包括下連接板、下內壁板和加強板;所述下連接板焊接到所述箱體結構延伸的端部;對稱的兩塊所述下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使得所述下左抱箍與所述下右抱箍連接形成下卡腔;所述下內壁板焊接于所述箱體環形內側壁上;所述加強板分別連接所述箱體和所述下連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