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3D打印筆是一只可以在空氣中書寫的筆,幫你把想象力從紙張上解放出來。如果我們覺得二維的畫面不夠生動,想讓它變成三維的物體,3D打印筆能幫助我去實現。
現有的3D打印筆大多是一個獨立的裝置,完全需要靠人手去操作。然而,人手工操作雖然能體驗到3D打印創作的樂趣,但在產品的制造的過程中,僅僅靠手工操作,許多產品是無法打印出來的。此外,采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速度慢,在產品的批量制造過程中,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壁的四周均設有滑軌,所述箱體內壁的前后兩側的滑軌之間連接有第一滑桿,所述箱體內壁的左右兩側的滑軌之間連接有第二滑桿,所述第一滑桿和第二滑桿上套設有同一個滑塊,所述滑塊的下端連接有萬向聯軸器,所述萬向聯軸器的轉軸連接在伺服電機上,所述萬向聯軸器的下端設有3D打印筆;所述箱體的底面中部設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的頂部設有載物臺,所述伺服電機和頂升機構均與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滑軌為一種電動滑軌,且電動滑軌與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箱體的前側設有箱門,且箱門上設有透明玻璃窗。
優選地,所述3D打印筆采用螺紋的方式固定在萬向聯軸器上。
優選地,所述3D打印筆采用磁鐵吸附的方式固定在萬向聯軸器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內壁的四周設置滑軌,并在滑軌之間連接第一滑桿和第二滑桿,使得第一滑桿和第二滑桿可以在滑軌上來回運動,從而實現了3D打印筆按預定程序進行打印工作,將3D打印筆通過萬向聯軸器連接在滑塊的下側,并利用控制器控制萬向聯軸器6的轉軸按預定轉動角度,以此來調節3D打印筆的傾斜角度,滿足了3D打印筆進行3D打印的條件,且可以打印出更為復雜的產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的俯視圖。
圖中:1箱體、2滑軌、3第一滑桿、4第二滑桿、5滑塊、6萬向聯軸器、7伺服電機、8頂升機構、93D打印筆、10載物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利用3D打印筆的3D打印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前側設有箱門,且箱門上設有透明玻璃窗,箱體1內壁的四周均設有滑軌2,滑軌2為一種電動滑軌,且電動滑軌與控制器電連接,箱體1內壁的前后兩側的滑軌2之間連接有第一滑桿3,箱體1內壁的左右兩側的滑軌2之間連接有第二滑桿4,第一滑桿3和第二滑桿4上套設有同一個滑塊5,滑塊5的下端連接有萬向聯軸器6,萬向聯軸器6的轉軸連接在伺服電機7上,萬向聯軸器6的下端設有3D打印筆9,3D打印筆9采用螺紋或磁鐵吸附的方式固定在萬向聯軸器6上;箱體1的底面中部設有頂升機構8,頂升機構8的頂部設有載物臺10,伺服電機7和頂升機構8均與控制器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1內壁的四周設置滑軌2,并在滑軌2之間連接第一滑桿3和第二滑桿4,使得第一滑桿3和第二滑桿4可以在滑軌2中按預定程序運動,從而帶動滑塊5運動,將3D打印筆9通過萬向聯軸器6連接在滑塊5的下側,并利用控制器控制萬向聯軸器6的轉軸按預定轉動角度,以此來調節3D打印筆9的傾斜角度,從而實現3D打印筆的3D打印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