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發動機,尤其涉及一種注塑裝置及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
背景技術:
1、纖維纏繞發動機殼體絕熱層是位于發動機殼體內壁與推進劑藥柱之間的一種隔熱材料,絕熱層由前、后封頭絕熱層以及殼體筒身段絕熱層三部分組成。現有技術方案為先在芯模上鋪貼橡膠、然后進行纏繞、固化;或是先預成型部分橡膠、通過裝配的方式進行組合到一起,然后纏繞、固化。
2、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如下:1、由于現在的技術方案需要先在模具上成型橡膠部分、成型完橡膠部分以后再進行纏繞。在成型橡膠部分時,前后段位置的橡膠通常需要預先進行模壓,此過程中需要至少兩套模具。2、成型完前后部分的橡膠以后,還需要將橡膠安裝至纏繞模具上,然后中段位置的橡膠。安裝時若是大型纏繞,受制于模具安裝精度問題,往往難以貼合,導致型面出現問題然后報廢。3、安裝完成前后封頭位置時中段橡膠還需要額外進行鋪貼,額外鋪貼時每層橡膠之間還需要使用粘接膠水進行粘接;膠水粘接完成后,還需要對橡膠搭接位置進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偶爾還需進行修補。綜上所述,橡膠部分成型,是整個纏繞成型中需要人工以及模具數量最多的。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注塑裝置及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以消除或改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更多個缺陷。
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注塑裝置,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注塑模具;
3、所述第一限位件為桶型結構,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側為平面結構,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側具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能與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的第一端外側壁相卡接,在所述第一限位件與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卡接的狀態下,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同軸;
4、所述第二限位件為桶型結構,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一側具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側為平面結構,所述第二插接板能與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的第二端外側壁相卡接,在所述第二限位件與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卡接的狀態下,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同軸;
5、所述注塑模具內部具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模具的一端具有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用于封堵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的第一端的通孔,在所述注塑模具插入至所述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內部的狀態下,所述注塑模具的外壁與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的內壁形成容納腔體,用于容納注塑介質以形成絕熱內襯。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體流道和分支流道;所述主體流道的一端與所述注塑模具遠離所述凸起結構的端部連通,所述主體流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注塑模具的內部靠近所述凸起結構的部位;
7、所述分支流道的一端與所述主體流道連通,所述分支流道的另一端與所述注塑模具的側壁連通。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體流道設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軸線位置,所述分支流道設置有多組,各組所述分支流道沿所述主體流道延伸方向排布。
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組所述分支流道包括多個分支子流道,各所述分支子流道沿所述主體流道周向設置,所述分支子流道與所述主體流道垂直設置。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支流道的組數為3-5組;每組所述分支流道包括2-6個所述分支子流道。
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側具有螺紋孔。
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側具有環形槽。
13、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由所述的注塑裝置制成,所述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包括外殼體和絕熱內襯;
14、所述外殼體的第一端外側壁具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與所述第一插接板相適配;所述外殼體的第二端外側壁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與所述第二插接板相適配;所述外殼體的第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凸起結構相適配;
15、所述絕熱內襯設置在所述外殼體的內側壁上,所述絕熱內襯由所述外殼體和所述注塑模具之間的注塑介質形成。
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絕熱內襯為橡膠內襯。
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外殼體由復合材料纏繞而成。
18、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注塑裝置及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注塑裝置通過同軸定位、便捷的卡接裝配、有效的注塑封堵以及穩定的注塑腔體形成等設計,顯著提高了注塑過程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為形成高質量的絕熱內襯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大大簡化了生產流程和降低了人工、設備成本。
19、本發明的附加優點、目的,以及特征將在下面的描述中將部分地加以闡述,且將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變得明顯,或者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實踐而獲知。本發明的目的和其它優點可以通過在說明書以及附圖中具體指出的結構實現到并獲得。
20、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的是,能夠用本發明實現的目的和優點不限于以上具體所述,并且根據以下詳細說明將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能夠實現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1.一種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件(1)、第二限位件(2)和注塑模具(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體流道(7)和分支流道;所述主體流道(7)的一端與所述注塑模具(3)遠離所述凸起結構(6)的端部連通,所述主體流道(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注塑模具(3)的內部靠近所述凸起結構(6)的部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流道(7)設置在所述注塑模具(3)的軸線位置,所述分支流道設置有多組,各組所述分支流道沿所述主體流道(7)延伸方向排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分支流道包括多個分支子流道(8),各所述分支子流道(8)沿所述主體流道(7)周向設置,所述分支子流道(8)與所述主體流道(7)垂直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的組數為3-5組;每組所述分支流道包括2-6個所述分支子流道(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的第一側具有螺紋孔(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的第二側具有環形槽(10)。
8.一種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由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注塑裝置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包括外殼體(11)和絕熱內襯(1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內襯(12)為橡膠內襯。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纖維纏繞發動機絕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11)由復合材料纏繞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