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中央空調系統由冷熱源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組成。采用液體汽化制冷的原理為空氣調節系統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內環境的冷負荷;制熱系統為空氣調節系統提供用以抵消室內環境熱負荷的熱量。制冷系統是中央空調系統至關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種類、運行方式、結構形式等直接影響了中央空調系統在運行中的經濟性、高效性、合理性。
現有的中央空調控制系統存在不能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恒定控制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恒定控制,控制智能,節約能源的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包括恒溫控制系統、恒濕控制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恒溫控制系統包括直流無刷電機、與直流無刷電機連接的送風機、風管和設置在室內的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風管內沿風的流向依次設置有加熱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直流無刷電機、第一溫度傳感器、加熱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恒濕控制系統包括加濕器和設置在室內的濕度傳感器,所述加濕器和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裝置為單片機。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為一個以上,能對室內多個點進行溫度檢測和監控,更加精確。
作為優選,所述濕度傳感器設置為一個以上,能對室內多個點進行濕度檢測和監控,更加精確。
作為優選,所述風管表面設置有防腐層,提高風管的耐腐蝕性,從而提高風管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通過設置有恒溫控制系統,第一溫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溫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直流無刷電機的輸出,改變傳統交流電機的定速控制,實現變頻控制,控制智能,節約能源,加熱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能有效控制風速對風溫的影響,控制風溫的恒定輸出,通過設置有恒濕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濕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加濕器的工作,達到室內濕度的恒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的電路連接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風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包括恒溫控制系統、恒濕控制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恒溫控制系統包括直流無刷電機、與直流無刷電機連接的送風機、風管1和設置在室內的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風管1內沿風的流向依次設置有加熱器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所述直流無刷電機、第一溫度傳感器、加熱器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恒濕控制系統包括加濕器和設置在室內的濕度傳感器,所述加濕器和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該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通過設置有恒溫控制系統,第一溫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溫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直流無刷電機的輸出,改變傳統交流電機的定速控制,實現變頻控制,控制智能,節約能源,加熱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能有效控制風速對風溫的影響,控制風溫的恒定輸出,通過設置有恒濕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濕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加濕器的工作,達到室內濕度的恒定。
實施例2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包括恒溫控制系統、恒濕控制系統和控制裝置,所述恒溫控制系統包括直流無刷電機、與直流無刷電機連接的送風機、風管1和設置在室內的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風管1內沿風的流向依次設置有加熱器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所述直流無刷電機、第一溫度傳感器、加熱器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恒濕控制系統包括加濕器和設置在室內的濕度傳感器,所述加濕器和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為單片機,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為一個以上,能對室內多個點進行溫度檢測和監控,更加精確,所述濕度傳感器設置為一個以上,能對室內多個點進行濕度檢測和監控,更加精確,所述風管1表面設置有防腐層4,提高風管1的耐腐蝕性,從而提高風管1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該新型中央空調控制系統通過設置有恒溫控制系統,第一溫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溫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直流無刷電機的輸出,改變傳統交流電機的定速控制,實現變頻控制,控制智能,節約能源,加熱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能有效控制風速對風溫的影響,控制風溫的恒定輸出,通過設置有恒濕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對室內的濕度起到檢測和監控的作用,從而控制加濕器的工作,達到室內濕度的恒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