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具體設計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1、目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塵土,為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需要進行降塵處理,現有的降塵方式一般直接配備噴淋系統進行噴淋,但該方式使用中需要浪費較多水源,同時設置于指定位置,使用上不夠靈活,而部分采用吸塵設備進行降塵,雖然解決了用水浪費的問題,吸塵范圍有限,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如申請號為cn218890328u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降塵裝置,包括:吸塵殼體,用于對各吸風零部件的安裝。通過吸塵殼體、隔板、除塵倉、吸風倉、刮板機構、吸風機構、循環機構、通風孔、與防塵網的相互配合,開啟旋轉電機,通過刮板軸旋轉帶動刮板旋轉,進一步的對空氣中的灰塵進行捕捉,通過增壓泵對儲水倉內的水進行增壓,通過進水管送入噴淋頭對灰塵進行沉降的同時將沉降下來的灰塵進行沖洗,通過刮板將附著在除塵倉內壁的灰塵進行刮取,避免灰塵在除塵倉內堆積,沖洗下來的灰塵與水通過導流倉進入過濾倉,通過過濾筐對灰塵進行過濾,將污物進行過濾,過濾干凈的水重新落入儲水倉中,從而完成了整個水循環過程,起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
3、上述技術中雖然通過對水源進行過濾循環使用,但是在使用中吸風倉的端口位于某一方向,導致對其他方向的空氣吸入效果較差,同時設備具有一定的高度,導致其無法對地面上的灰塵進行吸附,使用上效果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包括:
3、處理箱,所述處理箱底部轉動連接有一支撐底座,用于對處理箱的支撐和轉動;
4、上隔板,所述上隔板中間位置開設有導流槽,所述上隔板右側的處理箱內豎向固定有側隔板,所述上隔板固定于處理箱和側隔板之間,所述側隔板底部固定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固定于處理箱內下部;
5、上吸塵組件,所述上吸塵組件設置于側隔板右側的處理箱內部,用于對漂浮的灰塵吸收;
6、下吸塵組件,所述下吸塵組件設置于下隔板下側的處理箱內部,用于對地面上的灰塵吸收;
7、降塵組件,所述降塵組件設置于上隔板上側的處理箱內部,且位于側隔板左側,所述降塵組件包括一噴淋結構以及一過濾結構,所述噴淋結構設置于上隔板上側的處理箱內,所述過濾結構卡接于上隔板下端。
8、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處理箱頂部固定有一外殼,所述外殼內部固定有真空泵,所述上隔板上側與處理箱內部形成一處理室,所述真空泵輸入端連接有輸入管,所述輸入管延伸至處理室內且固定有過濾套,所述過濾套內從上往下固定有吸水棉和過濾網。
9、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包括通過支撐座固定于支撐底座底部拐角處的滾輪以及嵌入固定于支撐底座內部的轉動電機,所述轉動電機上側的輸出軸與處理箱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處理箱底部焊接固定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底部滑動連接于支撐底座側面。
10、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上吸塵組件和下吸塵組件均包括一帶有電磁閥的三通管,所述上吸塵組件還包括兩組上吸塵罩,兩組上吸塵罩均固定于側隔板側面且兩組吸塵罩通過三通管連接,且三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處理室內,所述下吸塵組件還包括兩組下吸塵罩,兩組下吸塵罩通過三通管相連接,兩組下吸塵罩頂部通過u型桿連接,所述u型桿的另一端連接有方形套,所述下隔板底部固定有方形導向桿,且導向桿右側對稱開設有兩組定位孔,所述方形套滑動連接于導向桿上。
1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下吸塵組件還包括一導管,所述導管頂部延伸至處理室內且靠近側隔板,所述導管另一端延伸至處理箱底部且固定有軟管,所述軟管另一端與下吸塵罩之間的三通管相連接。
12、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間的處理箱內形成有一儲水室,所述儲水室內安裝有循環泵,所述循環泵固定于下隔板上,所述循環泵的輸出端連接有輸水管,所述噴淋結構包括處理室底部的噴淋管,所述輸水管的另一端與噴淋管相連接,所述噴淋管側面固定有若干組霧化噴頭,所述噴淋管位于過濾套的右側。
13、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過濾結構包括固定于導流槽側面的兩組卡條以及卡接于卡條上的內過濾罩,所述內過濾罩外側一體成型有外過濾罩,所述內過濾罩和外過濾罩兩側均開設有過濾孔,且位于外過濾罩上的過濾孔小于位于內過濾罩上的過濾孔,所述外過濾罩前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處理箱前側且通過螺釘連接。
14、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下隔板右側的處理箱上鉸接有底蓋,所述側隔板右側的處理箱內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處理箱左上側固定有控制器。
1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真空泵將處理室進行負壓處理,從而使得上吸塵罩和下吸塵罩內產生吸力,可以將外部的空氣吸入至處理室內,在配合噴淋結構對進入至處理室內的空氣進行噴淋降塵,并配合過濾結構,對噴淋后的污水進行收集,利用過濾孔進行過濾,實現對水源的重復使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17、(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上吸塵組件,可以將周圍飄逸的灰塵進行吸收,并配合支撐底座上的轉動電機,可以帶動處理箱進行轉動,從而調整上吸塵組件的吸入方向,從而可以更好的對周圍空氣的吸入,提高對灰塵的處理效果,利用處理箱內活動的下吸塵組件,可以在需要對地面上的灰塵進行處理時,將下吸塵罩取出,下吸塵罩貼合于地面,可以對更好的進行吸收,從而可以提高對粉塵的處理效果,并利用支撐底座的滑輪,可以對設備進行轉動,使用上更加靈活。
1.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箱(1)頂部固定有一外殼(2),所述外殼(2)內部固定有真空泵(8),所述上隔板(13)上側與處理箱(1)內部形成一處理室,所述真空泵(8)輸入端連接有輸入管,所述輸入管延伸至處理室內且固定有過濾套(9),所述過濾套(9)內從上往下固定有吸水棉和過濾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底座(6)包括通過支撐座固定于支撐底座(6)底部拐角處的滾輪以及嵌入固定于支撐底座(6)內部的轉動電機,所述轉動電機上側的輸出軸與處理箱(1)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處理箱(1)底部焊接固定有連接套(5),所述連接套(5)底部滑動連接于支撐底座(6)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塵組件和下吸塵組件均包括一帶有電磁閥的三通管(12),所述上吸塵組件還包括兩組上吸塵罩(3),兩組上吸塵罩(3)均固定于側隔板(23)側面且兩組吸塵罩通過三通管(12)連接,且三通管(12)的另一端延伸至處理室內,所述下吸塵組件還包括兩組下吸塵罩(20),兩組下吸塵罩(20)通過三通管(12)相連接,兩組下吸塵罩(20)頂部通過u型桿(19)連接,所述u型桿(19)的另一端連接有方形套(18),所述下隔板(22)底部固定有方形導向桿(21),且導向桿(21)右側對稱開設有兩組定位孔,所述方形套(18)滑動連接于導向桿(2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塵組件還包括一導管(7),所述導管(7)頂部延伸至處理室內且靠近側隔板(23),所述導管(7)另一端延伸至處理箱(1)底部且固定有軟管,所述軟管另一端與下吸塵罩(20)之間的三通管(12)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3)和下隔板(22)之間的處理箱(1)內形成有一儲水室,所述儲水室內安裝有循環泵(17),所述循環泵(17)固定于下隔板(22)上,所述循環泵(17)的輸出端連接有輸水管,所述噴淋結構包括處理室底部的噴淋管(10),所述輸水管的另一端與噴淋管(10)相連接,所述噴淋管(10)側面固定有若干組霧化噴頭(11),所述噴淋管(10)位于過濾套(9)的右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包括固定于導流槽側面的兩組卡條(14)以及卡接于卡條(14)上的內過濾罩(15),所述內過濾罩(15)外側一體成型有外過濾罩(16),所述內過濾罩(15)和外過濾罩(16)兩側均開設有過濾孔,且位于外過濾罩(16)上的過濾孔小于位于內過濾罩(15)上的過濾孔,所述外過濾罩(16)前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位于處理箱(1)前側且通過螺釘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環保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22)右側的處理箱(1)上鉸接有底蓋,所述側隔板(23)右側的處理箱(1)內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處理箱(1)左上側固定有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