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鍍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1、由于電鍍硬鉻需要較大的電流,在工作時會產生很大熱量,因此需要對電鍍導電桿進行強制冷卻。授權公告號為cn203200364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活塞臥式鍍鉻機,通過將導電軸冷卻水由外冷卻改為內冷卻,解決了冷卻水飛濺和泄漏問題。
2、然而,上述技術方案需要在導電軸內部預埋管道,增加了導電軸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同時冷卻效率也不高。
3、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出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2、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包括導電桿本體和儲液池,導電桿本體內開設有密閉的冷卻腔,冷卻腔沿導電桿本體的軸線延伸;導電桿本體的一端安裝有旋轉接頭,旋轉接頭包括進液口、出液口和回流口,進液口、回流口均與儲液池連通,進液口與儲液池之間設置有冷卻泵;出液口與冷卻腔連通,出液口內安裝有內管,內管的一端與進液口連通,內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冷卻腔遠離旋轉接頭的一端;內管的外徑小于出液口的內徑,內管的外壁與出液口的內壁圍成回流通道,回流通道與回流口連通。
3、進一步地,導電桿本體上套設有兩個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上設置有吊耳。
4、進一步地,導電桿本體上套設有導電套,導電套位于兩個軸承座之間。
5、進一步地,導電桿本體靠近旋轉接頭的一端安裝有驅動輪。
6、進一步地,導電桿本體遠離旋轉接頭的一端安裝有擋水板。
7、進一步地,內管的外周設置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的外徑小于冷卻腔的內徑。
8、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9、通過內管直接將冷卻液輸送至冷卻腔的內端,冷卻液從內管與冷卻腔之間回流,無需預埋冷卻管道,簡化了導電桿的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冷卻液與冷卻腔壁充分接觸,提高了冷卻效率。
1.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電桿本體和儲液池,所述導電桿本體內開設有密閉的冷卻腔,所述冷卻腔沿所述導電桿本體的軸線延伸;所述導電桿本體的一端安裝有旋轉接頭,所述旋轉接頭包括進液口、出液口和回流口,所述進液口、所述回流口均與所述儲液池連通,所述進液口與所述儲液池之間設置有冷卻泵;所述出液口與所述冷卻腔連通,所述出液口內安裝有內管,所述內管的一端與所述進液口連通,所述內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冷卻腔遠離所述旋轉接頭的一端;所述內管的外徑小于所述出液口的內徑,所述內管的外壁與所述出液口的內壁圍成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與所述回流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桿本體上套設有兩個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上設置有吊耳。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桿本體上套設有導電套,所述導電套位于兩個所述軸承座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桿本體靠近所述旋轉接頭的一端安裝有驅動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桿本體遠離所述旋轉接頭的一端安裝有擋水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超長桿電鍍硬鉻導電桿冷卻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的外周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的外徑小于所述冷卻腔的內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