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勘探取芯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
背景技術:
1、取芯鉆機的鉆頭可以切斷地層并取出樣本,在芯筒中留下一個圓柱狀的芯,這個圓柱狀的芯可以被保留下來進行分析。
2、地質勘探的場地很多都在交通工具難以抵達的位置,取芯鉆機常需要人力搬運,而取芯鉆機上的鉆桿也需要人力運輸到指定位置;單個太長的鉆桿在山林環境內攜帶困難,因此提出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其鉆桿為多段拼接式,不用時可以拆分成多個短段,便于攜帶。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包括墊板,所述墊板的頂部左右兩側均固定設置有驅動推桿,所述驅動推桿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頂板;
4、所述頂板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動力電機,所述動力電機的輸出軸固定設置有矩形桿,所述矩形桿的外部套設有貫穿到墊板下方的取芯組件,所述取芯組件為首尾可拆式連接的多個取芯桿,最下方所述取芯桿的底部可拆式設置有取芯鉆;
5、所述取芯桿包括第一取芯管、對接管和承接管,其中,
6、承接管,固定設置在第一取芯管的頂部,其頂部設有供矩形桿插入的第一矩形槽;
7、對接管,固定設置在第一取芯管的底部,其下端為與矩形桿長寬一致的矩形;
8、所述取芯鉆包括第二取芯管,所述第二取芯管的頂部固定設置有第二承接管,所述第二承接管的頂部設有供矩形桿插入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取芯管的底部固定設置有鉆頭管。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承接管為上粗下細的錐體,所述對接管為下粗上細的錐體,所述第一取芯管、對接管和承接管為一體成型結構。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承接管為上粗下細的錐體,所述鉆頭管為下粗上細的錐體,所述第二取芯管、鉆頭管和第二承接管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對接管、承接管、鉆頭管和第二承接管的最大外徑相一致,所述墊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套設在取芯桿的外部,所述定位管的內徑與承接管的最大外徑相一致。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矩形桿的外部開設有第一螺紋槽,所述對接管的外側開設有第二螺紋槽,所述承接管的外側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二承接管的外側均開設有第二螺紋孔。
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取芯鉆與取芯桿的對接處、取芯桿與取芯桿的對接處和取芯桿與矩形桿的對接處均設有對接螺桿。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矩形桿、取芯桿和取芯鉆,多個取芯桿首尾拼接進行使用,不使用時可以拆分成多個單獨的取芯桿,這樣方便攜帶,無論是人力運輸還是放在車里都方便,取芯桿和取芯鉆之間也采用可拆式拼接結構,當取芯鉆的底端磨損需要替換時,直接換上新的取芯鉆即可,不至于整個鉆桿報廢,在進行勘探鉆取時,矩形桿和取芯桿也是采用可拆式拼接結構,每下一截取芯桿就拆分矩形桿和取芯桿,然后再增設一個取芯桿,取芯完成后拔出取芯桿時也是拔出一個取芯桿就拆下一個,將多個取芯完成的取芯桿標號后單獨保存,既不影響取芯結果,又方便對土芯進行存放。
1.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包括墊板(1),所述墊板(1)的頂部左右兩側均固定設置有驅動推桿(2),所述驅動推桿(2)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支撐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的頂部固定設置有頂板(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管(74)為上粗下細的錐體,所述對接管(72)為下粗上細的錐體,所述第一取芯管(71)、對接管(72)和承接管(74)為一體成型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管(83)為上粗下細的錐體,所述鉆頭管(82)為下粗上細的錐體,所述第二取芯管(81)、鉆頭管(82)和第二承接管(83)為一體成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桿(6)的外部開設有第一螺紋槽(61),所述對接管(72)的外側開設有第二螺紋槽(73),所述承接管(74)的外側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二承接管(83)的外側均開設有第二螺紋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勘探取芯鉆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鉆(8)與取芯桿(7)的對接處、取芯桿(7)與取芯桿(7)的對接處和取芯桿(7)與矩形桿(6)的對接處均設有對接螺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