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屬于制冷系統閥件?,F有四通換向閥采用單介質通道,無法單獨適應小閥體大制冷量的制冷系統需要,多個同時連接使用又難以實現動作同步,本發明包括主閥和導閥,特點是主閥活塞由三個圓柱構件軸向連接組成,每個圓柱構件在圓柱面上設置位于相對的兩側的兩個凹槽,圓柱構件視圖投影成工字形,相鄰兩圓柱構件周向錯開90度;閥體上設置有八個閥孔連接介質輸送管,每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為一組,四組閥孔沿閥體周向設置;在工作位置周向相鄰的兩個閥孔與活塞上的凹槽連通組成介質通道,每個工作位置由活塞中間的圓柱構件和其中一端圓柱構件的凹槽同時與閥孔連通,組成雙介質通道,適應冷噸量翻倍,達到雙級冷噸量。
【專利說明】—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制冷系統閥件,尤其與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有關。
【背景技術】
[0002]大容量四通換向閥一般應用于熱泵型空調中,通過四通換向閥實現制冷制熱功能的改變。通常的大容量活塞式四通換向閥由導閥和主閥組成,主閥包括閥體和位于閥體圓柱形內腔中的活塞,閥體內腔由設置于其兩端的兩個端蓋封閉,活塞將閥體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活塞由兩個圓柱構件軸向連為一體組成,該兩個圓柱構件在圓柱面上都設置有兩個凹槽,使圓柱構件視圖投影成工字形,兩個圓柱構件周向錯開90度;閥體上設置有4個閥孔連接介質輸送管,介質輸送管分別連接冷凝器、蒸發器和壓縮機的吸氣管、排氣管,4個閥孔沿閥體周向分布,在工作位置相鄰的兩個閥孔與活塞上的凹槽連通組成為單介質通道,每個工作位置只有一個圓柱構件的凹槽與閥孔連通,通過活塞在閥體內的軸向移動,改變凹槽與閥孔的對應關系,改變介質的流向,從而實現換向;導閥一般包括一個換向閥和一個電磁閥組成,換向閥通過導氣管分別與主閥閥體的左、右兩個腔室和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的介質輸送管連通,通過將壓縮機排氣管中的高壓介質輸送到閥體的左腔室或右腔室,實現推動活塞移動;活塞一端端面上設置有軸向導向定位孔,導向定位孔中穿裝導向桿,導向桿固定于端蓋。當在大噸位制冷系統使用時,常用的小閥體四通換向閥適應的制冷量無法滿足需要,通常在一個系統中同時連接兩個或以上四通換向閥使用,兩個四通換向閥難以實現換向動作同步,影響制冷系統的穩定性和制冷效率,并且成本也相對比較高,空間占用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目前的小閥體四通換向閥無法單獨適應大噸位制冷系統需要,多個同時連接使用又無法實現換向動作同步的問題,提供一種能以小閥體滿足大噸位制冷系統需要的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
[0004]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包括主閥和導閥,主閥包括閥體和位于閥體圓柱形內腔中的活塞,閥體內腔由設置于閥體兩端的兩個端蓋封閉,活塞將閥體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活塞由三個圓柱構件軸向連接組成,每個圓柱構件在圓柱面上都設置有兩個凹槽,兩個凹槽位于相對的兩側,使圓柱構件視圖投影成工字形,相鄰兩個圓柱構件周向錯開90度;閥體上設置有八個閥孔連接介質輸送管,每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為一組,介質輸送管分別連接冷凝器、蒸發器和壓縮機的吸氣管、排氣管,四組閥孔沿閥體周向設置;在工作位置周向相鄰的兩個閥孔與活塞上的凹槽連通組成為介質通道,每個工作位置由活塞中間的圓柱構件和其中一端的圓柱構件的凹槽同時與閥孔連通,組成雙介質通道,通過活塞在閥體內的軸向移動,改變凹槽與閥孔的對應關系,改變介質的流向,從而實現換向;周向間隔的其中兩組閥孔同組并合連接,同時使用,分別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另外兩組的閥孔同組分開,分別連接冷凝器和蒸發器;導閥通過導氣管分別與主閥閥體的左、右兩個腔室和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的介質輸送管連通,通過將壓縮機排氣管中的高壓介質輸送到閥體的左腔室或右腔室,實現推動活塞移動;活塞一端端面上設置有軸向導向定位孔,導向定位孔中穿裝導向桿,導向桿固定于端蓋。
[0005]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發明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6]所述組成活塞的三個圓柱構件在軸向上連為一體。
[0007]所述的活塞設置有相互連通的軸向中心孔和徑向通孔,徑向通孔與凹槽連通,通過中心孔向閥體的左腔室或右腔室輸送高壓介質,加快活塞的移動,提高換向速度;中心孔中設置可以移動的移動件密封中心孔其中一端,保證高壓介質只向其中一個腔室輸送。
[0008]所述連接導閥與閥體左腔室或右腔室的導氣管上設置閥門,可以在維修時關閉導氣管,停止從導閥向主閥閥體兩側的腔室輸送高壓介質,方便維修。
[0009]所述的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還包括與主閥閥體固定連接的安裝支架,用于對四通換向閥的安裝支撐。
[0010]使用本發明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閥體上軸向設置兩個閥孔組成閥孔組,使用三段式活塞的其中兩段的凹槽與閥孔組成雙介質通道,同樣尺寸的四通換向閥適應的冷頓量比單介質通道的四通換向閥翻倍,達到雙級冷頓量,以小閥體四通換向閥滿足了大噸位制冷系統的需要,降低了成本,節省了空間占用,并且換向同步性好,保證制冷系統穩定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2]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圖。
[0013]圖3是本發明的右視圖。
[0014]圖4是本發明中活塞的主視圖。
[0015]圖5是本發明中活塞的俯視圖。
[0016]圖6是本發明中活塞的剖面圖。
[0017]圖7是本發明使用狀態一的其中一個管連接原理圖。
[0018]圖8是本發明使用狀態一的另一個管連接原理圖。
[0019]圖9是本發明使用狀態二的其中一個管連接原理圖。
[0020]圖10是本發明使用狀態二的另一個管連接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0022]如圖1?圖6所示,本發明包括包括主閥2和導閥I,主閥2包括閥體12和位于閥體圓柱形內腔中的活塞16,閥體內腔由設置于閥體兩端的兩個端蓋11封閉,閥體12上設置有八個閥孔,每個閥孔連接一根介質輸送管,八根介質輸送管分別為SI介質輸送管4、S2介質輸送管5、Dl介質輸送管9、D2介質輸送管8、El介質輸送管14、E2介質輸送管7、Cl介質輸送管10、C2介質輸送管13, SI介質輸送管4和S2介質輸送管5對應連接的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一組,Cl介質輸送管10和E2介質輸送管7對應連接的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一組,Dl介質輸送管9和D2介質輸送管8對應連接的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一組,El介質輸送管14和C2介質輸送管13介質輸送管對應連接的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一組,四組閥孔在閥體12上沿周向依次設置;活塞16將閥體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活塞16由三個圓柱構件軸向連為一體組成,每個圓柱構件在圓柱面上都設置有兩個凹槽,使圓柱構件視圖投影成工字形,相鄰兩個圓柱構件周向錯開90度;活塞16 —端端面上設置有軸向導向定位孔17,導向定位孔17中穿裝導向桿,導向桿固定于端蓋,活塞16設置有相互連通的軸向中心孔18和徑向通孔15,徑向通孔15通過通道與所述的凹槽連通,通過中心孔17可以向閥體的左腔室或右腔室輸送高壓介質,加快活塞的移動,提高換向速度,中心孔17中設置可以移動的移動件密封中心孔的其中一端,保證高壓介質只向其中一個腔室輸送;導閥I通過導氣管與主閥閥體內腔的左、右腔室連通,連接導閥與閥體左腔室或右腔室的導氣管上設置閥門6,可以在維修時關閉導氣管,停止從導閥向主閥閥體兩側的腔室輸送高壓介質,方便維修。主閥閥體12上固定安裝有安裝支架3。
[0023]如圖7?圖10所示,本發明使用時,SI介質輸送管4和S2介質輸送管5同組并合連接并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SI介質輸送管4和S2介質輸送管5連接的閥孔同時使用,Dl介質輸送管9和D2介質輸送管8并合連接并連接壓縮機的排氣管,Dl介質輸送管9和D2介質輸送管8連接的閥孔同時使用;導閥I通過導氣管與SI介質輸送管4和Dl介質輸送管9連通,通過將壓縮機排氣管中的高壓介質輸送到閥體的左腔室或右腔室,實現推動活塞移動。
[0024]如圖7、圖8所示,在使用狀態一時,同組的Cl介質輸送管10和E2介質輸送管7分開使用,也就是與其連接的閥孔分開使用,Cl介質輸送管10連接的作為冷凝器,E2介質輸送管7連接的作為蒸發器;同組的El介質輸送管14和C2介質輸送管13分開使用,也就是與其連接的閥孔分開使用,El介質輸送管14連接的作為蒸發器,C2介質輸送管13連接的作為冷凝器;活塞16處于閥體內腔右端位置,活塞中間的圓柱構件和左端的圓柱構件的凹槽起作用,SI介質輸送管4連接的閥孔、活塞左端圓柱構件的其中一側凹槽和El介質輸送管14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Cl介質輸送管10連接的閥孔、活塞左端圓柱構件的另一側凹槽和Dl介質輸送管9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S2介質輸送管5連接的閥孔、活塞中間圓柱構件的其中一側凹槽和E2介質輸送管7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C2介質輸送管13連接的閥孔、活塞中間圓柱構件的另一側凹槽和D2介質輸送管8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如此就組成了雙介質通道。
[0025]到需要換向時,活塞從閥體內腔右端滑移到左端,轉為使用狀態二,如圖9、圖10所示,活塞中間的圓柱構件和右端的圓柱構件的凹槽起作用,SI介質輸送管4連接的閥孔、活塞中間圓柱構件的其中一側凹槽和Cl介質輸送管10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El介質輸送管14連接的閥孔、活塞中間圓柱構件的另一側凹槽和Dl介質輸送管9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S2介質輸送管5連接的閥孔、活塞右端圓柱構件的其中一側凹槽和C2介質輸送管13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E2介質輸送管7連接的閥孔、活塞右端圓柱構件的另一側凹槽和D2介質輸送管8連接的閥孔組成介質通道,如此組成雙介質通道;C1介質輸送管10連接的轉換成作為蒸發器,E2介質輸送管7連接的轉換成作為冷凝器,El介質輸送管14連接的轉換成作為冷凝器,C2介質輸送管13連接的轉換成作為蒸發器,實現換向。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包括主閥(2 )和導閥(I),主閥(2 )包括閥體(12 )和位于閥體圓柱形內腔中的活塞(16),閥體內腔由設置于閥體兩端的兩個端蓋封閉,活塞將閥體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導閥通過導氣管分別與主閥閥體的左、右兩個腔室和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的介質輸送管連通;活塞一端端面上設置有軸向導向定位孔,導向定位孔中穿裝導向桿,導向桿固定于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由三個圓柱構件軸向連接組成,每個圓柱構件在圓柱面上都設置有兩個凹槽,兩個凹槽位于相對的兩側,使圓柱構件視圖投影成工字形,相鄰兩個圓柱構件周向錯開90度;閥體上設置有八個閥孔連接介質輸送管,每兩個閥孔沿閥體軸向設置成為一組,四組閥孔沿閥體周向設置;在工作位置周向相鄰的兩個閥孔與活塞上的凹槽連通組成介質通道,每個工作位置由活塞中間的圓柱構件和其中一端的圓柱構件的凹槽同時與閥孔連通,組成雙介質通道,通過活塞在閥體內的軸向移動,改變凹槽與閥孔的對應關系,改變介質的流向,從而實現換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間隔的其中兩組閥孔同組并合連接,同時使用,分別連接壓縮機的吸氣管和排氣管,另外兩組的閥孔同組分開,分別連接冷凝器和蒸發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組成活塞的三個圓柱構件在軸向上連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設置有相互連通的軸向中心孔和徑向通孔,徑向通孔與所述的凹槽連通;中心孔中設置可以移動的移動件密封中心孔其中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大制冷量雙級四通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導閥與閥體左腔室或右腔室的導氣管上設置閥門。
【文檔編號】F16K11/085GK103453181SQ201310367838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2日
【發明者】張偉榮 申請人:浙江新三榮制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