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在高溫高壓晶體生長設備中,一般需要通過傳動軸帶動坩堝在設備內進行升降和旋轉運動,從而滿足工藝的要求,保證晶體的固液界面處在一個合理的溫度區間內,以長出位錯密度小、缺陷少的晶體。大部分晶體爐的工作溫度都在1000度以上、壓力3MPA左右。在這種高溫高壓條件下,傳動軸需要做旋轉運動和軸向運動,同時需要保證設備內部的氣體不發生泄漏。當軸不運動時,軸與設備之間進行密封很容易實現。但是當軸在運動過程中還要保證軸與設備之間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則很難做到,并且由于軸伸入設備內部高溫區域的長度過長,導致運動過長中軸的垂直度偏差較大,在旋轉和升降過程中軸易發生偏心,軸與底盤之間易發生相對磨損,導致軸的表面發生損傷,影響密封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軸密封結構,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結構密封效果差、軸運動過程中同心度差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傳動軸密封結構,安裝于設備底盤,包括傳動軸、鍛件管、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壓蓋和定位環,其中,
所述鍛件管貫穿并焊接于所述設備底盤;
所述鍛件管開有容所述傳動軸穿過的通孔;
所述壓蓋容所述傳動軸穿過后固定在所述鍛件管上;
所述鍛件管的通孔內開有容納所述第一O型圈的第一環形槽以及容納所述第二O型圈的第二環形槽;
所述定位環固定在所述第一環形槽內并容所述傳動軸穿過。
在上述的傳動軸密封結構中,所述第一環形槽位于所述通孔頂部;
所述壓蓋底部開有緊靠所述第一環形槽的沉孔;
所述定位環包括插入所述第一環形槽的凸臺,以及與該凸臺一體并位于所述沉孔內的環部。
在上述的傳動軸密封結構中,所述鍛件管與所述傳動軸之間的間隙為0.5-0.8mm;
所述第一O型圈和所述第二O型圈的內徑比所述傳動軸的外徑小0.5-0.8mm;
所述定位環與所述傳動軸的間隙為0.05-0.1mm;
所述沉孔的外徑與所述定位環的間隙為0.05-0.1mm;
在上述的傳動軸密封結構中,所述壓蓋通過多個螺釘固定在所述鍛件管上。
在上述的傳動軸密封結構中,所述設備底盤和所述傳動軸內部均設有容冷卻水通過的中空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簡單合理的結構設計,當軸在旋轉和軸向運動時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通過在在鍛件管的上部設置有非金屬定位環,來對軸進行周向定位,防止軸旋轉過程中發生偏心,避免使用過程中因為軸的偏心易造成軸損傷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軸密封結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包括壓蓋2、多個螺釘3、定位環4、第一O型圈5、第二O型圈6、傳動軸7和鍛件管8。
鍛件管8貫穿設備底盤1,并焊接于設備底盤1。
鍛件管8開有容傳動軸7穿過的通孔。鍛件管8的通孔內開有容納第一O型圈5的第一環形槽以及容納第二O型圈6的第二環形槽。
傳動軸7與鍛件管8之間的間隙為0.5-0.8mm,第一O型圈5和第二O型圈6的內徑比傳動軸7的外徑小0.5-0.8mm,使O形圈和傳動軸7之間有初始張緊力進行密封。
壓蓋2容傳動軸7穿過后,通過螺釘3固定在鍛件管8上。第一環形槽位于通孔頂部,壓蓋2底部開有緊靠第一環形槽的沉孔。
定位環4容傳動軸7穿過,包括:插入第一環形槽的凸臺,以及與該凸臺一體并位于沉孔內的環部。定位環4與傳動軸7的間隙為0.05-0.1mm,從而保證傳動軸7在運動過程中不與鍛件管8接觸,防止軸被損傷,影響密封效果。本實施例中,定位環4的材質主要為等靜壓石墨或橡膠木等非金屬材質。
沉孔的外徑與定位環4的間隙為0.05-0.1mm,壓蓋2與傳動軸7的間隙為3ˉ5mm,從而保證傳動軸7在運動過程中不與壓蓋2接觸。
定位環4安裝到第一環形槽中后,第一O型圈5直徑方向會被壓縮0.2-0.3mm。
設備底盤1和傳動軸7內部均設有容冷卻水通過的中空層,因此能對第一O型圈5和第二O型圈6進行冷卻,防止其在高溫下失效。傳動軸7在做軸向和周向運動時,在第一O型圈5和第二O型圈6的作用下,能將設備內的高溫高壓氣體與外界完全隔開。由于定位環4能對軸的運動起到導向的作用下,保證軸運動的時候不發生偏心。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