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驅動配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為了使汽車動力傳遞,均會使用到驅動軸總成,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球籠式驅動軸總成(也叫萬向節)是汽車上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件,到目前為止轎車驅動軸總成都是采用兩端萬向節中間設有連接萬向節的中部連接軸,現有方式的驅動軸都是將內球籠中的三叉件是設置在驅動軸密封罩內,這種形成的驅動軸總成只能適應一部分車型的需要,而有些特殊車型不僅需要實現大扭矩,而且需要實現高效率的傳動,這樣就需要對現有的驅動軸總成進行改進,另外目前的驅動軸的密封結構都是采用普通的圓環狀或V形圓環狀密封圈,這種密封圈不僅密封效果差,內部的潤滑油容易向外泄漏,外部的灰塵、泥水等容易進入驅動軸總成的內部,影響了整個驅動軸總成的性能,并降低了其使用壽命,同時隨著軸的高速旋轉以及高低溫環境的變化而發生干燒現象,從而導致密封各個部件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能自動補償運動過程中的磨損,使用壽命長的驅動軸總成密封軸承組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包括傳動軸、外球籠、內球籠防塵罩、外球籠防塵罩以及三叉件,所述的外球籠設置在外球籠防塵罩內組成一個整體與傳動軸配合連接,所述的內球籠防塵罩單獨與傳動軸固定連接,所述的三叉件位于內球籠防塵罩的左端外側部并單獨與傳動軸配合連接,所述的內球籠防塵罩的右端與傳動軸之間設置有密封軸承組件,所述的密封軸承組件包括有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能夠補償傳動軸與密封軸承組件之間的間隙。
為優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體包括: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密封軸承組件還包括有軸套、滾針、密封座以及彈簧圈,所述的密封座與內球籠防塵罩連接,所述的密封座與傳動軸的右端之間形成有密封容置腔,所述的密封件和彈簧圈組成的整體位于密封容置腔內,所述的軸套套設在傳動軸上,在軸套上開設有滾針孔,所述的滾針位于滾針孔內。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密封件包括一體組成的上頂唇部、下壓唇部以及伸展臂部,所述的伸展臂部向右端延伸,所述的上頂唇部與下壓唇部之間開設有彈性變形口,所述的上頂唇部平貼在密封座的底面上,所述的下壓唇部上具有向上折向角。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密封件上內嵌有金屬件,所述的金屬件呈7字型。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下壓唇部上形成有內凹槽,所述的內凹槽呈半圓弧狀,所述的彈簧圈安裝在內凹槽內,所述的下壓唇部上還形成有內倒角邊,所述的內倒角邊位于內凹槽的右側并與內凹槽連通。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伸展臂部與上頂唇部之間具有連接部,所述的連接部上具有減薄口。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作為優化,所述的減薄口內還設置有多個頂塊以及下壓彈簧,所述的下壓彈簧的兩端分別作用在頂塊和密封件上。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伸展臂部的下端延伸有短凸頭唇和長凸頭唇,所述的長凸頭唇距離傳動軸的位置高于短凸頭唇距離傳動軸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中,所述的滾針與軸套之間具有滾動間隙,所述的內球籠防塵罩的外端設置有防護環,所述的密封軸承組件與防護環軸向方向具有活動空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件材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組份含量配比按重量份為:
聚四氟乙烯30份
PTFE微粉5份
天然橡膠10份
氫化丁腈橡膠30份
聚對烴基苯酸甲酯5份
玻璃纖維5份
三氧化二鉻3份
助劑TP759 2份
偶聯劑5份。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驅動軸總成密封件材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組份含量配比按重量份為:
聚四氟乙烯25份
PTFE微粉5份
天然橡膠15份
氫化丁腈橡膠27份
聚對烴基苯酸甲酯8份
玻璃纖維5份
三氧化二鉻3份
助劑TP759 2份
偶聯劑5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采用的密封件材料比較耐磨,同時通過調節密封座能夠使得密封件與傳動軸之間的間隙做適應變化,能夠及時補償與傳動軸的精密結合程度,保證密封件的磨損量不會導致整個驅動軸總成漏油,密封性能好,潤滑脂不會泄漏,防塵罩裝配后不易脫落,油封圈穩定性好,耐高溫、耐老化以及耐油性能較好,延長了整個密封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優化后另一種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密封軸承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的密封軸承組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傳動軸1;外球籠2;內球籠防塵罩3;外球籠防塵罩4;三叉件5;密封軸承組件6;密封件7;上頂唇部71;下壓唇部72;伸展臂部73;軸套8;滾針9;密封座10;彈簧圈11;密封容置腔12;彈性變形口13;內凹槽14;內倒角邊15;連接部16;滾針孔17;滾動間隙18;防護環19;活動空間20;金屬件21;減薄口22;頂塊23;下壓彈簧24;短凸頭唇25;長凸頭唇26。
以下先對結構部分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該驅動軸總成密封結構包括傳動軸1、外球籠2、內球籠防塵罩3、外球籠防塵罩4以及三叉件5,外球籠2設置在外球籠防塵罩4內組成一個整體與傳動軸1配合連接,內球籠防塵罩3單獨與傳動軸1固定連接,三叉件5位于內球籠防塵罩3的左端外側部并單獨與傳動軸1配合連接,這里采用內球籠防塵罩3和三叉件5進行單獨獨立設置,這樣內球籠防塵罩3和三叉件5相互運行,不受干擾,可以實現大扭矩,高效率傳動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創新是內球籠防塵罩3的右端與傳動軸1之間設置有密封軸承組件6,密封軸承組件6包括有密封件7,密封件7能夠補償傳動軸1與密封軸承組件6之間的間隙,這里密封件7采用特殊材料制成,主要是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天然橡膠、氫化丁腈橡膠、聚對烴基苯酸甲酯、玻璃纖維、三氧化二鉻、助劑TP759以及偶聯劑等,這樣使得整個密封件7耐高溫、耐老化以及耐油性好。
具體來說,如圖3所示,密封軸承組件6還包括有軸套8、滾針9、密封座10以及彈簧圈11,密封座10與內球籠防塵罩3連接,密封座10與傳動軸1的右端之間形成有密封容置腔12,密封件7和彈簧圈11組成的整體位于密封容置腔12內,這里密封件7包括一體組成的上頂唇部71、下壓唇部72以及伸展臂部3,伸展臂部3向右端延伸,這里通過上頂唇部71、下壓唇部72以及伸展臂部3分別定位整個密封件7的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保證密封件7使用中的穩定性,提高驅動軸總成的使用壽命,為了使得對整個密封件7產生向下壓的彈性形變,上頂唇部71與下壓唇部72之間開設有彈性變形口13,同時為了在調節間隙時穩定的作用在密封件7上,上頂唇部71平貼在密封座10的底面上,下壓唇部72上具有向上折向角,這里下壓唇部72上形成有內凹槽14,內凹槽14呈半圓弧狀,彈簧圈11安裝在內凹槽14內,下壓唇部72上還形成有內倒角邊15,內倒角邊15位于內凹槽14的右側并與內凹槽14連通,這里通過內倒角邊15一方面方便彈簧圈11的安裝,安裝時可以順著內倒角邊15滑入到內凹槽14內,同時內倒角邊15也可以防止彈簧圈11脫出內凹槽14,保證彈簧圈11工作穩定性,這里把彈簧圈11裝入到內凹槽14內,彈簧圈11不易移動位置,穩定性好,使彈簧圈11的工作更加可靠。
這里軸套8套設在傳動軸1上,在軸套8上開設有滾針孔17,所述的滾針9位于滾針孔17內,滾針9與軸套8之間具有滾動間隙18,這樣使得軸套8對具有一定的承受力,能夠很好的保證滾針9的工作,內球籠防塵罩3的外端設置有防護環19,密封軸承組件6與防護環19軸向方向具有活動空間20,這樣使得軸向不會相互干涉到。
密封件7上內嵌有金屬件21,金屬件21呈7字型,這里金屬件21架增強了密封件7的硬度和強度,保證了密封件7工作的穩定性,提高驅動軸總成的使用壽命,伸展臂部3與上頂唇部71之間具有連接部16,連接部16上具有減薄口22,這里減薄口22能夠保證彈性變形口13具有一定的變形量,為了增強密封件7調節間隙的性能,如圖2和圖4所示,進一步優化為減薄口22內還設置有多個頂塊23以及下壓彈簧24,下壓彈簧24的兩端分別作用在頂塊23和密封件7上,這里通過增加或者刪減頂塊23就可以調節下壓彈簧24作用在密封件7上的作用力,從而快速的調節間隙。
伸展臂部3的下端延伸有短凸頭唇25和長凸頭唇26,長凸頭唇26距離傳動軸1的位置高于短凸頭唇25距離傳動軸1的位置,這里通過短凸頭唇25和長凸頭唇26和傳動軸1相貼靠,保證了密封件7與傳動軸1接觸的穩定性,同時防止從側部漏油,采用長短方式進行組合,使得整個密封件7可調節性更強。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密封件7的材料做進一步說明。
本驅動軸總成密封件7材料,各原料組份主要為主要是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天然橡膠、氫化丁腈橡膠、聚對烴基苯酸甲酯、玻璃纖維、三氧化二鉻、助劑TP759以及偶聯劑等,這里聚四氟乙烯本身具有耐高低溫以及耐化學腐蝕并且具有自潤滑性好的特性,聚對烴基苯酸甲酯主要是增加材料的耐磨損能力,玻璃纖維主要是提高密封件7材料的耐磨性和延展性,三氧化二鉻主要是提高密封件7材料的硬度以及耐化學的能力,另外通過實現PTFE粉料與天然橡膠的共混,所得的復合材料的伸長率卻能夠得以大大提高,其性能能夠達到密封用材料的行業標準要求,且其同時解決了同比性能產品成本及價格較高的問題;此外,其通過采用合成材料助劑TP759,從而提高PTFE粉料與天然橡膠的理共混所得的復合材料的性能;另外,其通過選擇、調整合成材料助劑TP759、PTFE粉料與氫化丁腈橡膠的組分含量,并通過一定的制造方法步驟和條件,克服了常規物理共混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大大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性能和效果,使其達到甚至超過密封用材料的行業標準要求。
實施例一
組方:
聚四氟乙烯30份
PTFE微粉5份
天然橡膠10份
氫化丁腈橡膠30份
聚對烴基苯酸甲酯5份
玻璃纖維5份
三氧化二鉻3份
助劑TP759 2份
偶聯劑5份。
整個配方該橡塑并用油封用材料配方所對應的試驗數據如下:
實施例二
組方:
聚四氟乙烯25份
PTFE微粉5份
天然橡膠15份
氫化丁腈橡膠27份
聚對烴基苯酸甲酯8份
玻璃纖維5份
三氧化二鉻3份
助劑TP759 2份
偶聯劑5份。
整個配方該橡塑并用油封用材料配方所對應的試驗數據如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