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軸承零部件,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
背景技術:
1、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重要組成分,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性能直接決定驅動電機性能。由于軸承安裝在電機軸上,有固定端軸承和浮動端軸承,而浮動端軸承在高速運行時外圈容易跑圈,發生蠕變,導致軸承外圈與軸承座之間產生摩擦磨損,影響軸承使用;另外由于電腐蝕導致內外圈以及鋼球過早失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高壽命、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
2、一種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多個滾動體和保持架,所述的外圈由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結合而成,由第一外圈的凹槽組和第二外圈的凸起組相結合;凹槽組的兩側設第一溝槽,在凹槽組的對側設第二溝槽,凸起組的兩側設第一卡環,在凸起組的對側設第二卡環,第一溝槽和第一卡環相結合,第二溝槽和第二卡環相結合。本實用結構合理,在圓周方向,采用多等分凹槽組與凸臺組相配合,在軸向方向采用卡環和溝槽配合,結構穩固。
3、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4、所述的第一外圈為金屬材料;第二外圈為非金屬材料(非導體材料)。外圈外徑采用覆蓋非金屬(非導體)材料,截斷電流從外圈傳遞到鋼球和內圈,避免軸承內外圈以及鋼球出現電腐蝕,延長了使用壽命。
5、所述的保持架包括主體,主體上設多個均勻分布滾動體的球形槽,與球形槽相間隔的v形開口槽,在v形開口槽上側設置的弧形槽。結構合理,結合性能好,且彈性好。
6、所述的第一外圈的凹槽組和第二外圈的凸起組的組數分別為9組。結合效果好。
7、所述的凹槽組和凸起組為鋸齒形結構。加工方便,結合效果好。
8、所述的兩第一卡環為對稱設置,且第一卡環為圓弧過渡的角度結構。結構合理,且結合后穩定可靠。
9、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結構合理,壽命長,采用外圈外徑采用覆蓋非金屬(非導體)材料,截斷電流從外圈傳遞到鋼球和內圈,避免軸承內外圈以及鋼球出現電腐蝕,考慮到非金屬層與外圈不易脫落,在圓周方向,采用9等分的鋸齒形狀分布,加工容易,在軸向方向采用凹槽與凸臺配合,避免高速工況下以及軸向預緊時,防止非金屬層脫落。
1.一種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包括外圈(1)、內圈(2)、多個滾動體(3)和保持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1)由第一外圈(11)和第二外圈(12)結合而成,由第一外圈(11)的凹槽組(111)和第二外圈(12)的凸起組(121)相結合;凹槽組(111)的兩側設第一溝槽(112),在凹槽組(111)的對側設第二溝槽(113),凸起組(121)的兩側設第一卡環(122),在凸起組(121)的對側設第二卡環(123),第一溝槽(112)和第一卡環(122)相結合,第二溝槽(113)和第二卡環(123)相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圈(11)為金屬;第二外圈(12)為非金屬材料,且其為非導體材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4)包括主體(41),主體上設多個均勻分布滾動體(3)的球形槽(42),與球形槽(42)相間隔的v形開口槽(44),在v形開口槽(44)上側設置的弧形槽(4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圈(11)的凹槽組(111)和第二外圈(12)的凸起組(121)的組數分別為9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組(111)和凸起組(121)為鋸齒形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機用高速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第一卡環(122)為對稱設置,且第一卡環(122)為圓弧過渡的角度結構。